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90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395篇
林业   547篇
农学   446篇
基础科学   467篇
  450篇
综合类   2738篇
农作物   421篇
水产渔业   221篇
畜牧兽医   1466篇
园艺   479篇
植物保护   208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169篇
  2022年   184篇
  2021年   143篇
  2020年   159篇
  2019年   246篇
  2018年   224篇
  2017年   160篇
  2016年   152篇
  2015年   181篇
  2014年   369篇
  2013年   286篇
  2012年   320篇
  2011年   372篇
  2010年   357篇
  2009年   326篇
  2008年   290篇
  2007年   288篇
  2006年   265篇
  2005年   256篇
  2004年   238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205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147篇
  1999年   202篇
  1998年   162篇
  1997年   172篇
  1996年   162篇
  1995年   142篇
  1994年   131篇
  1993年   116篇
  1992年   127篇
  1991年   107篇
  1990年   108篇
  1989年   77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3篇
  1966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01.
稳定性肥料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稳定性肥料的核心是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是指在肥料的生产过程中添加脲酶抑制剂或硝化抑制剂,或者同时添加两种抑制剂的肥料。其良好的农学效应和环境效益为实现农业节本增效提供重要途径。近年来稳定性肥料在基础科研和生产应用领域均发展较快,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总结,并指出未来的发展方向。首先,回顾了抑制剂的研发、作用机理等方面的进展;其次,概述了稳定性肥料的品种、生产工艺、产能及推广应用情况;最后,对稳定性肥料应用后的作物产量和环境效应进行了阐述。为了促进稳定性肥料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环境友好型抑制剂品种的研发;重视抑制剂保护技术的研究,以解决抑制剂作用效果持久性和稳定性的问题;加强不同抑制剂配伍协同,抑制剂与增效剂复合作用机理与技术的研究;研究开发针对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的稳定性专用肥料。  相似文献   
102.
103.
魏延安 《新农业》2015,(2):23-25
<正>2014年绝对是电商历史上值得回忆的一年,有京东、阿里等电商巨头的成功上市,有万达这样的传统企业开始向电商转型,还有数不清的资本如火如荼地投入电商蓝海,等等。但我觉得,这一年的电商历程可能对"三农"的影响更为深远,一系列"三农"电商事件的发生,正在让一场农村电商的台风越来越近。  相似文献   
104.
根据我院机械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培养生产、管理与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学生主要从事生产一线的操作、技术和管理工作,是企业的基层组织。因此,加强学生企业基层管理教学工作,从而提升学生企业管理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本文围绕提升学生企业管理综合能力进行了改革和探索。  相似文献   
105.
加强和完善抚顺农机推广体系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抚顺市农机技术推广体系现状,分析目前抚顺市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农机推广机构建设工作的几点建议,以完善农机推广体系,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06.
猪舍冬季通风和供暖一直是矛盾的存在,热回收系统应运而生,可大大减少猪舍冬季采暖成本。介绍了舍内地沟风道式热回收系统、舍内风管式热交换腔热回收系统、舍外箱式热回收系统、舍外埋地式热回收系统等4种热交换系统各自的特点、结构,也指出热交换系统并不能代替供暖设备。  相似文献   
107.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黔产10种薯蓣属植物叶片的上、下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10种黔产薯蓣属植物叶片上表皮细胞除薯蓣、黏山药为多边形或不规则形、薯莨为不规则形外,均为多边形,垂周壁除薯莨为浅波状外均为平直-弓形;叶片下表皮细胞均为不规则形,垂周壁为浅波状或深波状。叶片上、下表皮均具鳞片状多细胞腺毛,其中黏山药、毛胶薯蓣、日本薯蓣、毛芋头薯蓣以及黑珠芽薯蓣叶片具单细胞非腺毛。下表皮气孔器为不定式或不等,大小范围为(24.65μm×16.97μm)~(32.35μm×25.16μm),气孔指数为15.20%~27.02%。说明薯蓣属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在属内各组间无明确规律性,结果为薯蓣属植物的种间分类提供了一定材料与依据,有助于薯蓣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108.
皮棉样品的轧花方式会带来纤维样品的加工误差,样品的整理和制样水平会影响纤维品质测试结果的重复性;实验室温湿环境条件控制、样品平衡时间、马克隆值试样称见质量、仪器间台差、人为误差是纤维品质实验室测试环节容易产生误差的主要因素。经大量试验验证和跟踪对比,提出了有效提高测试精度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9.
陕北黄土高原不同微地形下植被-土壤系统耦合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究不同微地形下植被和土壤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方法】基于陕北黄土高原5种不同微地形及原状坡植被土壤的全面调查与取样分析,建立7个植被因子和6个土壤因子指标评价体系,采用AHP和熵权法确定各因子的权重,构建了6种地形下的植被土壤耦合协调度模型。最后分析了植被和土壤各因子间的相关关系。【结果】(1)经过十几年的封育,不同地形下的植被土壤系统处在完全不同的发展状态上,其中切沟和塌陷属于良好协调-同步型,缓台属于初级协调-植被滞后型,浅沟属于濒临失调-土壤损益型,陡坎属于中度失调-植被损益型,原状坡属于极度失调-植被损益型。随着耦合协调状态的提升,地上优势物种也由星毛委陵菜逐渐过渡到铁杆蒿、茭蒿。(2)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植被平均高度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呈显著正相关;植被盖度与土壤全氮呈显著正相关;植被Pielou、Simpson和Shannon-Wiener指数与土壤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全氮和速效钾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陕北黄土高原进行生态恢复重建过程时应根据不同的地形实施不同标准的恢复措施。  相似文献   
110.
考虑常利率及通货膨胀下有扰动的双复合Poisson-Geometric过程的两险种风险模型,运用鞅方法得到破产概率满足的Lundberg不等式和一般公式,当保费和索赔服从指数分布和混合指数分布时,得到破产概率的精确表达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