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畜牧兽医   29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荣昌猪是我国优良地方品种,巴马香猪和贵州小型香猪为我国独特小型猪品系。本研究采用美国猪基因组协作计划推荐的19个微卫星标记对荣昌猪、荣昌猪B系、巴马香猪、贵州小型香猪及外来猪种大白猪进行了遗传学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19个微卫星位点在群体中均表现为多态,每位点等位基因数10~23个。5个猪种中荣昌猪B系的遗传多样性最高,荣昌猪次之;2种小型猪的遗传多样性较低,其中巴马香猪的等位基因数(121个)略大于贵州小型香猪(114个),但其遗传多样性指数(平均期望杂合度0.6535±0.0347)小于贵州小型香猪(0.6919±0.0227),反映了巴马香猪较低的基因杂合度和较小的遗传变异;大白猪的遗传多样性最低。从品系的共有等位基因来看,荣昌猪B系基因背景组成中其亲本品系荣昌猪所占比例(30.22%)要大于大白猪(24.37%);大白猪和其他4个猪群体的共享等位基因数均较低(21.24%~25.12%);巴马香猪和贵州小型香猪之间共有等位基因数最高(45.06%)。采用基于遗传距离的NJ法和基于基因频率的最大似然法进行系统聚类,除了大白猪明显为独立分支及荣昌猪B系表现出较远的聚类关系外,其他3个猪种间的聚类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2.
山羊不同来源卵母细胞体外受精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从屠宰场搜集的小母羊(3-6月)卵巢卵母细胞(A组)、成年母羊卵巢卵母细胞(B组)及成年母羊超排后活体所取母细胞(C组)进行了体外成熟(IVM)、体外受精(IVF)及受精后早期胚胎体外培养(IVC)的比较研究。研究发现: (1)A组平均每个卵巢获取的卵母细胞数极显著高于B组(10. 6±2. 6vs2. 5±1. 5,P< 0. 01),与C组相比差异不显著(10. 6±2. 6vs11. 0±2. 0, P> 0. 05),但获取的优良可用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数A组极显著高于B组(4. 5±2. 5vs1. 6±1. 5,P< 0. 01),却显著低于C组(4. 5±2. 5vs8. 5±2. 5,P< 0. 05); (2)A,B,C组获取的可用卵母细胞在M199±10%EGS±20ng/mLEGF培养液中培养后的体外培养成熟率分别为63. 8%, 65%和68. 3%,差异均不显著(P> 0. 05); (3)3种来源途径的可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后用mDM液获能受精处理并培养于TCM 199-卵丘颗粒细胞饲养层(cc)共培养体系中的卵裂率(37. 5%, 35. 0%和40% )无显著差异; 12枚活体来源卵母细胞生产的2-8细胞胚移植给4只同期化受体,其中1只母羊怀孕并产下2只“试管”羔羊(16. 7% )。研究表明:初情期前小母羊比成年母羊可提供更多可用于体外受精的卵母细胞,进而提高雌性动物的早期繁殖潜能;对遗传性能较好的品种或个体可通过超数排卵处理后利用合适  相似文献   
33.
本试验通过RT-PCR扩增巴马香猪StAR基因,分析其序列的结构特点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为StAR基因在猪睾丸间质细胞中的超量表达研究奠定基础.根据NCBI中猪StAR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以巴马香猪睾丸组织总RNA为模板进行RT-PCR,将所得目的基因与pEGFP-C1进行双酶切后连接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StAR.结果显示,连接到pSURE-T克隆载体上的目的片段测序结果为858碱基组成,编码含有285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与NCBI报道的StAR基因比对,核酸同源性在99.3%以上,并成功构建了重组载体pEGFP-C1-StAR.  相似文献   
34.
贵州白山羊遗传结构的RAPD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27条多态性引物对15份贵州白山羊个体基因组进行RAPD分析。结果共扩增出268条带,其中多态带为112条,多态频率在0~72.73%之间,平均多态频率为41.79%。单个引物获得的扩增带数在4~16条之间,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9.92条带,扩增带分子量范围在230~2800bp。Nei氏公式计算品种内个体阃遗传相似指数平均为0.9156。结果表明:贵州白山羊个体间遗传变异较小,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35.
影响山羊人工授精效果的因素主要是人工输精方式和输入的有效精子数目。山羊人工输精方式有子宫颈口法和子宫内法,目前主要采用子宫颈口法。这种方法虽然简单方便,但是精液消耗量大,受胎率低,复配率高。随着腹腔镜的应用,子宫内输精已经得到了普遍的推广和应用。试验通过比较山羊不同人工输精方式和输入的有效精子数目,进一步探讨了子宫内输精的应用条件,为该技术的推广利用奠定基础。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试验山羊和分组选择健壮的2~4岁经产、空怀、发情母羊共123只,随机分为4组,试验处理见表1。1.1.2主要试剂卡那霉素、BSA、HEPES…  相似文献   
36.
用27条多态性引物对15份黔北麻羊个体基因组进行RAPD分析.结果共扩增出253条带,其中多态带为141条,多态频率在30.00%~75.00%之间,平均多态频率为55.73%.单个引物获得的扩增带数在2~14条之间,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9.37条带.扩增带分子量范围在210~2700bp.Nei氏公式计算品种内个体间遗传相似性指数在0.7290~0.9377之间,平均值为0.8634.遗传距离指数在0.0623~0.2710之间,平均值为0.1367.结果表明黔北麻羊具有较丰富的遗传结构.  相似文献   
37.
不同胎次的母羊超数排卵处理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择供体波尔山羊12只,按经产胎次不同分成2组,其中经产1胎7只,经产3~5胎次为5只,用FSH进行超数排卵,比较排卵点、冲出的和可用胚胎数.结果表明,经产一胎者母羊只均排卵点11.00枚±6.36枚,只均胚胎数4.00枚±3.03枚,只均可用胚胎数2.83枚±2.14枚;经产3~5胎次母羊分别12.80枚±5.67枚、5.80枚±4.60枚和4.00枚±3.80枚(P>0.05).  相似文献   
38.
精子具有主动结合、转运、整合外源DNA的能力,并能在受精时导入卵母细胞,获得转基因动物。精子介导基因转移(sperm-mediated gene transfer,SMGT)是目前获得转基因动物简单而高效的方法之一,但该方法存在着极大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研究精子结合与内化外源DNA的分子机制、外源DNA进入精子后的定位及命运,对提高利用SMGT方法生产转基因动物效率和稳定性是十分重要的。精子与外源DNA的结合、内化和整合是受到严格调控的一种现象。  相似文献   
39.
40.
试验将自然状态下2~4岁健壮、经产、空怀母羊346只分4组(A组84只、B组68只、C组134只、D组60只),用孕酮阴道栓处理10~14天进行同期发情,其中A组取栓后直接观察发情情况,B组、C组和D组取栓后分别注射FSH25 u、PGF2α0.05~0.1 mg和FSH25 u+PGF2α0.05 mg.处理后2~4天用试情公羊鉴定母羊发情情况,记录发情羊号、出现发情的时间和发情持续时间.发情结束后剖检部分山羊(A组7只,B组9只,C组15只,D组8只),检查卵巢黄体与卵泡发育以及排卵点情况.结果表明A组发情率为48.80%,在4组中最低(P<0.01);B组和C组分别为75.00%和84.33%,差异不显著(P>0.05);D组发情率最高,为96.67%,显著高于A组(P<0.01)与B组(P<0.05),与C组差异不明显(P>0.05).A、C组从取栓到出现发情时间分别为50.34 h±18.24 h、45.77 h±17.53 h,显著晚于B组的30.18 h±15.25 h和D组的26.34 h±10.20 h(P<0.01).4组发情持续的时间分别为34.54 h±12.06 h、36.71 h±10.84 h、37.38 h±12.18 h和36.41 h±10.87 h,没有显著差异(P>0.05).A、B、C和D组中剖检山羊的85.71%、88.89%、80.00%和100.00%出现排卵点(或新生黄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