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73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通过设立径流小区和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对亚热带岩质海岸不同植被类型的水土保持效益进行取地比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林木处于幼龄阶段,不同植被类型的地表径流量削减率较小,平均比对照降低9.05%;侵蚀模数比对照平均削减39.29%。不同植被类型下的土壤含水率比对照提高17.94%;土壤含水率除了与植被类型有关外,还与土秀较密切的关系;影响土壤含水率的土壤物理因子主要为土壤容重,其次为非毛管孔隙度与总孔隙  相似文献   
72.
沿海岩质海岸防护林体系树种配置设计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针对我国沿海岸质海岸地区自然条件复杂、自然灾害多的特点,根据防护林树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沿海岩质海岸防护林体系树种配置原则,在浙江省三门县、宁海县岩质海岸地区进行了树种配置设计,临海一面坡树种空间配置,并对所配置的树种生长情况进行了试验测定,为沿海岩质海岸防护林体系树种配置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样板.  相似文献   
73.
毛竹笋用林覆盖技术及推广效益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pubescens)覆盖竹林的选择、水肥管理、采挖和覆盖物移除等主要技术措施,并对吴兴区和遂昌县两地覆盖投入产出的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毛竹覆盖经济效益明显,投入产出比在1:3以上。  相似文献   
74.
"下面播送一个通知,今晚我村农民技术带头人杨有发在村大会堂举办山核桃夏季管护技术座谈会,请广大种植户踊跃参加……"晚上6点多开始,伴着昏黄的路灯,临安太阳镇横路村种植山核桃的村民三五成群,陆陆续续地来到村会议室,参加杨有发的座谈会,更准确地说,是听杨有发“上课”。  相似文献   
75.
<正> 江南水网地区防护林带主要有木麻黄林带、水杉林带、池杉林带和落羽杉林带。不同的林带,其防护效果往往相差很大,为发挥林带的最大防护效能,需确定一个最佳林带结构。在防护林研究工作中,常以林带的透风系数作为判断林带结构优劣的指标,并根据这个指标确定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林业技术措施。近年来,我们对林带的透风系数和防护效能作了大  相似文献   
76.
论述了湿地松的营林特性后,对生长在浙江省沿海基岩海岸的湿地松与其它生长树种进行比较与分析,表明湿地松是理想的优良树种,并结合沿海基岩海岸实际,系统地提出了营造湿地松一整套技术措施,将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7.
桉树耐寒性选择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概述我国桉树引种栽培的基础上,综述了国内桉树耐寒树种选育,抗寒生理指标的筛选及桉树耐寒树种测定方法,指出了桉树耐寒性选择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8.
以5种桉树和5种木麻黄叶片为材料,在不同低温处理以后,测定其电导率,结果表明:直接采用电导率难以对桉树和木麻黄的耐寒性作出评价,而采用电解质透出率评价耐寒性结果较稳定,对电解质透出率配以Logistic曲线方程,且以处于拐点附近的温度做为半致死温度,能定量地评价其耐寒性,为早期选择耐寒桉树和木麻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9.
湿地松等3种树种的光合特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15  
采用红外线二氧化碳分析仪闭路气流法于夏季晴天测量湿地松、杜英和杨梅等的光合特性和光合日进程 ,并同步测定光合有效辐射强度、气温和空气相对湿度对光合日进程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 :湿地松、杜英和杨梅的光补偿点分别为 86,34和 45 μmol·m-2 ·s-1;饱和点分别为 1 2 0 0 ,760和 1 0 5 0 μmol·m-2 ·s-1;表观量子产额分别为 0 0 2 0 3,0 0 5 31和0 0 388;最大净光合速率分别为 7 1 5 ,1 2 5 0和 7 85 μmol·m-2 ·s-1。根据对光补偿点、饱和点、表观量子产额和最大净光合速率的分析 ,湿地松、杜英和杨梅均为阳性植物 ,湿地松对光强的生态适应范围最广 ,对强光的适应性最强 ,杜英对光强的生态适应范围偏窄 ,对弱光的利用效率最高 ;它们的光合日进程曲线为双峰曲线类型 ,存在“光合午休”现象 ,光合午休可能是高温和低湿造成的。通径分析表明 ,对湿地松和杨梅光合日变化直接影响最大的生态因子是气温 ,其次是空气相对湿度和光合有效辐射强度 ;对杜英的光合日变化影响较大的生态因子是空气相对湿度和气温。图 2表 3参 1 0  相似文献   
80.
利用统计分析和GIS空间分析模块初步分析了舟山市岱山本岛土壤pH、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3个土壤性质指标的空间变异特征,揭示这些指标空间变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利用克立格插值法生成三者含量的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土壤表层pH、有机质、全氮含量变异系数分别为0.11、0.13和0.54,存在中等程度的变异性,且三者空间分布条带状或斑块状分布明显.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两者空间分布格局具有相似性;研究区土壤表层pH、有机质、全氮空间变异性主要受到植被分布、土壤类型、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空间变异性受植被因素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