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46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213篇
林业   738篇
农学   295篇
基础科学   299篇
  302篇
综合类   2072篇
农作物   264篇
水产渔业   299篇
畜牧兽医   1362篇
园艺   404篇
植物保护   119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187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66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254篇
  2010年   240篇
  2009年   200篇
  2008年   220篇
  2007年   158篇
  2006年   204篇
  2005年   181篇
  2004年   185篇
  2003年   170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224篇
  2000年   272篇
  1999年   160篇
  1998年   117篇
  1997年   146篇
  1996年   131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117篇
  1993年   109篇
  1992年   126篇
  1991年   149篇
  1990年   114篇
  1989年   139篇
  1988年   93篇
  1987年   84篇
  1986年   69篇
  1985年   68篇
  1984年   72篇
  1983年   69篇
  1982年   68篇
  1981年   62篇
  1980年   25篇
  1979年   21篇
  1964年   6篇
  1959年   9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对于成品油管道,同时有多种油品在管道内顺序输送,管道沿线油品分输的对象主要是面向市场的石油销售公司,如何有效地制定管道的油品调度运行计划,将关系到管道安全运行和石油销售公司的经济利益。为了使成品油管道更好地面向市场经营,满足多变的市场需求,对成品油管道调度运行计划的制定作了基础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制定调度运行计划的软件。  相似文献   
112.
抚育强度对侧柏人工林林下植物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确定合理的抚育强度有利于提高林分的健康性和稳定性,林下植被生长状况是衡量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指标,研究抚育强度与林下植物生长的关系对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改善林分生态条件有重要意义。以北京市侧柏人工幼龄林为研究对象,于2004年按照阳坡薄土、阳坡厚土和阴坡厚土3种立地条件设置了31块样地,并进行了弱度(20%)、中度(35%)和强度(50%)抚育,同时设置对照样地(0%);于2005年和2009年调查了抚育后1 a和5 a的林下植物生长情况来分析各抚育强度对林下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林分郁闭度随抚育强度增强而降低;不同强度抚育后林下植物种数均增加,以中强度抚育后林分增幅最大;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随抚育强度增大而增加,Shannon-Wiener指数对抚育措施更为敏感;灌木草本生物量随抚育强度增大而增加;综合分析可知,抚育造成的林分郁闭度降低及林下光照增加是林下植物生长势提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3.
以不同光照度处理紫菜栽培筏架定生绿藻,通过对叶绿素荧光等参数的测定,研究光照度对定生绿藻光合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采集绿藻在较高光照度[200μmol/(m~2·s)]下,藻体最大量子效率(F_v/F_m)、实际量子效率(ΔF/F′_m)、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快速光曲线初始斜率(α)和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P_m)等参数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样品;在低光照度[20、60μmol/(m~2·s)]条件下,样品上述叶绿素荧光参数均高于其他处理组。半饱和光照度(I_k)变化趋势与其他参数不同,随着处理光照度的上升样品的I_k逐步升高。诱导曲线的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升高,光化学猝灭(q_P)逐步降低,而非光化学猝灭(NPQ)则逐步升高。本研究结果表明,光照强度对定生绿藻的光合生理有着明显的影响,低光照强度下样品表现出更高的光能利用效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升高,样品对光能的利用效率逐步下降,并通过提高半饱和光照度以及非光化学猝灭以适应环境光照度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4.
用分类法预测陕南晚熟水稻纹枯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汉一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561-4562
[目的]用分类法预测陕南晚熟水稻纹枯病,为水稻纹枯病的预测防治提供方法依据。[方法]用分类法量化地分析了2000~2007年陕南晚熟水稻D10后期水稻纹枯病发生程度与孕穗期、抽穗期气温、降雨量的关系。[结果]收获前D10平均病指与8月上旬平均气温及7月中旬~8月上旬降雨量有显著的多元线性回归关系。水稻纹枯病发生高峰期在7月中旬~8月中旬。[结论]水稻纹枯病是同质性病害,后期水稻纹枯病发生程度可以代表水稻纹枯病发生程度。用分类法建立的回归方程不仅能准确预测水稻纹枯病发生程度,而且推出水稻纹枯病属喜高温高湿的农田冠层小气侯性病害。因此,在节水灌溉降低发病部位抑病的基础上,培育健壮合理群体降湿抑病尤为重要。同时不可忽视前期预测挑治,中期普防。  相似文献   
115.
论城市森林建设树种选择的原则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树种选择的正确与否关系到城市森林建设的成败.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阐述了城市森林建设中树种选择必须坚持的6项原则,即适地适树原则、生态优先原则、多目标兼顾原则、生物多样性原则、以乔木为主原则和重视乡土树种原则等.同时,拓展和丰富了适地适树的内涵,并就当前城市森林树种选择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6.
通过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白背三七干叶和组织细胞中生物碱含量,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二极管阵列方法对甲醇相提取液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白背三七干叶中的倒千里光碱含量为11.73微克/克,而组织细胞中检测不到此生物碱。白背三七的2种活性成分为绿原酸(CHA)和二咖啡酰奎宁酸(DCQA),且含量为愈伤组织悬浮细胞干叶,愈伤组织中CHA和DCQA的含量分别为0.85毫克/克和1.7毫克/克。表明,与白背三七干叶相比,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减少有害生物碱含量,并提高有效生物活性物质含量。  相似文献   
117.
河南省虫草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详细的文献和标本调查,对河南省分布的10个虫草种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整理和介绍,并对其保护与利用提出了建议。同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8.
萘乙酸在番茄和土壤中残留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番茄和土壤中萘乙酸的测定方法,使用C18反相柱,以甲醇、水和磷酸(V∶V∶V=52∶48∶0.35)为流动相,在UV 230 nm下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0.1~10 mg/L的浓度范围内,萘乙酸的含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最小检出量为0.637 ng;萘乙酸在番茄和土壤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90.87%~101.00%和101.53%~102.68%,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69%~1.10%和1.89%~3.30%。该方法的准确性、灵敏度均达到农药残留量分析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19.
巢湖市早春大棚番茄-水稻水旱轮作稳粮模式,通过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用量、水旱轮作,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克服连作障碍,减轻土传病害的发生,提高番茄品质和产量,同时,水稻可以充分利用番茄田的肥力,有效减少施肥量,节本提质,实现“千斤粮、万元钱”粮经双丰收,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高效生态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20.
人工接种堆肥和自然堆肥微生物区系变化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徐大勇  黄为一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219-7220,7223
[目的]为了明确堆肥过程中微生物菌群的组成与变化,为堆肥工艺的优化和人工接种腐熟菌群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传统的平板培养技术研究了人工接种堆肥、自然堆肥微生物群落演变过程。[结果]传统培养方法显示两种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群落演变均呈"升高-降低-升高-降低"变化,堆肥整个过程中细菌数量占优势;人工接种NMF菌群增加了堆肥中微生物总体数量,丰富了微生物种群多样性,促进了堆肥菌群演替,堆肥腐熟时间缩短;接种NMF菌群能够提高堆肥纤维素分解菌、放线菌、氨化细菌、硝化细菌数量,减少堆肥反硝化作用,有利于纤维素、木质素等难降解物质的分解、转化为腐殖质,同时能够减少堆肥过程中氮素损失。[结论]研究堆肥过程中微生物区系的演变对于了解堆肥进程、优化堆肥工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