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22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68篇
  24篇
综合类   179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111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目的]探讨不同重组大肠杆菌菌株保存的方法,找出其保存的最适条件。[方法]以携带质粒pcDNA3的大肠杆菌DI-lSct为研究对象,分析了4oC冷藏和一70℃冷冻保存对菌株活性的影响。[结果]4℃条件下,高稀释度的菌液中活细胞教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上升,到第7天时达到最高峰,随后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70℃条件下,菌液OD600值为0.8,甘油终浓度为8%的处理组,在各保存时间段的活细胞数均显著高于其他组.[结论]4℃短期保存重组菌株时,菌液最佳存放时间为7d左右;-70℃长期保存时,宜采用对数生长期的细菌,且保持甘油工作浓度8%为宜。  相似文献   
72.
精子抗原基因在猪生殖道及成熟精子中的表达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揭示若干精子抗原基因(SPAG1、SPAG5、SPAG6、SPAG11C和SPAG11E)在梅山公母猪生殖道及成熟精子中的mRNA时空表达规律。【方法】利用RT-PCR技术分析各基因在生殖道和精子中组织表达谱,利用半定量RT-PCR分析其在初生至150d梅山公猪睾丸中的发育性表达特性。【结果】5个基因在梅山公母猪生殖道组织中呈现不同的表达特性。其中SPAG1在睾丸中表达丰度最高,在精囊腺、前列腺、附睾体、子宫角和输卵管呈现中等丰度表达,而在附睾尾、子宫颈和卵巢的表达信号较弱。SPAG5在睾丸中表达丰度最高,在前列腺、附睾体和子宫颈中表达信号较弱。而SPAG6在睾丸中高丰度表达,在输卵管中呈现中等丰度表达,在子宫角的表达信号很弱。SPAG11C在附睾体和睾丸中高水平表达,而SPAG11E则在附睾体和附睾尾中低水平表达。在成熟精子中只有SPAG11E有mRNA表达。SPAG1、SPAG5、SPAG6和SPAG11C基因在公猪睾丸中发育性表达分析表明,总体上所检测的4个精子抗原基因的表达水平都随着日龄增加而提高,但存在一些差异。其中SPAG1和SPAG11C呈现相似的表达规律,在初生和30日龄时表达相对较低,但在60、90、150日龄都有显著提高(P0.05)。而SPAG5在初生和30日龄时表达也相对较低,在60和90日龄时均有显著提高(P0.05),但150日龄时略有下降,但差异不显著。SPAG6在初生和30日龄时表达水平很低,至60日龄有显著提高(P0.05),90日龄时维持这一水平,而到150日龄时则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SPAG1、SPAG5、SPAG6、SPAG11C和SPAG11E在梅山公母猪生殖道组织广泛表达,在睾丸组织中其mRNA表达水平变化与性发育相一致,SPAG11E在精子中存在低丰度mRNA表达。  相似文献   
73.
新陆早46号简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新陆早46号(原代号新石K10)是新疆石河子棉花所以系9为母本,以自育822抗枯品系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多年南繁北育,病圃鉴定筛选、定向选育而成。2008--2009年参加新疆自治区早熟组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09年同时参加生产试验。2010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新审棉2010年38号)。  相似文献   
74.
<正>在目前情况下,实施免疫是有效控制动物疫病发生和传播的重要手段,然免疫后抗体水平不高甚至导致动物发病的现象常有发生。消除不利因素影响,追求较高免疫抗体水平是基层动物防疫人员值得探讨的课题。作者通过对基层实际调查并结合理论知识发现,动物的免疫抗体水平高低与疫苗保存、免疫操作、免疫程序、动物机体本身的应答能力和错误观念的影响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5.
河北省农业用水的经济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资源缺乏对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造成极大的威胁,揭示农业用水的经济规律对农业用水政策的制定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通过数据现状分析发现,2003~2007年近5 a河北省农业用水量在历史低位变化,但单位播种面积用水量却呈上升趋势,单位农村家庭人均收入折合的农业用水量保持稳定下降趋势。通过对河北省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农业用水量的函数关系研究发现,常用的拟合函数和二次对数函数对Kuznets曲线的拟合效果一般。  相似文献   
76.
河北省甘薯镰孢菌腐烂与溃疡病的病原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河北省甘薯镰孢菌腐烂与溃疡病的症状特点和病原种类,在不同种植区采集储藏期和育秧期病样,描述其症状特征;对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采用柯赫氏法则回接验证,依据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和基因序列确定病原菌种类。结果表明,在储藏期甘薯发病可导致薯块表面腐烂的占总病薯的59.09%,端部腐烂的占40.91%;薯块带有褐色轮纹病斑的占61.36%,病斑没有轮纹或者轮纹不明显的占38.64%;发病初期薯块内部病斑浅、黑褐色的占27.27%,发病后期薯块内部形成空腔、布满白色菌丝的占72.73%;病斑带有苦味的占59.09%,病斑没有苦味或苦味不明显的占40.91%;在育秧田发病导致薯秧溃疡,表现为主茎基部呈点片发生黑色或者褐色病斑,部分有开裂。分离的病原菌能够同时侵染薯块和薯秧;病原菌单瓶梗产孢,大型分生孢子稍弯,两端钝圆,多数3~7个分隔,顶细胞钝圆,基细胞足跟较明显。其rDNA-ITS、EF-1α、β-tubulin基因序列与茄镰孢菌Fusarium solani的同源性分别为97%、99%和98%。初步确定甘薯镰孢菌腐烂与溃疡病的病原菌为茄镰孢菌F.solani。  相似文献   
77.
介绍灌南县小麦纹枯病的发生规律,分析其发生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综防配套措施,以为当地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8.
刘丹红  高波 《农技服务》2013,30(7):707-708
从灌南县野燕麦发生情况、野燕麦生物学、生态学及其生态防治途径等方面介绍了稻茬麦田野燕麦的发生规律及其一系列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9.
为了比较SB(Sleeping Beauty)、PB(PiggyBac)和Tol2 3种转座子介导的基因捕获效率,本研究构建了含有3种转座子的启动子捕获载体pT3-PST-Pro-Trap。将此载体分别和SB、PB和Tol2 3种转座酶mRNA按照质量比1.0∶1.5的比例注射斑马鱼(Danio rerio)一细胞胚胎,通过检测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GFP)的表达水平比较不同转座子的捕获效率。结果显示,3种转座子介导的启动子捕获载体能够高效率捕获内源基因启动子,进而驱动GFP的表达;注射后培养36 h时的SB、PB和Tol2捕获效率分别为24.32%、30.70%和18.87%,PB捕获效率显著高于SB和Tol2(P0.05);3种转座子在60 h时的捕获效率均高于36 h的,其中SB和Tol2组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而PB组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SB、PB和Tol2转座子介导的基因捕获技术可以用于脊椎动物高通量功能基因筛选,为功能基因研究提供有效新方法。  相似文献   
80.
研究旨在克隆徐淮山羊过氧化物酶体激活增殖受体(PPAR)基因的cDNA,并通过EGFP融合蛋白对该基因产物亚细胞水平定位。采用RT-PCR方法克隆徐淮山羊脂肪组织PPAR基因cDNA,并构建含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报告基因的融合表达载体pEGFP-C1-PPAR,聚乙烯亚胺(PEI)介导基因转染NIH-3T3细胞,48h后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基因表达产物的分布,RT-PCR检测mRNA在体外水平的表达。结果表明:首次成功克隆出徐淮山羊PPAR基因的全序列cDNA,大小为1428bp,GenBank登录号为GU082382;构建了融合表达载体pEGFP-C1-PPAR;RT-PCR检测mRNA表达明显;EGFP-PPAR融合蛋白定位在NIT-3T3细胞质中。体外克隆的徐淮山羊PPAR基因cDNA,在单细胞水平上可表达于细胞质中,结果为进一步研究PPAR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