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76篇
  免费   403篇
  国内免费   440篇
林业   1245篇
农学   648篇
基础科学   739篇
  591篇
综合类   4924篇
农作物   802篇
水产渔业   643篇
畜牧兽医   2362篇
园艺   832篇
植物保护   333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254篇
  2022年   282篇
  2021年   270篇
  2020年   291篇
  2019年   406篇
  2018年   451篇
  2017年   272篇
  2016年   361篇
  2015年   312篇
  2014年   661篇
  2013年   549篇
  2012年   649篇
  2011年   709篇
  2010年   618篇
  2009年   576篇
  2008年   611篇
  2007年   546篇
  2006年   511篇
  2005年   427篇
  2004年   388篇
  2003年   385篇
  2002年   354篇
  2001年   291篇
  2000年   244篇
  1999年   236篇
  1998年   192篇
  1997年   158篇
  1996年   164篇
  1995年   167篇
  1994年   215篇
  1993年   172篇
  1992年   147篇
  1991年   149篇
  1990年   137篇
  1989年   126篇
  1988年   128篇
  1987年   92篇
  1986年   76篇
  1985年   83篇
  1984年   71篇
  1983年   61篇
  1982年   55篇
  1981年   39篇
  1980年   36篇
  1979年   20篇
  1978年   9篇
  1965年   9篇
  1964年   18篇
  1957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91.
周进  黄倢  宋晓玲 《水利渔业》2003,23(4):60-62
水产养殖是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近年来。生物技术的崛起给我国渔业生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拓展空间和发展机遇。本文从病害防治角度,综述了生物技术在病害防治中的应用,重点对在病原体的检测、疾病防治以及对环境的修复作用方面进行了探讨。旨在为相关科研和生产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92.
急升温对十种甲壳动物存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温度是影响海洋生物生长繁殖和分布的一个重要因子。在适温范围内,生物可以正常生长繁殖;超过适温范围时,生物的行为活动以及生长繁殖都将受抑制,甚至导致死亡。张伟权等(1980)、王克行等(1984)曾观察过温度对中国对虾幼体存活率和生长的影响,黄加祺和郑重(1986)、林森杰和李松(1988)、Bhattacharga(1984)、Bradley(1975)、Moreira(1982)分别报道过温度与某些桡足类生长、繁殖及存活率关系的实验结果。有关虾、蟹等经济动物和浮游甲壳类的行为生态与分布,不少学者已作过较细致的研究和论述。  相似文献   
893.
福建漳州市郊芝山乡洋坪村著名淡水育珠专业户吴加盛,在漳州一中生物教师的指导下,于1985年初试验培育“像形珍珠”,当年获得成功。1986年8月产品通过国家级鉴定,并命名为“大型像形珍珠”。去年,他把生物工程技术引进河蚌育珠,采用人工制造模核,大批量吊养又获得成功,共育成财子寿,弥勒佛、嫦娥奔月、麻姑献寿等23个品种705片。  相似文献   
894.
1建立卫生消毒制度1.1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车辆进入育雏室、鸡舍和放养场地;饲养员进入舍内要穿专用工作服、鞋、帽;门口设消毒池,保持消毒液新鲜。1.2育雏舍和鸡舍必须保持清洁,每天清除粪便污物,对粪便污物和鸡尸进行无害化处理;每月除对舍内外环境、用具和带鸡消毒1次外,同时  相似文献   
895.
本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以出血性败血症为特征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可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吸血昆虫或创伤而感染本病.患兔和隐性感染兔为主要传染源,各种年龄和不同品系兔均易感,发病率一般为20%~70%,致死率很高.  相似文献   
896.
中国林蛙人工养殖技术要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林蛙在人工环境下进行饲养 ,与林区野外封沟养殖和生态围栏养殖有着显著的区别。中国林蛙人工养殖需要有较大的成本投入和高质量管理水平。就中国林蛙人工养殖的一些关键问题 ,我们进行了探索性试验 ,并取得了一些宝贵的资料。1 中国林蛙品种选择选择优良的林蛙品种是提高商品蛙质量的关键。直接影响林蛙的养殖效益和林蛙种群的发展。目前 ,人工养殖的林蛙种蛙 ,多采集于山林野生林蛙。有些地区的林蛙虽然个体较大 ,但产油量却较低 ,这种类型的林蛙仅适合于培养成肉蛙类型 ,不适合大规模人工饲养。但也有些林蛙个体中等大小 ,但产油量…  相似文献   
897.
A3α肽聚糖对凡纳对虾幼体生长及抗病毒感染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用含不同量的A3α肽聚糖(PG)(0.005%、0.01%、0.1%)的幼体饵料投喂凡纳对虾幼体,另在育苗水体中添加不同水平(0.005mg·mL-1、0.01mg·mL-1、0.05mg·mL-1)PG浸浴并以投喂不添加PG的幼体饵料的实验组作为对照,另设投喂活饵的实验组作参考,分别考察Z1-M1期、M1-PL1期、Z1-PL1期幼体的成活率,M1期、PL1期幼体体长,PL1期幼体体重,另外,PL1期仔虾经7d饲养后,检测体内酚氧化酶(PO)活性,并用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料投喂感染。结果显示:与投喂不添加PG幼体饵料组相比,在Z1-M1期,活饵组、0.01%PG添加量的幼体饵料组、0.005mg·mL-1PG的浸浴组幼体的成活率有极显著(P<0.01)提高,而在Z1-PL1、M1-PL1期,各实验组除0.05mg·mL-1浸浴组外均有极显著地(P<0.01)提高;各实验组除0.01mg·mL-1、0.05mg·mL-1PG浸浴组外,M1期幼体体长、PL1期幼体体重也有显著(P<0.01)增长,且各实验组PL1期幼体都有极显著(P<0.01)增长;各实验组仔虾PO活力均有极显著(P<0.01)提高;各实验组除0.1%PG添加量的幼体饵料组外,感染WSSV后仔虾的存活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  相似文献   
898.
栽植时间过长的甘蔗当家品种,容易引起种性退化、宿根性差、病害严重等问题,导致单产降低、蔗糖分减少。‘新台糖22号’以腋芽脱毒的健康种苗是目前当家品种的理想替代品。该脱毒健康种苗栽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能克服甘蔗高产高效的主要障碍因素,实现甘蔗增产增收,促进蔗糖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99.
感染白斑综合病毒(WSSV)对虾相关免疫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29尾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分别捕自未暴发白斑综合症(WSSV病毒所致)虾池、WSSV暴发虾池以及曾暴发WSSV虾池。用斑点杂交和组织病理学方法确定各尾对虾的染毒(WSSV)程度。用96孔酶标板法测量相应个体血淋巴上清液的抗菌活力(Ua)、溶菌活力(UL)、酚氧化酶(PO)活性以及过氧化酶(POD)相对活性;用硝酸纤维膜斑点法测定其碱性磷酸酶(ALP)相对活性;用血凝法测定其凝集效价(HAT)。通过对以上免疫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WSSV感染与对血淋巴PO活性以及ALP相对活性变化有紧密联系;不同虾池各免疫因子差异显著,发病虾池虾样各免疫指标平均值均低于其他虾池;曾发病虾池的虾样PO活性较强;WSSV与HPV感染无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性;未发病虾池与曾发病虾池实验对虾的Ua与UL相关性极显著,发病虾池实验对虾Ua与UL呈负相关;发病虾池对虾PO与ALP活性相关性显著。不同性别中国对虾血淋巴上清液的免疫因子活性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00.
红掌种质资源形态学标记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红掌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对收集的32个红掌品种的形态学性状如株高、花色、叶色等进行比较分析。基于形态学标记,这些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丰富。UPGMA聚类分析表明,这32个红掌品种可划分为5大类,其中包括4个较小的类群和1个较大的类群。本研究鉴定的一些形态学标记对于红掌品种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杂交育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