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73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本文从DNA、RNA、蛋白质和类脂等大分子物质的含量变化以及凝集素类物质的存在等方面,探讨了杉木种子和胚胎发育的生化变化。1.种胚在7~8月正处于分化发育旺期,干重显著增加,胚的大小增长迅速,平均长度此时增长最快,从7月至8月平均增长7.4倍。2.种子的核酸总量也以7~8月增加最快(增加2倍)。DNA的含量也在7~8月增加最快(增加3倍多),而后趋平缓。RNA含量的变化与DNA的变化大致相似,在7~8月增加近2倍,较显著。3.在DNA、RNA含量增加的同时,种子内蛋白质、类脂的含量均相应增加。7~8月间,蛋白质含量从108.19微克/粒增至662.30微克/粒(增加5倍多),种子成熟时为1760.45微克/粒。类脂含量一直持续增加,到种子成熟时达2.04毫克/粒种子。4.种胚干重从7月的分化期到成熟期持续增加,8月为0.33毫克/胚,到成熟时为1.00毫克/胚(增加2倍)。核酸总量随胚发育而增加,成熟时达12.58微克/胚。DNA和RNA含量也随胚发育而逐渐增加,到胚分化完全后的10月下旬,含量达到高峰,DNA为3.48微克/胚,RNA为9.10微克/胚。蛋白质和类脂也如此,达高峰时蛋白质为455.57微克/胚,类脂为0.47毫克/胚。但以种子中每毫克粒干重和胚干重为单位的DNA和RNA的含量却随种子的发育和胚的分化而减少,蛋白质含量仍增加,至成熟后才下降。这可能由于细胞内含物和结构物质的增加所致。从胚珠提取液的凝血活性测定的结果表明,杉木在授粉前的胚珠中就存在凝集素类物质,且活性相当高。同样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胚和雌配子体(胚乳)中都发现凝集素类物质的存在,其凝血活性随胚发育而增加,但胚乳中则仅在前期存在凝集素类物质。  相似文献   
12.
用2种不同砧木嫁接晚稻杨梅种植于盐碱地和酸性土壤中,进行杨梅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土壤中的营养元素除速效钾盐碱土高于酸性土外,其它均低于酸性土,但两种土壤上的杨梅叶片元素含量有所不同,大量元素盐碱土稍低于酸性土,而微量元素除Cu相同外其它均高于酸性土;本接杨梅种植在盐碱地上与蜡杨梅作砧木嫁接杨梅生长相比较,本接杨梅树...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近几年的大量观测资料,先阐明稻田防护林网内小气候因子与产量的分布,进而采用回归分析方法,由电子计算机建立了产量与小气候因子间的定量关系式。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目前常用的3种林业土壤微生物C测定方法(薰蒸培养法、薰蒸浸提法及基质诱导呼吸法)的基本思路的阐述,并结合近期的一些研究结果和作者自己的实践,对上述3种方法的优点、缺点、限制条件等做了比较和分析,为在林地质量评价中合理地选择土壤微生物量测定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由林业部科技司组织的“水杉速生丰产林”、“湿地松速生丰产林”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审定会,于1989年1月10~13日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来自林业部科技司、中国林科院、中南林学院等11个科研、教育、生产单位的二十余名专家、教授、科技人员经过认真、详细、科学的审定,一致认为水  相似文献   
16.
不同产地杉木种子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不同产地杉木种子均含有17种游离氨基酸,这与其它种子所含游离氨基酸种类基本一致。不同产地杉木种子游离氨基酸总量的变异趋势不同于杉木种子形态及发芽率的变异趋势。但其中某些氨基酸的变异趋势与种子发芽率呈负相关,表明杉木种子的发芽率可能与种子所含的某些游离氨基酸有关。不同产地杉木种子游离氨基酸总含量与干湿度指数呈负相关,说明杉木种子游离氨基酸总含量的地理变异亦可能是气候的差异所引起。  相似文献   
17.
关于林下经济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随着林下经济产业的迅猛发展,不仅充分利用了林下资源,而且使当地林农获得增收。如何更清晰地认识林下经济,更好地利用林下经济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主要探讨林下经济的概念、理论基础和发展现状,分析浙江林下经济总体情况,并对林下经济未来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采用红外线二氧化碳分析仪闭路气流法于夏季晴天测量湿地松、杜英和杨梅等的光合特性和光合日进程, 并同步测定光合有效辐射强度、气温和空气相对湿度对光合日进程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湿地松、杜英和杨梅的光补偿点分别为86 , 34 和45 molm-2 s-1 ;饱和点分别为1 200 , 760 和1 050 mol m-2 s-1 ;表观量子产额分别为0.020 3 , 0.053 1 和0.038 8 ;最大净光合速率分别为7.15 , 12.50 和7.85 molm-2 s-1 。根据对光补偿点、饱和点、表观量子产额和最大净光合速率的分析, 湿地松、杜英和杨梅均为阳性植物, 湿地松对光强的生态适应范围最广, 对强光的适应性最强, 杜英对光强的生态适应范围偏窄, 对弱光的利用效率最高;它们的光合日进程曲线为双峰曲线类型, 存在光合午休 现象, 光合午休可能是高温和低湿造成的。通径分析表明, 对湿地松和杨梅光合日变化直接影响最大的生态因子是气温, 其次是空气相对湿度和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对杜英的光合日变化影响较大的生态因子是空气相对湿度和气温。图2 表3 参10  相似文献   
19.
浙北平原位于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同时具有亚热带季风气候带来的“雨热同步”和“光温互补”特点,为发展水稻生产提供了有利的生态条  相似文献   
20.
根据“解放-江山岛”烈士陵园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绿化配置的基本原则,园林植物配置要点,并针对各功能分区的特点,详细进行了绿化植物配置艺术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