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54篇
林业   12篇
农学   40篇
基础科学   34篇
  44篇
综合类   164篇
农作物   42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5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为深入探索旱地小麦覆盖保水、增产、高效栽培技术途径,于2011—2014年在山西农业大学闻喜试验基地,以夏季覆盖渗水地膜与不覆盖为主区,以生育期膜际条播、常规条播为副区,研究年际间周年覆盖对麦田土壤水分运行和植株氮素积累、利用及氮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覆盖提高播前3m内土壤水分,其保水效果可至孕穗期,且采用膜际条播效果更佳。夏季覆盖提高各生育时期植株氮素积累量,丰水年效果显著,提高27~31kg/hm~2,且采用膜际条播,夏季覆盖条件下欠水年提升空间较大,提高2~8kg/hm~2。夏季覆盖促进丰水年花前叶片和穗中氮素运转,促进平水年和欠水年茎秆+茎鞘中氮素运转,提高花前氮素运转量及对籽粒的贡献率,尤其欠水年;且采用膜际条播促进平水年茎秆+茎鞘和欠水年叶片中氮素运转,提高花后氮素积累量及对籽粒的贡献率。夏季覆盖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和氮素生产效率,欠水年采用膜际条播氮素吸收效率效果更佳;且采用膜际条播提高氮素吸收效率,欠水年夏季覆盖条件下氮素生产效率影响较大。结果还表明,夏季覆盖后,丰水年和平水年单位花后氮素积累量的增产效果较好,每增加1kg/hm~2可增产176~224kg/hm~2,而欠水年单位花前氮素运转量的增产效果较好,每增加1kg/hm~2可增产142~185kg/hm~2;采用膜际条播较常规条播,丰水年和平水年单位花前氮素运转、单位花后氮素积累的增产量均较大,欠水年夏季覆盖条件下采用膜际条播单位花后氮素积累量的增产量较大,每增加1kg/hm~2可增产234kg/hm~2。总之,周年覆盖有利于植株氮素吸收、运转,实现旱地小麦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312.
不同降水年型施氮量对冬小麦水氮资源利用效率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降水年型氮肥用量引起的小麦生育期耗水量、植株氮素积累与运转、产量及效率的变化,为黄土高原旱地冬小麦精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7—2020年在山西农业大学闻喜试验示范基地开展大田试验,种植制度为冬小麦后夏休闲,一年一熟。3个试验年降水量分别属于正常、干旱和湿润年型。试验设施氮量0、120、150、180、210 kg/hm2 5个处理,分析了小麦耗水量、氮素吸收与利用、产量形成及不同降水年型间的差异。【结果】不同降水年型旱地小麦生育期总耗水量均以N 180 kg/hm2最高,且丰水年和欠水年耗水变化率以施N 150~180 kg/hm2最高,平水年则以施N 120~150 kg/hm2最高。与其他施氮处理相比,丰水年施N 180 kg/hm2提高了播种—拔节期植株氮素积累量,显著提高了花前叶片和穗轴+颖壳氮素运转量,平水年和欠水年施N 150 kg/hm2提高了播种—拔节期植株氮素积累量及花前叶片和茎秆+叶鞘氮素运转量。不同降水年...  相似文献   
313.
采用RT-PCR方法克隆了狂犬病病毒CVS株G蛋白基因编码区,进而将完整编码区和膜外区编码基因分别克隆于pET-32a,将其中含膜外区编码基因的重组质粒pET-32a-PG转化BL21(DE3),经1.0 mmol·L-1IPTG诱导,外源基因获得高效表达.通过Western-blot以及ELISA试验证明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以纯化后的表达产物作为抗原包被酶标板,用已知中和抗体效价的OIE参考血清对该方法进行了标准化,建立了检测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结果表明,抗原的最佳包被量为3.74 μg,血清的最佳稀释度为1:100,待检血清阳性临界值为0.50.用此方法检测了418份血清样品,并与荧光抗体病毒中和试验(FAVN)方法进行了比较,符合率为98.61%.  相似文献   
314.
315.
印楝素与高效氯氰菊酯混剂对菜青虫毒力最佳配比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索印楝素与高效氯氰菊酯的互作规律。[方法]采用浸叶法测定印楝素与高效氯氰菊酯混配后对防治菜青虫3龄幼虫的增效作用及2种药剂混配的最佳配比。[结果]结果表明:当印楝素/高效氯氰菊酯位于11.20∶7.50和8.00∶12.50之间时,混配药剂表现出明显增效作用;而当2种药剂之比为8.64∶11.50时,增效作用最强,此时的共毒系数最高为147。[结论]该研究确认了混配的最佳配比及两者各自的含量,为田间试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16.
针对大量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在施工期间脱离水行政主管部门监管而造成大量水土流失的问题,采用空间信息技术和系统构建方法,梳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业务,构建水土保持综合监管模型;以模型空间监管部分为核心设计与开发了覆盖生产建设项目地面扰动信息快速获取、在线分析、自动判别到项目管理全过程的天地一体化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空间信息系统。结果表明:系统在线监管模块可实现任意监管区域内所有建设项目扰动图斑的自动化提取、合规性判别分析,同时系统将空间叠加分析和Spark技术进行集成,实现了空间分析操作的批量处理;在线预警模块可根据在线监管模块提取和判别的结果为系统用户进行预警提示;查询统计模块支持用户及时了解某区域的项目建设情况,对水土保持措施配置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系统监管手段将监管范围从某点位置扩大到了区域全覆盖,其监管过程效率较人工提高了至少3倍。用户利用该系统进行区域实时监管,可及时掌握项目情况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理。  相似文献   
317.
为探讨水稻生长季内光能利用率(light use efficiency,LUE)的动态特征,使用2020年5—9月稻田通量观测资料,应用简单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分析环境因子对光能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生长季LUE日平均值为0.95%,波动范围为0.25%~2.23%,小时尺度表现为早晚值较高、中午值较低,日动态上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单峰曲线变化;日尺度上的LUE主要受光合有效辐射和空气温度影响。研究为合理利用农田生态系统资源、推动LUE在生产力模型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18.
不同作物秸秆还田对潮土结构的改良效果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探究作物秸秆还田对土壤结构的改良效果,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因素施肥(F):F1(施NPK复合肥)和F0(不施肥);副因素作物种类(B):B1(油菜)、B2(玉米)、B3(马铃薯)、B4(燕麦)和B5(荞麦),以不施肥不种作物的空白处理为对照CK。采集样品后测定土壤容重、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以及团聚体粒径和土壤MWD、GMD和D值。结果表明:5种作物秸秆还田降低了土壤0—6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增加了毛管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20—60 cm土层为主要改善土层;同时,增加了土壤0.25 mm粒级团聚体含量,且0—20 cm土层团聚体MWD、GMD值增加,D值降低,稳定性增加;秸秆还田配施化肥下,0—60 cm土层土壤0.25 mm粒级团聚体含量呈减少趋势,且团聚体MWD、GMD值降低,D值增加,稳定性下降;各处理下油菜秸秆还田后对土壤容重、孔隙度、田间持水量和团聚体稳定性改善效果较好,荞麦秸秆还田更有利于提高土壤田间持水量,燕麦秸秆还田更有利于提高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由此可见,作物秸秆还田对土壤结构具有一定的改良效果,不同作物所起到的效果不同。整体而言,油菜秸秆还田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19.
黄土丘陵沟壑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战略资源条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分析了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水热、土地、林草等资源条件以及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战略的重要意义,并提出该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战略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320.
详细阐述了猪群中猪细小病毒病的流行特点、病原特性及病理变化,提出强化生物安全体系建议、引种控制、疫苗接种等诊断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