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2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4篇
  5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10种宿根花卉抗寒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该实验以10种(品种)宿根花卉为材料,通过电导率法鉴定其抗寒性,并将其结果与生长恢复观测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基本一致,同时以可溶性蛋白质的变化为依据,从机理上解释了10种宿根花卉抗寒性的强弱。实验操作简单、实用、可靠,易在生产单位引种栽培试验中应用。实验结果表明,受低温胁迫的影响,10种(品种)宿根花卉的电解质透出率在低温胁迫下与对照相比均有明显的变化,并随胁迫程度的加深和胁迫时间的持续延长,膜透性逐渐升高,而增高的幅度各种(品种)有所差异。膜透性的变化规律可反映出植物受低温胁迫伤害程度的大小,可以作为鉴定植物抗寒性的指标之一。十种材料抗寒性依次为:‘罗米莱紫’穗花婆婆纳>‘金和蔼’一枝黄花>‘胭脂红’景天>‘主妇’景天>红花奇观景天>‘矮黄金’一枝黄花>‘铜泉’堆心菊>粗糙赛菊芋>‘柯罗粉’美国薄荷>‘草质’亮金光菊。  相似文献   
22.
高光谱遥感具有波段多且光谱连续等特点,在土壤质量信息的监测方面,利用高光谱遥感数据,能够实现对土壤特性的定量分析.总结了利用高光谱遥感技术获取土壤质量信息的方式和特点,以及影响土壤光谱反射特性的主要因素,回顾了国内外基于遥感的土壤质量信息提取的定量研究,并对研究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23.
为探明西藏麦类作物中真菌毒素污染程度及产毒真菌种类与分布,以青稞、小麦为研究对象,对其籽粒中多种毒素进行分析,并对毒素污染阳性样品进行真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2018年毒素总检出率为20.13%;杂色曲霉毒素检出率最高,为10.74%;OTA超标率最高,为3.36%;小麦的毒素检出率和超标率都高于青稞,二者的污染毒素种类以OTA、ZEN、ST为主。西藏高原42份被真菌毒素污染的农作物籽粒中共分离到199份真菌,分属23属67种真菌,青霉属为优势属,曲霉属次之。  相似文献   
24.
如皋市先后投入使用了3种不同类型的虫情测报灯对林业害虫进行测报,通过对3种虫情测报灯诱捕到的昆虫种类及相关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对比分析了3种虫情测报灯的优缺点,以期为虫情测报灯在林业害虫测报中的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为摸清陕西龟山药用植物资源的基本情况,通过实地调查、文献查阅、标本采集整理与鉴定等手段以及对当地居民的走访,对龟山的药用植物进行了植物分类学的分析,进行了药用部位及功效的分析。结果表明,陕西龟山药用植物共29科60属63种,植物种类相对丰富,含有柴胡、益母草、金银花、远志、黄芩等重要中药材,除柴胡分布广、数量大以外,其他均是数量较少、零星分布。针对目前龟山药用植物资源现状,提出了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性对策。  相似文献   
26.
27.
目前,北京市通州种植的小麦品种产量水平在400.00~500.00 kg/667 m2,为引进筛选一批产量水平更高、品质更优的小麦新品种,并鉴定其在通州区的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和利用价值,进一步提升通州区小麦产量水平,特别选取农大211、中麦175、农大212等生产主栽品种和良星99、京麦7、京麦6等新品种集中试验,...  相似文献   
28.
对宁家埠遗址2016年发掘区龙山文化、商末周初、东周、汉代和宋元时期土样的浮选,发现了4474粒炭化植物种子果实,包括粟、黍和大豆等农作物,黍亚科、藜科、豆科和菊科等非农作物的种子果实以及少量硬果壳核。量化分析表明,宁家埠遗址从龙山文化到东周时期延续了中国北方地区的旱作农业传统,农作物以粟为主,到东周时期,农作物的比例明显上升,可能是随着铁制农具的使用,农业生产技术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各类野生植物遗存反映了居民对聚落周围野生植物的利用和聚落周围的生态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29.
在常规大气CO2浓度(aCO2,400±15μmol·mol−1)和高CO2浓度(eCO2,550±20μmol·mol−1)下分别设置无氮(ZN)和施氮(CN,180kg N·hm−2)2个氮水平的交互处理,以夏玉米品种郑单958为供试材料开展田间试验,测定花后功能叶碳同化物(可溶性糖和淀粉、总碳)动态和氮吸收及同化物组分(硝态氮、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非溶性氮化合物细胞壁氮素和类囊体氮素、总氮)动态以及碳氮比动态的变化及玉米产量,以探究CO2浓度升高和氮肥交互作用下,以玉米为代表的C4作物花后功能叶不同组分碳氮同化物质量分数及动态和产量的变化,以期为全球气候变化下玉米生理过程的变化提供理论支撑,同时为玉米作物模型调参提供实证数据。结果表明:(1)本试验条件下,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夏玉米生物量及产量的作用不显著。(2)eCO2下夏玉米花后功能叶主要碳同化产物(可溶性糖和淀粉)和总碳的质量分数显著(P<0.05)增加,功能叶中氮同化物中简单组分(硝态氮、游离氨基酸及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和碳氮比、地上部生物量、产量也有一定增加,但未达显著水平;而氮同化物中的结构氮组分(如细胞壁氮和类囊体氮)质量分数显著降低,总氮也有一定降低趋势,显示出后期结构氮组分合成有一定不足。(3)氮肥施用显著增加了花后功能叶碳同化物(如可溶性糖和大部分时期淀粉)及各种氮同化物的质量分数和生物量及产量,对总碳的增加作用不显著。(4)eCO2下合理施用氮肥,会使地上部生物量、产量、功能叶中简单碳同化物可溶性糖、简单氮同化物指标(硝态氮、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和总碳质量分数达到较优。因此,在未来大气CO2浓度升高为特征之一的气候变化背景下,氮素合成的生理调控管理对促进碳氮代谢及玉米高产优质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0.
草木樨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饲料与绿肥豆科作物,在我国草牧业发展和生态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干旱胁迫是影响草木樨分布和产量的重要因素,筛选和鉴定调控草木樨响应干旱胁迫的基因对解析草木樨抗旱生物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TCP(teosinte branches1/cycloidea/pro-liferating cell factory)是一类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在调控植物响应干旱胁迫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该基因家族在草木樨中的分布以及响应干旱胁迫的生物学功能未见报道。本研究以白花草木樨为对象,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全基因组水平对TCP基因家族进行系统鉴定,并对其基因结构、系统进化、染色体定位以及干旱胁迫下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白花草木樨含有18个MaTCP基因,不均匀地分布在6条染色体上。系统进化表明,18个MaTCP基因可以分为TCP-P和TCP-C两大亚家族,其中TCP-P仅包含PCF分支,而TCP-C包含CYC/TB1与CIN两个分支。这些基因都含有高度保守的bHLH结构域,同亚家族中的成员具有相似的保守基序与基因结构,但在bHLH结构域中TCP-P亚家族相较于TCP-C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