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0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0篇
  2篇
综合类   56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201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陈莲  高洪  肖啸 《饲料工业》2005,26(14):42-44
高效液相色谱(H igh Perform ance Liquid Chro鄄m atography,H PLC)是近30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高效快速分离分析技术。它既能用于微量组分的分析测定,又能用于大量的制备分离,灵活多样,其应用范围已超过其它各种分离方法,尤其在生化医药样品的分析分离方  相似文献   
62.
阳离子A对内毒素损伤大鼠肝脏中HSP70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利波  高洪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257-7260
[目的]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研究阳离子A(CA)对HSP70在内毒素(ET)损伤大鼠肝脏中表达的影响。[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CA+ET组,每组各24只。对照组大鼠分别经尾静脉注射ET 5 mg/kg(BW),CA+ET组尾静脉注射1 g/kg(BW)CA溶液,之后2 min内尾静脉注射ET 5 mg/kg BW。2组分别在3、4、8、12 h采集肝脏作为检测样本,应用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进行检测。[结果]肝细胞病理变化在ET攻击后3和4 h时明显增多,4 h达到峰值,而在8和12 h时逐渐下降,CA+ET保护组肝细胞的细胞病变较ET组同时间段有所减轻;2组HSP70的积分光密度在3、8、12 h差异极显著(P〈0.01),4 h差异显著(P〈0.05),且对照组HSP70积分光密度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而CA+ET组HSP70的积分光密度在3、4、8 h这3个时间点呈下降趋势,在12 h小幅度上升。[结论]CA能显著上调HSP70在肝脏的表达,从而对由ET诱导的肝损伤产生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63.
基于InVEST模型在对浙江省临安市水涛庄水库集水区水源涵养功能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研究区内水源涵养能力较好的林型替换较差的林型,在综合对比各类替换模式后,进而提出提升研究区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优化方案。结果表明:研究区森林水源涵养总量为3 189.39×10~4m~3,研究区森林平均水源涵养深度为594.82 mm(水源涵养功能可表现为水源涵养深度)。研究区内各林型中针阔混交林的水源涵养深度最大,为902.79 mm。不同森林类型在不同坡度级上的平均涵养深度均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在平坡(0°α≤5°,α为坡度)上均达到最大;影响研究区水源涵养功能的最主要因素是下垫面特征和气候,其中下垫面特征中的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最大,且土壤饱和导水率会随着植被的改善和群落的演替而提高。经优化模拟比较,在保证研究区油茶(Camellia oleifera)、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var.pubescens)等经济林正常经营的基础上,将研究区16°α≤35°坡度级上除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以外的森林类型全部替换成针阔混交林,森林水源涵养功能可提升41.07%。  相似文献   
64.
将72只健康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对照组、内毒素(ET)致病组、阳离子A(CA)保护组.3组动物经相应处理后分别在3、4、8、12 h采集肝脏作为检测样本,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损伤,并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肝脏中硫化氢(H2S)含量.结果显示,NS组肝脏组织未见异常.ET组出现微循环障碍与细胞变性坏死等病变,CA保护组则病理变化程度较弱,出现的时间较迟;ET能够使肝脏组织中H2S水平显著升高,而CA保护组H2S在肝脏组织中的含量均显著低于ET组.结果表明,H2S参与了ET致肝脏损伤的病理过程,而CA通过下调肝脏组织中H2S的水平从而对ET的炎性损伤发挥了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5.
苏丹红Ⅰ对大鼠肝损伤及CYP 1A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苏丹红Ⅰ(SudanⅠ)对大鼠肝脏损伤及细胞色素CYP 1A1表达的影响,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和SudanⅠ处理组,其中SudanⅠ处理组分为4个剂量处理组:Ⅰ组(265 mg/kg)、Ⅱ组(530 mg/kg)、Ⅲ组(795 mg/kg)和Ⅳ组(975 mg/kg),连续饲喂10天后采集肝脏作为检测样本。常规病理组织学及超微结构观察SudanⅠ对肝细胞的损伤情况,运用免疫组化技术研究SudanⅠ对CYP 1A1表达的影响。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SudanⅠ处理组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超微结构变化为肝细胞胞浆内有脂肪滴,免疫组化试验结果显示:SudanⅠ处理组肝脏CYP 1A1基因表达蛋白的积分光密度极显著高于C组(P0.01),且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呈上升趋势。结果表明,SudanⅠ能够上调CYP 1A1基因的表达,从而发挥各种毒性效应,最终导致肝脏损伤。  相似文献   
66.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研究了HSP70在内毒素损伤大鼠肝脏中表达的影响。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Ⅰ组)和内毒素(ET)组(Ⅱ组),每组各24只。两组大鼠分别经尾静脉注射等量无热源生理盐水和内毒素5 mg/kg体重后,分别在3、4、8、12 h采集肝脏作为检测样本,应用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肝脏的病理变化在内毒素攻击3 h后明显增多,4 h达到峰值,而在8 h后逐渐下降;在对照组和ET组中均有HSP70表达,但ET组的表达极显著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ET组HSP70表达量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说明在体内内毒素可诱导HSP70在肝脏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67.
在动物病理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为先导,从突出学生主体、优化课堂教学环节入手,开放思维方式,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更要注重动物病理学实践训练和创新型师资队伍的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68.
浙江省公益林雨雪冰冻灾情评估及恢复重建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全省公益林小班进行灾情调查.2008年初雨雪冰冻灾害导致浙江省200万hm2公益林中的78.15万hm2受灾,其中重度以上(受损木比重≥30%)受灾面积达23.33万hm2,受灾区位以水系源头、自然保护区等生态区位非常重要和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地区为主.经初步测算,本次雨雪冰冻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6.08亿元,生物总量减少1 172.61万t,未来10年累计各项生态损失942.71亿元.提出开展雨雪冰冻灾害对区域环境影响的监测与评估、受灾公益林生态系统恢复技术研究及实施灾后恢复重建工程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9.
根据北林区1953~2006年历年地面气象观测数据,采用一元回归方法,定量分析了绥化市北林区的气候变化,结果表明,研究期内该区气温升高,和热量相关的其他要素均有较明显的与增暖相对应的变化;降水年总量变化不大但各月略有不同变化,暴雨日数明显增加;日照时数有所减少;空气相对湿度稍有降低。并针对这些变化,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0.
空肠弯杆菌是一种人兽共同感染的病原菌,也是导致腹泻最常见的病菌,主要症状是发热和急性肠炎。主要从病原的生物学特征、肠毒素的研究、人畜带菌率及流行病学的研究现状进行综合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