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试验采用定量杀菌和现场消毒评价5%聚维酮碘溶液定量杀灭细菌繁殖体和现场消毒的效果.对于细菌繁殖体,5%的聚维酮碘溶液分别进行1︰3500和1︰6000稀释度时,室温条件下(20℃左右)作用5 min,其杀灭率均达99.90%以上.现场消毒结果表明,无论是地面、墙面、圈槽、空气消毒,5%聚维酮碘溶液高浓度(1︰200)...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谷物糠麸产量巨大,但未被充分利用,附加值低。小麦麸的粗蛋白质(CP)、粗纤维(CF)含量较高,吸水性较强,易霉变,易被呕吐毒素污染。米糠CP、粗脂肪(EE)含量较高,但易发生酸败。黑麦麸、燕麦麸、高粱糠的CP含量较高,而玉米皮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较高。糠麸矿物质丰富,还含有多种活性物质。而微生物发酵能够分解有害物质,增加食品、饲料中活性成分。通过微生物发酵能降低糠麸抗营养因子含量,将无法利用、利用率低的成分分解为易消化的小分子物质,提高蛋白质含量及消化率。目前糠麸发酵使用的微生物主要为霉菌、酵母、乳酸菌、芽孢杆菌,少部分使用食用真菌。研究表明,发酵糠麸富含有益代谢产物,能够为动物提供良好的抗氧化剂、益生菌来源,在合理利用糠麸的同时减少抗生素使用。发酵利用糠麸饲料能够达到一物多用,既降低生产成本,又解决废物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作者综述了糠麸的营养价值、发酵菌种、发酵前后变化及其发酵饲料在动物生产的应用,以期为发酵糠麸的应用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主要研究高浓度绿茶提取物对果蝇寿命的影响,整个实验分为雌雄两大组,雌雄两组均设有绿茶组,绿茶与香烟组,香烟组和对照组。实验结果表明高浓度绿茶提取物对果蝇有毒理累积效应,而且雌雄之间存在一定差别。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研究长期饲喂罗伊氏乳酸杆菌LR1(Lactobacillus reuteri 1)对猪胃及胰腺蛋白消化相关酶的基因表达、肌肉抗氧化指标及冰鲜肉氨基酸谱的影响。选用144头(杜×长×大)21日龄断奶仔猪(平均体重6.49 kg±0.04 kg),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饲粮为基础饲粮,抗生素组饲粮为添加抗生素的基础饲粮(仔猪阶段添加100 mg/kg喹乙醇和75 mg/kg金霉素,生长肥育猪阶段添加75 mg/kg金霉素),LR1组饲粮为添加5×1010 CFU/kg LR1的基础饲粮,试验期175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①抗生素组猪胰腺中弹性蛋白酶的表达降低(P<0.05);LR1组胃窦、胃贲门及胃底黏膜中胃蛋白酶A的表达提高(P<0.05),同时也高于抗生素组(P<0.05)。②抗生素组猪背最长肌(longissimus dorsis muscle,LDM)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SOD)活力增加(P<0.05);LR1不影响LDM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T-AOC、T-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力(P>0.05)。③饲粮添加抗生素及LR1不影响冰鲜肉水解氨基酸含量及组成(P>0.05);抗生素组24 h冰鲜肉中甲硫氨酸(苦味氨基酸)含量、甜味氨基酸总量及游离氨基酸总量降低(P<0.05),而LR1降低24 h冰鲜肉中甲硫氨酸含量(P<0.05);饲粮中添加抗生素及LR1均降低48 h冰鲜肉中甜味氨基酸、苦味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及总游离氨基酸(P<0.05),同时,抗生素组48 h冰鲜肉中鲜味氨基酸含量降低(P<0.05)。综上,与对照组相比,长期饲喂LR1可提高猪胃对蛋白质的消化功能,改善24 h冰鲜肉的风味;而长期饲喂抗生素降低猪胰腺的消化功能,提高肌肉抗氧化能力,但降低24及48 h冰鲜肉的风味。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菌种组合发酵对朱缨花(Calliandracalothyrsus)叶粉的营养成分、抗营养成分(干物质基础)的影响。在相同条件下,以2%(v/w)的接种量添加罗伊氏乳杆菌(A)、乳酸片球菌(B)、枯草芽孢杆菌(C),同时将这三种菌组合,加入双菌组合(2%/2%)或三菌组合(2%/2%/2%)发酵6天。结果表明:①与未发酵朱缨花叶粉(CON)相比,发酵处理显著降低了朱缨花叶粉粗脂肪(EE)、单宁含量(P<0.05);B、A+B、A+C、A+B+C组显著提高了朱缨花叶粉粗蛋白质(CP)含量(P<0.05);C、A+B、A+C、B+C、A+B+C组显著提高了粗灰分含量(P<0.05);不同发酵处理对朱缨花叶粉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钙、磷、碳水化合物和能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②A+B+C组天冬酰胺含量显著高于A、B、C、A+B、A+C组(P<0.05);B+C组丝氨酸含量显著高于CON、A、B、C、A+B+C组(P<0.05);A+B+C组谷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CON组半胱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CON、B+C组蛋氨酸含量显著高于A、A+B、A+C、A+B+C组(P<0.05);CON、A+B+C组甘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总氨基酸(TAA)含量、必需氨基酸(EAA)、非必需氨基酸(NEAA)、EAA/TAA、EAA/NEAA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不同发酵处理对朱缨花叶粉苏氨酸、缬氨酸、酪氨酸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③未发酵与发酵的朱缨花叶粉EAA/TAA、EAA/NEAA均接近FAO/WHO理想蛋白,EAA总量、苏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含量均高于鸡蛋蛋白或FAO模式,但发酵朱缨花叶粉半胱氨酸+蛋氨酸低于鸡蛋蛋白和FAO模式。综上所述,未发酵及发酵的朱缨花叶粉都是优质的蛋白质饲料,不同菌种中以A+B+C发酵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锌是动物生长、发育及繁殖等生理过程中必需的微量元素,根据营养需要量,其是仅次于铁的第二微量元素。锌在动物体内分布广泛且存在组织差异性,空肠和回肠是锌吸收的主要部位,锌调控转运蛋白(zinc-regulated transporter-like proteins,Zip)、锌转运载体(zinc transporter,ZnT)和金属硫蛋白通过调控锌的转运影响动物机体锌的平衡与代谢。锌是动物体内多种酶的组成成分及激活因子,其一方面作为酶的成分调节细胞进程,另一方面作为信号分子参与信号转导,调控动物采食、氧化还原、免疫、代谢及繁殖等生理过程。目前,锌在饲料中应用的形式主要有无机、有机以及纳米锌等,不同形式锌的生物学效价存在差异。饲粮锌与猪采食、抗氧化、免疫、代谢及繁殖等生理功能密切相关,随着猪不同生理阶段营养需求的变化,锌的需要量也不同,此外,饲粮锌的水平及来源不同对猪生理活动的调控及应用效果也存在差异。本文旨在为微量元素锌在猪养殖中的深度发掘提供理论参考,推动中国猪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水解单宁和缩合单宁对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性能、体成分、肠道消化酶活性、血清生化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初始体重为1.04 g±0.02 g南美白对虾80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虾。5个组分别为:CON(对照)、HT0.1(添加0.1%水解单宁)、HT0.2(添加0.2%水解单宁)、CT0.1(添加0.1%缩合单宁)、CT0.2(添加0.2%缩合单宁),养殖周期56 d。试验结束后统计对虾重量、数量、摄食量,计算生长性能;每缸随机选取一定数量对虾测定体成分,于围心腔采血分离血清,测定血清生化及抗氧化指标,解剖后分离肝胰腺测定肝胰腺抗氧化指标,分离肠道测定肠道消化酶活性。【结果】与CON组相比,(1)HT0.1组对虾终末体重(final body weight, FBW)、摄食量(feed intake, FI)、增重率(weight gain rate, WGR)和特定生长率(specific growth rate, SGR)显著提高(P<0.05),CT0.1组对虾FI显著降低(P<0.05...  相似文献   
18.
19.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餐饮行业发展迅速,产生大量餐厨废弃物(food waste,FW),严重影响粮食安全并对环境造成污染。目前,FW的资源化利用受到广泛关注,饲料化技术可实现资源价值再生,符合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具有经济可行性。FW营养丰富,含有:14.93%~94.20%干物质(DM)、13.53%~42.90%粗蛋白质(CP)、3.89%~31.57%粗脂肪(EE)、0.24%~16.50%灰分(Ash)、2.07%~30.70%粗纤维(CF)、6.72%~38.90%中性洗涤纤维(NDF)、5.29%~25.20%酸性洗涤纤维(ADF)。FW安全性包括物理安全性、生物安全性及化学安全性。FW物理安全性在收集和预处理过程中可以得到保证。FW生物安全性问题主要集中在未经处理的FW容易滋生细菌,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以及未煮熟的FW饲喂动物可引起口蹄疫、猪瘟及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等疾病的发生。FW化学安全性主要是要求其毒素、农药、重金属等含量要符合卫生标准,同时要注意其中抗营养因子、亚硝酸盐、洗涤剂等的影响。总体上,FW营养价值较高,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动物生长的需求,但其生物安全性问题限制了其饲料化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水果资源丰富,果渣产量巨大、种类繁多、营养丰富,是良好的饲料资源。随着对果渣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苹果渣、柑橘渣、菠萝渣、葡萄渣及沙棘果渣含有粗蛋白质(CP)、粗纤维(CF)、粗脂肪(EE)等营养成分及钙、磷、铜、锌、铁、硒、镁等矿物元素,同时还富含维生素、黄酮、多糖、多酚等活性物质,具有良好的饲用价值。然而果渣富含纤维素、木质素、果胶、单宁等抗营养物质,存在适口性差、消化率低等缺陷,影响动物消化吸收功能及对饲料的转化率。而微生物发酵可减少果渣中纤维素、木质素、植酸、果胶、单宁等抗营养成分,同时提高其粗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含量,改善果渣的营养结构和营养价值,提高其利用率。研究发现,发酵果渣作为饲料可改善动物生长性能及生产性能,提高肉品质,降低养殖成本。作者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对果渣的营养价值、微生物发酵后营养变化及其发酵饲料在畜禽养殖业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旨在阐明果渣微生物发酵饲料的应用价值、经济价值及社会价值,同时也为果渣发酵料在畜禽养殖中的深度发掘及推广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