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8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6篇
  6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38篇
畜牧兽医   1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为研究饵料投喂量对不同规格光裸方格星虫(Sipunculus nudus Linnaeus)呼吸代谢的影响,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不同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投喂量(5、10、15、20和25 mg/L)对3种规格[小(S)(1.58±0.48)g、中(M)(4.90±1.06)g和大(L)(7.96±0.94)g]光裸方格星虫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饵料投喂量对耗氧率和排氨率均影响显著(P0.05),饵料投喂量和规格的交互作用对光裸方格星虫耗氧率和排氨率影响极显著(P0.01)。当饵料投喂量达到15 mg/L时,3组规格光裸方格星虫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出现显著下降。光裸方格星虫耗氧率和排氨率均随着饵料投喂量增加而明显降低,且与饵料投喂量呈一元三次函数关系:y=ax~3+bx~2+cx+d。对于耗氧率,a值的范围为0.003~0.033,b值的范围为–1.698~–0.053,c值的范围为–1.805~18.873,d值的范围为–15.675~79.940。对于排氨率,a值的范围为0.0003~0.004,b值的范围为–0.172~–0.003,c值的范围为–0.326~1.972,d值的范围为3.634~14.008。光裸方格星虫耗氧率和排氨率均随着体重增加表现出曲线增加的规律。耗氧率与体重呈指数函数关系:y=ae~(bx),a值的范围为8.082~20.934,b值的范围为0.217~0.270;排氨率与体重呈幂函数关系:y=ax~b,a值的范围为1.441~3.598,b值的范围为0.521~0.747。光裸方格星虫的氧氮比(O/N)范围为1.26~10.60。研究表明,高浓度饵料投喂量会对光裸方格星虫的呼吸代谢产生负作用,当饵料投喂量达到20 mg/L时,光裸方格星虫的耗氧率和排氨率波动较大且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02.
利用花生白藜芦醇合酶基因特异片段,体外合成带地高辛标记的正、反义RNA探针;并与花生根的组织切片进行RNA原位杂交。结果表明,该基因的转录表达在根的韧皮部,其他组织中未见表达;酵母浸提液处理可使该基因的转录表达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03.
稻草不同还田量和还田方式对烤烟养分吸收及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稻草不同还田方式和还田量对烟株养分吸收及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稻草还田能明显增加烤烟的生物量,腐解还田和直接还田优于覆盖还田,各处理效果一般与其用量呈正相关,但直接还田量超过5 250 kg.hm-2时效果反而下降;(2)稻草还田促进烟株体内N、P、K、Ca、Mg、Zn、Mn等元素的吸收累积,腐解还田和直接还田优于覆盖还田,对N、P、K的影响一般与还田量呈正相关,但对Ca、Mg、Zn、Mn的影响与还田量关系不明显;(3)稻草还田降低了中部叶的烟叶总糖、还原糖和糖碱比,提高了中上部叶的烟碱和总氮含量,对上部叶的影响以腐解方式最明显,一般与其用量呈正相关,对中部叶的影响以直接还田方式最明显,也与其用量呈正相关;(4)稻草还田不同程度改善了烤烟的经济性状,但稻草腐解还田和直接还田秸秆用量过大时,效果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研究鲻鱼混养密度与网箱围隔对鱼虾混养效果和水质的影响,为今后发展推广鱼虾混养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在3.2 m×3.2 m的室内水泥池放养800尾虾苗(处理I)、800尾虾苗+1.0 kg鲻鱼(处理II)、800尾虾苗+2.0 kg鲻鱼(处理III)、800尾虾苗+3.0 kg鲻鱼(处理IV)、800尾虾苗+2.0 kg鲻鱼(处理V),处理V用网箱将鲻鱼隔离在网内而对虾可通过,探讨凡纳滨对虾与鲻鱼混养对鱼虾生长、饲料效率、能量效率和蛋白质效率及水质的影响。【结果】收获时,凡纳滨对虾的体长、体重、产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及鲻鱼的体重、增重率、体重特定生长率均随鲻鱼混养密度增加而呈下降趋势;采用网箱围隔相对其他混养处理能够明显改善对虾的生长状况,但仍显著低于单养对虾处理(P〉0.05,下同)。【结论】凡纳滨对虾混养鲻鱼能有效提高饵料利用率,但由于鲻鱼抢食虾料而影响对虾生长;采用网箱围隔混养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对虾生长,却未能提高饵料利用率。因此,凡纳滨对虾混养鲻鱼时,二者间的合理放养密度有待下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105.
【目的】了解凡纳滨对虾对低温持续胁迫的耐受力,为评估低温对凡纳滨对虾养殖业可能造成的风险及有效应对寒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7、8、9、10和11℃ 5个低温持续胁迫试验组和一个空白对照组(室内自然水温20℃),通过观察凡纳滨对虾对不同低温胁迫的行为反应并分别记录死亡历时,应用统计学方法拟合死亡率与死亡历时的关系模型。【结果】试验期间对照组凡纳滨对虾未出现死亡,存活率为100%。凡纳滨对虾在低温持续胁迫下,首尾死亡及100%死亡历时均随胁迫温度的升高而延长,7和11℃低温胁迫时,首尾死亡及100%死亡历时分别为2.6和13.3 h、27.0和158.4 h。凡纳滨对虾对低温反应敏感,7~11℃的持续胁迫均能导致其死亡,但死亡历时时域不一,7和11℃持续胁迫下,其死亡历时时域分别为24.4和145.1 h,即死亡历时随胁迫温度的降低而缩短。5个低温持续期内凡纳滨对虾的死亡率与死亡历时回归方程R2的置信度均高于0.9500,在7、9、11℃持续胁迫下,凡纳滨对虾死亡率与死亡历时的关系均符合幂函数方程,其幂函数指数分别为1.2751、1.0508和1.1173;而8和10℃持续胁迫下,死亡率与死亡历时的关系曲线更符合多项式。【结论】凡纳滨对虾不耐低温,低温胁迫致死过程有一定持续期,但死亡速度随胁迫温度的降低而加快,因此养殖过程遇低温季节应加强应急管理,最大限度规避寒害风险:胁迫温度较低(7℃)时,须在短时间内完成应急管理,最长应急处理时间为1 d;胁迫温度较高(11℃)时,可适当延长应急管理,但最长应急处理时间不宜超过6 d。  相似文献   
106.
采用生物能量学方法对不同盐度对褐牙鲆幼鱼生长和补偿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盐度12~40的范围对平均体重为2.6g的褐牙鲆幼鱼的湿重生长没有显著影响,而盐度5(IS5)和47(IS47)会明显阻碍平均体重为6.9g幼鱼的生长,但IS5的生长延缓在30d的恢复生长(盐度19,IS19)后获得完全补偿,而IS47处理最终未能赶上IS19处理.盐度操作对幼鱼摄食能、摄入的能量分配于呼吸消耗、排粪的比例均有显著影响,而对排泄损失的能量比例没有明显影响.对于单位体重日能量分配而言,盐度操作对摄食能、呼吸消耗、生长、排粪损失的能量有明显的影响,但对排泄能量损失没有显著影响.研究还发现,盐度操作对褐牙鲆幼鱼身体水分和蛋白质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对脂肪和能量含量有一定影响.结果表明,盐度19左右为褐牙鲆幼鱼生长最适合的盐度,其对盐度的适应范围较广,特别是对低盐度表现出极强的耐受和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07.
简述了海马体内胆甾醇的含量、海马饵料的种类及其胆甾醇和脂肪含量。指出,海马体内的高胆甾醇含量可能是其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的物质基础之一。提出,探索海马体内重要药效成分胆甾醇的来源与累积机制,并为形成有效的养殖海马胆甾醇含量调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将是海马人工养殖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08.
农业信息技术在我国烟叶生产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和必然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对农业信息技术含义的阐明,对农业信息技术在烟叶生产上的应用现状作一简要综述,并指出了农业信息技术在这一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9.
人工感染3种弧菌对鲻鱼血清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病原菌对鲻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为鲻鱼细菌性疾病的免疫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腹腔注射法将等比例混合浓度为4.5× 106 CFU/mL的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创伤弧菌(Vibriiovulnificus)和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混合菌悬液人工感染鲻鱼,对照组注射等量灭菌生理盐水,分别在感染后第0、1、3、7、11、15、19、23、27、31和35 d采集血样测定血清中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溶菌酶(LSZ)、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活力的变化.[结果]鲻鱼在感染3种弧菌混合悬液后第3d开始出现发病症状,其血清中的溶酶体酶(ACP、AKP和LSZ)活力总体上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抗氧化酶(SOD和POD)活力也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氨基转移酶(GOT和GPT)活力在感染初期呈急剧上升态势,而后下降回归至正常水平.[结论]鲻鱼受到外源微生物(弧菌混合悬液)刺激后,其体内非特异免疫系统被激活、组织(肝脏)受到损伤,即血清中非特异免疫酶可作为鉴定鱼体健康状况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0.
自然条件下土壤不饱和区中水含量分布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International Ground Water Modeling Center (IGWMC)推出的模拟软件——HYDRUS-2D,对由于降雨、蒸发和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造成土壤不饱和区的水含量分布的变化进行模拟计算,利用文献中的土壤水力特征参数和现场的实际降雨量作为计算基础,并且把植物根系分布造成的蒸腾作用考虑进去,进行二维不饱和区域中的模拟计算,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求解水含量的方程——Richard方程,降雨、蒸发和蒸腾作用均作为随时间变化的边界条件,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作为水传递方程的源汇项,模拟的时间长度是70d,在模拟的区域中竖直方向上5、10、15cm3个不同深度分别设置了模拟的数据观测采样点。模拟的结果表明,越是靠近表面处的水含量对于气候变化越敏感,变化也越剧烈,与文献中的数据进行对比,模拟结果与实际现场的测试数据比较吻合,可见运用HYDRUS-2D进行模拟可以较好地反映真实的情况,可以作为实际运用的一种预测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