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3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0篇
  9篇
综合类   63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2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文章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游客的游憩利用影响感知进行了调查,并研究了其对游客总体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大部分游客可感知游憩利用影响;②在社会人口特征中,除性别与年龄外,其他因子对3种游憩利用影响感知均无显著影响;③游客对“社会性影响”与“管理性影响”的感知显著降低总体满意度,而对“资源影响”的感知对总体满意度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2.
为明确贵州省新发现的烟草叶斑病病原菌种类和生物学特性,2019年自田间采集具有典型发病症状的烟叶,采用组织分离法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对分离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观察病原菌形态学特征,基于ITS、LSU、tub2和rpb2基因序列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同时对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烟草叶斑病病斑呈圆形或椭圆形,病斑中间呈浅褐色,边缘呈棕色,周围环绕黄色晕圈。经分离纯化共获得3株病原菌,形成的菌落为深褐色,气生菌丝呈白色;分子孢子器呈球形或扁球形,为深褐色,大小为79.3~91.7μm×148.4~167.3μm;分生孢子呈椭圆形,光滑,无隔膜,具0~3个油球,大小为3.5~5.6μm×1.7~2.9μm。根据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将其鉴定为Didymella segeticola。该病原菌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0~25℃;适宜pH为6~10,最适碳源为乳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通气和光暗交替环境有利于其生长。  相似文献   
93.
贵阳地区花卉蓟马种类调查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2007-2008年,对贵阳地区花卉害虫蓟马种类作了较系统的调查。结果表明:在25种花卉寄主上的蓟马共有3科10属17种,其中贵州省新记录种4种。同时发现,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在贵阳地区各花卉种植园区的发生危害严重,在调查的25种常见花卉中,18种花卉上有西花蓟马危害,并呈蔓延扩散趋势。  相似文献   
94.
黑糯118是以白糯玉米自交系WN108作母本、黑糯玉米自交系桂黑系102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黑糯玉米杂交种。该品种植株半紧凑型,籽粒为黑紫色,穗轴黑色,出苗至鲜果穗采收期春播平均86d,秋播69d。具有高产、稳产,综合抗病性强,后期保绿性长等特性,秸秆可以作为青饲料,结实性好,果穗外观品质好,籽粒含花青素高,蒸煮口感香甜柔软,适应广西及东南鲜食玉米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95.
以闽楠6种不同规格容器苗营造的试验林为对象,分析造林当年的幼林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采用不同苗龄和规格的闽楠容器苗造林,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不显著,对造林当年地径和树高的影响极显著;其地径和树高随着时间的推迟呈现上升趋势,其中1~3 a的Ⅰ级容器苗造林后地径和树高均高于同苗龄Ⅱ级苗。3 aⅠ级苗的当年地径生长量最大,达5.86 mm,1 aⅡ级苗的地径增长倍数最高,高出原地径1.48倍;树高生长量、增长倍数均以1 aⅡ级苗为最高,达20.15 cm,高出原树高0.77倍。结合造林成活率、地径生长量、树高生长量进行综合评分,3 aⅠ级苗造林的综合评分最高,达0.7658;2 aⅠ级苗次之,得分为0.5905。因此,从生长指标方面分析,Ⅰ级苗造林效果普遍优于Ⅱ级苗,选用3 a闽楠容器苗中苗造林效果好。  相似文献   
96.
在兽医临床上,针对不同动物疾病,利用紫皮大蒜的不同制剂,灵活、合理的联合用药,对临床上常见的不同动物的细菌性疾病和反刍动物消化系统疾病进行治疗效果观察,从而得出了合理的治疗方案和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97.
2017年12月,广西某番鸭养殖场的鸭群出现生长缓慢,临床表现软脚,拉白色粪便的腹泻并伴有一定的神经症状等;剖检可见肝脏肿大出血、腹腔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肠黏膜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法氏囊萎缩等病变;于20日龄开始发病,30日龄送检时发病率20%、死亡率10%。无菌取番鸭的病变组织,分别进行番鸭细小病毒(MDPV)和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的核酸特异性检测,结果均呈阳性,并成功分离到一株番鸭细小病毒(命名为MDPV GX1712)和一株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命名为GL1712);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株GX1712与GX5、P 1988、 SAASSHNH等MDPV参考株的亲缘性最近,相似性高达98.5%~99.1%,在进化树中处同一个分支,并且与疫苗株FZ91-30亲缘性相距较远,表明该分离株为MDPV野毒株;基于VP1-b序列分析IBDV分离株GL1712与中国新型超强毒株HLJ0504同属HLJ0504-like cluster,而基于vVP2序列则与中等偏强毒力参考株同属C2-intermediate IBDV genotype,为基因重排毒株。根据发病日龄、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确诊该临床发病番鸭群混合感染了番鸭细小病毒和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相似文献   
98.
闽楠种子萌发与多胚苗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闽楠种子进行不同贮藏时间、不同培养条件的发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闽楠种子优良度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新采集的种子优良度最高,达94.33%。在贮藏时间相同条件下,恒温培养箱培养的闽楠种子发芽率普遍高于室外大棚,沙培和轻基质恒温培养的平均发芽率分别高出室外大棚培养的2.76%、6.77%。恒温培养的闽楠种子发芽率均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呈现降低的变化趋势;而室外大棚培养的种子发芽率均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呈现"降低—升高—降低"的变化趋势。闽楠种子存在多胚现象,种胚数最大为三,种子单、多胚出现的频率规律为:单胚比率>双胚比率>三胚比率。单胚比率在58.00%~72.00%,双胚比率在8.67%~26.67%,三胚比率在0~1.00%。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恒温培养的种子发芽率(y)与闽楠种子的优良度(x1)、单胚比率(x2)、双胚比率(x3)的回归方程为:y沙培=-5.0325-0.0685x1+1.1365x2+1.1149x3,y轻基质=0.2370-0.0377x1+1.0359x2+1.0577x3,相关分析表明,种子的优良度、单胚比率、双胚比率与其轻基质的发芽率具有极显著的相关,与沙培的发芽率具有显著相关,可通过测定闽楠种子优良度及观察其胚的形态来预测种子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99.
世界主要生产国蜂蜜出口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世界主要蜂蜜生产国的蜂蜜生产和贸易情况,对比分析了中国蜂蜜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出口单位价值和可比净出口指数,结果表明,中国蜂蜜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较高,出口单价较低,可比净出口指数较高,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但可比净出口指数却逐年下降,因此需要制定积极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0.
通过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建立雷公藤叶内酯醇含量与氮磷钾施肥量的3因子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影响雷公藤叶内酯醇含量的顺序为:N〉P〉K,N肥对于提高雷公藤叶内酯醇含量的作用较大;应用计算机模拟试验,雷公藤叶内酯醇含量大于88.71mg/kg的优化组合为,尿素66.3~86.4kg/hm2,过磷酸钙93.9~119.1kg/hm2,硫酸钾124.0—164.1kg/hm2,可得叶内酯醇含量为90.462~110.541mg/kg,是对照内酯醇含量的4.2~5.1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