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1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9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标记辅助选择是近些年随着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选种方法,被认为是提高育种选择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此文系统地综述了近年来猪重要经济性状的主效基因或数量性状座位(QTL)定位及猪标记辅助选择的应用概况、实施方法和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就当前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进行猪经济性状遗传改良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2.
[目的]为QTL定位中进一步估计QTL的位置和影响效应提供必要的依据。[方法]以BC1设计为资源群体,通过计算机模拟研究了不同群体规模、标记-QTL间图距、性状遗传力和QTL效应(QTL方差占加性遗传方差的比例)对单标记分析检测QTL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资源群体规模较大,标记与QTL的间距较小(或标记与QTL连锁紧密),目标性状的遗传力较高,且QTL效应较大时,采用单标记分析方法检测QTL的检出率较高。当所检测的标记距离QTL较近时,获得相同的QTL检出率所需的资源群体规模更小。[结论]QTL效应对QTL检出率的影响会受性状遗传力的制约,如果性状的遗传力过低,即使QTL方差占遗传方差的比例很高,也很难获得理想的QTL检出率。  相似文献   
103.
 本研究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PAGE)检测了115头撒坝猪的血清酯酶(ES)多态性,计算了该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基因频率以及遗传多样性指数(h),并用普通方差分析和二因素(酯酶基因型、性别)有互作模型的最小二乘分析法,对撒坝猪血清酯酶3种基因型与几个阶段体重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撒坝猪血清酯酶3种基因型AA,AB和BB的频率分别为0.2696,0.5826和0.1478,2个等位基因A和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5609和0.4391,该位点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4926.在3种基因型中,BB型个体的6月龄体重与2~6月龄日增重均显着地高于其它两种类型,酯酶基因型与性别之间的互作效应明显,显示了猪的血清酯酶多态性作为6月龄体重和2~6月龄日增重两个性状的遗传标记以进行标记辅助选择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4.
不同波长的紫外线,其生物学作用会有所不同。依据紫外线生物学作用的光谱特点及紫外线对动物机体的生物学效应,重点综述了紫外线照射对动物免疫系统的影响,并就紫外线的研究及应用进行了相应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5.
鹌鹑MC4R基因编码区群体遗传变异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enBank数据库提供的鹌鹑黑素促黑素受体4(MC4R)基因序列,设计出5对扩增引物,采用PCR SSCP分段检测方法对朝鲜鹌鹑MC4R基因外显子区域的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并对存在多态性的DNA片段进行了序列测定。SSCP分析的结果显示,第4号引物扩增的基因片段具有明显的多态性,并检测到了3种基因型(AA型,AB型,BB型)。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数据库中鹌鹑MC4R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发现了一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855bp位点存在一个T→C同义转换突变。基因型AA,AB和BB的频率分别为0.1933,0.6867和0.1200;等位基因A和B的频率分别为0.5367和0.4633;多态信息含量(PIC)和杂合度(H)分别为0.3736和0.4974;χ2检验的结果表明,该突变位点的基因频率未处于Hardy Weinberg平衡状态(P<0.01)。  相似文献   
106.
主成分分析在杂交猪肉质评定及杂交组合筛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云南撒坝猪新品系为母本的7个杂交组合肉质测定资料的12个变量的主成分分析,选取了累计贡献率达82.59%的前4个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肉质指标中以干物质和肌内脂肪最为重要,对内质优劣影响最大。二元杂长撒,三元杂杜长撒、约长撒在肉质方面有相对较好的配合力,结合其肥育性能,可望成为以撒坝猪作母本的主要杂交模式。  相似文献   
107.
转基因动物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基因动物技术是在本世纪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从这项技术诞生的那天起,它就在改良畜禽生产性状、提高畜禽抗病力以及利用转基因畜禽生产非常规畜牧产品(如人类药用蛋白)等方面显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尽管转基因动物技术的实际应用还有许多关键性的技术问题需要解决,但科学家们还是对其寄予了厚望.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转基因动物技术将会不断得到完善,从而在未来的畜牧业生产中大显身手.目前,转基因动物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08.
动物育种方法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以数量遗传学理论为基础的动物方法在过去几十年的畜禽育种改良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也必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起主导作用。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人们在分子水平上对动物的遗传物质进行操作工艺逐渐成为现实,进而为动物分子育种奠定了基础。与2传统的 方法相比标记辅助选择是直接对基因型选择,因而其选种的准确性将大大提高。同时转基因技术的成功还能充分所有可能的遗传变异,根据人们的需求创造出一螳生的畜牧产品,可以预言,分  相似文献   
109.
猪主要数量性状主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自从1909年瑞典生物学家Nilsson-Ehle提出多基因假说(Polygenehypothesis)以来,数量性状的多基因一直是作为一个遗传整体用统计学的方法加以研究和分析的.虽然对决定数量性状的多基因的数目可以用统计学的方法作出估计,但却不能确定单个基因的效应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因而也就无法对基因本身进行识别、分离和克隆.  相似文献   
110.
牛MHC(BoLA)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MHC(BoLA)不仅与移植排斥反应和免疫反应有关,而且还与一些经济性状有关.该文简述了BoLA的分布、结构、功能和基本特征,并且介绍了BoLA基因与主要经济性状如生产性能和疾病的关系,并对其作为动物育种遗传标记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MHC作为遗传标记,通过标记辅助选择进行抗病育种可以培育出高产、抗病力强的家畜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