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3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41.
试验主要研究添加不同发酵菌剂的完全混合发酵日粮(total mixed fermentation,TMF)对延边黄牛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试验分为CON组(对照组)、T1组(添加NFK)、T2组(添加RJ)和T3组(添加CT-10),每组3个重复。各试验组以TMR为发酵底物,分别接种对应发酵菌种,装入发酵袋内,在室温条件下密封发酵一周后开袋,尼龙袋法测定瘤胃干物质消失率,产气量法检测瘤胃发酵特性。结果显示,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不同的发酵菌剂可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瘤胃干物质消失率、pH、产气量、气体成分、挥发性脂肪酸和微生物蛋白含量。在8h时,T1和T3组瘤胃干物质消失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其他时间段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各组培养液pH逐渐下降,体外培养1h,T2组p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挥发性脂肪酸(VFAs)含量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体外培养12h时,T3组氨态氮(NH3-N)含量最高,为5.79mg/dL,而T2组最低,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微生物菌体蛋白(MCP)呈先升高再降低再升高趋势,培养1、3、12h时,试验组MCP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培养6和9h,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培养1h时,不同的发酵菌剂对产气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在培养9和12h时,对照组产气量最高,且显著高于试验组(P0.05);各组H2产量变化趋势一致,都是呈现上下波动状态;CH4和CO2含量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呈现上升的趋势,且不同发酵菌剂对其影响显著(P0.05)。综上所述,T3组(添加CT-10)延边黄牛瘤胃干物质降解效果较好,CT-10菌发酵效果与T2组(添加RJ)发酵效果相当,且可有效改善延边黄牛的瘤胃发酵特性,因此CT-10菌可应用于延边黄牛TMF的调制中。  相似文献   
42.
为研究持续不同时间的冷、热应激对猪孤雌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本研究以猪孤雌胚胎为材料,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不同时间的冷(31℃)、热应激(41℃)处理对猪孤雌胚胎发育后囊胚发育率、细胞数、细胞凋亡率、自噬相关基因及细胞凋亡相关基因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热应激12 h后囊胚发育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冷应激18 h后囊胚发育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冷应激组囊胚发育率高于热应激组。热应激12 h和冷应激18 h后均导致囊胚内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冷应激组的细胞凋亡率低于热应激组。冷、热应激组自噬相关蛋白LC3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冷、热应激中自噬相关基因Atg6和Atg8的表达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Lamp2基因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热应激组中的Atg6和Atg8基因的表达高于冷应激组。通过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发现,冷、热应激组中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k、Casp-3、Fas的表达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Bcl-xl基因的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猪孤雌胚胎对冷应激(31℃)的耐受性比对热应激(41℃)强,且热应激可诱导体外培养的猪孤雌胚胎自噬及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降低孤雌胚胎发育的能力。  相似文献   
43.
介绍了玉米籽粒的结构、营养组成,并对玉米的加工途径、加工过程及加工产品等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44.
我场土地为滨海盐碱地,耕层上镶有机质1.4%~1.8%,全氮0.09%~0.11%,速效磷(P2O5),8.8×10-6~12.5×10-6,速效钾(K2O)330×10-6以上,耕层土壤全盐含量0.15%~0.3%,潜水矿化度平均4.6g/L,年降雨量610.gmm,75%雨量集中在7~8月份.自建场至80年代中期,基本上采用大水拉荒压盐洗往,大木扶秧,浅水促繁,中期保水结合烤田间歇灌溉,后期浅准的淹期方法,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针对淹没水源紧张,灌溉水浪费严重(互.2万m’/hm:),水生产率过低问.75kg/m3),用水成本过高(排灌水电费均1965元兑m勺,…  相似文献   
45.
完全混合日粮对延边黄牛犊牛复胃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完全混合日粮(TMR)对犊牛复胃发育的影响,选取12头健康的延边黄牛公犊,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饲养)和试验组(完全混合日粮),于4月龄断奶时进行体重和复胃发育指标的测量。结果表明,饲喂完全混合日粮的处理显著提高了犊牛4月龄的断奶重、瘤胃平均容积、瘤胃平均重量、四胃平均重量、瘤胃乳头平均密度和瘤胃乳头平均长度(P〈0.05);各项指标中,除网胃平均容积试验组略小于对照组外,试验组比对照组均有所提高,但两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6.
试验旨在研究基础日粮中添加胡麻油和苹果酸对延边黄牛瘤胃脂肪酸代谢及日粮养分降解率的影响。选用4头平均体重为(350±15)kg、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延边黄牛,釆用4×4拉丁方设计,设1个对照组、3个试验组: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日粮,LO组饲喂基础日粮+475 g/d胡麻油;LOM组饲喂基础日粮+475 g/d胡麻油+160 g/d苹果酸;LOMS组饲喂基础日粮+475 g/d胡麻油+160 g/d苹果酸+47.5 g/d小苏打(NaHCO3)。在正试期第3、4天采集瘤胃液测定其脂肪酸含量,在正试期第5、6天采用尼龙袋法测定饲料在瘤胃内的降解率。结果显示:除了饲喂后6 h瘤胃t11-C18:1含量外,3个试验组在各个时间点的瘤胃各脂肪酸含量均显著高于CON组(P<0.05),且3个试验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与CON组相比,LO组瘤胃DM、OM、CP及NDF的降解率均有所降低,但LOM和LOMS组瘤胃DM、OM、CP及NDF的降解率均有一定程度提高。综合以上结果,日粮中单独或同时添加胡麻油、苹果酸均有利于提高延边黄牛瘤胃液中的脂肪酸含量;日粮中单独添加胡麻油会降低日粮养分在瘤胃中的降解率,而同时添加胡麻油和苹果酸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日粮养分在瘤胃中的降解率。  相似文献   
47.
研究旨在探究沃金黑牛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4(FGF14)基因第4外显子多态位点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实验采集195头沃金黑牛(6~24月龄)血液,提取DNA,通过PCR测序技术检测沃金黑牛FGF14基因存在的突变位点,采用Haploview软件分析SNPs位点的连锁不平衡程度并构建单倍型,用SPSS 21.0软件分析不同单倍型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沃金黑牛FGF14基因第4外显子共检测到3个SNPs位点,共构建5种单倍型和8种双倍型,仅S1、S3 2个SNPs位点为强连锁不平衡关系;χ2检验结果显示,3个SNPs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群体遗传参数分析可知,3个SNPs位点纯合度较高,多态信息含量(PIC)表现为第1、3处SNPs位点为中度多态(0.25相似文献   
48.
研究旨在探究延黄牛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19,FGF19)基因多态性与肉质性状的相关性。实验收集106头延黄牛背最长肌组织,采用PCR混池及Sanger技术探索延黄牛FGF19基因存在的SNP位点与肉质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延黄牛FGF19基因第2内含子存在3个SNPs位点:Chr29:46943179A>G、Chr29:46943605T>A和Chr29:46943660G>A均存在3种基因型;χ2检验结果显示:第1、3处突变位点均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P<0.05),而第2处则处于平衡状态(P>0.05);多态信息含量均表现为中度多态(0.25G位点AA基因型个体部分氨酸含量显著大于GG基因型;Chr29:46943605T>A位点的AA基因型个体蒸煮损失和眼肌面积极显著大于TT基因型,TT基因型个体压榨水分极显著小于TA基因型;AA基因型个体部分氨基酸含量显著大于TT基因型;Chr29...  相似文献   
49.
崔莲花    高青山    李钟淑   《现代农业研究》2022,(11):63-66
“新农科”建设要求培育卓越农林人才,打造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培养具有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三农”情怀 的复合型农业人才,其中课程思政建设必不可少。本文以延边大学农学院《动物环境卫生与牧场设计》课程为例,构建 基于五星教学原理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深入挖掘该课程的思政元素,分析了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 措施,旨在为进一步探索适应新农科发展要求的课程思政建设思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月龄阉割对延边黄牛眼肌、西冷和上脑3个高档部位肌肉中脂肪酸含量的影响。试验选用50头健康且体重相近(150 kg±7.5 kg)的6月龄延边黄牛,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头,试验组分别在6、8、10和12月龄阉割(记为YG6、YG8、YG10和YG12组),对照组不阉割(记为WYG),试验期为24个月,统一饲养,自由采食。30月龄屠宰,取眼肌、西冷、上脑3个部位肌肉样,测定其脂肪酸含量。结果显示:①与WYG组相比,眼肌脂肪酸中YG8和YG12组豆蔻油酸含量均极显著增加(P<0.01),YG6和YG10组均显著增加(P<0.05);YG6组油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YG6和YG10组棕榈酸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总饱和脂肪酸含量均下降(P>0.05),YG6、YG10组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总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YG10组总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YG6、YG8和YG12组均显著增加(P<0.05)。②与WYG组相比,西冷脂肪酸中试验组豆蔻油酸、棕榈油酸和硬脂酸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棕榈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YG6组油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总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YG6和YG10组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总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③与WYG组相比,上脑脂肪酸中YG8组豆蔻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YG6和YG10组棕榈酸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总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YG6组总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阉割可增加延边黄牛高档部位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降低饱和脂肪酸含量,其中6月龄阉割组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