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1篇
畜牧兽医   1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1.
本文阐述了建设蚕业信息系统(SIS)的重要性,在描述该系统建设的目标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回顾了中国蚕业信息网在蚕业信息系统建构方面所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桑树叶片的叶绿素值检测与光谱特征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一种基于光谱技术的快速、无损且准确的桑树叶片叶绿素值(SPAD)检测方法,对6个桑树品种叶片的叶绿素值与可见-近红外光谱(Vis-NIR)反射率进行了测定与分析。同一叶片因测量部位不同,SPAD值也不同;同一植株自上而下的叶片SPAD值呈上升趋势。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了6个桑品种叶片的SPAD与叶片的可见-近红外光谱反射率定量分析模型,校正相关系数均达到0.80以上,预测相关系数均达到0.79以上,表明利用可见-近红外光谱分析法能较好地检测桑树叶片的叶绿素值。  相似文献   
13.
食品表面的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威胁,而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技术(cold atmospheric plasma, CAP)作为一种新兴的非热杀菌技术,已在食品杀菌保鲜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探究CAP对E.coli的杀灭作用及机制,文中以采后桑椹表面E.coli为试验菌株,研究了CAP对E.coli的抑制效果及对其细胞膜、亚显微结构、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积累和细胞凋亡情况的影响,探讨了CAP技术对E.coli的杀菌机制。结果表明,CAP处理可显著抑制E.coli的生长,造成其细胞膜破损及部分细胞裂解,同时引起E.coli细胞内ROS的积累,进一步诱导其发生细胞凋亡,E.coli细胞受损程度、ROS积累趋势和凋亡率均随电流强度增加而增加。由此推测,CAP可能通过对E.coli细胞膜的损伤引起胞内生物学损伤,破坏细胞活性,从而对其起到抑制和杀灭效果。  相似文献   
14.
随着微信公众号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技期刊也开通了相应的公众号平台。本文通过对5个典型的特种经济动物类科技期刊公众号的系列比较和分析,总结出该类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的一般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16.
曹佳琦  黄凌霞 《蚕桑通报》2022,(4):50-51+54
桑,天虫之食也。作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农耕文明的象征,在中华文明发端之初就被当作神树崇拜。本文浅析了“桑”有关生殖力、生命源头这一典型意象在桑生神话、宗教祭祀及百姓活动中的体现,以期了解桑之于当时的时代意义,探索其在今日的流变。  相似文献   
17.
基于变量选择的蚕茧茧层量可见-近红外光谱无损检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蚕茧茧层量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的蚕茧茧层量无损检测方法。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建立可见-近红外光谱模型。采用无信息变量消除算法(uninformative variable elimination, UVE)与连续投影算法(successive projections algorithm, SPA)相结合选取光谱有效波长。结果表明,基于UVE-SPA法进行变量选择,最终将原始光谱的600个光谱变量减少到了8个(673,937,963,982,989,992,995和1 008 nm)。基于此8个变量建立的LS-SVM模型得到了预测集的确定系数(Rp2)为0.5354,误差均方根(RMSEP)为0.0373的预测结果。表明可见-近红外光谱可以用于对蚕茧的茧层量进行无损检测,同时UVE-SPA是一种有效的光谱变量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