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3篇
林业   3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3篇
  5篇
综合类   30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51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41.
42.
日光温室内的光照、温度、湿度、气体和土壤等环境条件影响温室内植物的生长发育,并与温室经济效益密切相关.根据植物生物学特性,利用卷帘机、节能热风炉、卷膜器、WQT-2型温室气体调质机、DFC-600型温室电除雾防病促生器和WSK-温室温湿度控制器等环境调控配套设备调控温室内的环境因子,以利于温室内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日光温室内植物的产量和质量,增加温室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3.
为研究不同水平大黄素(Emodin,EMO)对锦鲤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采用分离体外培养锦鲤脂肪细胞的方法,按照EMO添加剂量的不同,把脂肪细胞接种到96孔板中,随机分为0、5、10、20、40、80、160μmol/L处理组,置于CO_2恒温培养箱中培养,0、24、48、72、96、120 h后,用MTT比色法测定大黄素对锦鲤脂肪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油红O染色法,通过固定、染色、镜检、拍照,观察脂肪细胞形态和数量以及脂滴的形状和大小,用化学比色法定量分析细胞内脂肪的生成及细胞分化程度。结果表明,10μmol/L浓度的EMO在24~96 h时间段对锦鲤前体脂肪细胞分化抑制作用明显(P0.05),高浓度的EMO则效果不明显。适量的EMO具有潜在的降脂、减肥作用。  相似文献   
44.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建设和绿化方面在美感上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但是实现了视觉感受的同时,并没有解决绿化植被的病虫害的防治问题,文章就如何做好城市园林树木的病虫害防治与管理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45.
胰岛素诱导基因1和2在猪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过程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胰岛素诱导基因1和2(Insig1,Insig2)在猪前体脂肪细胞中的表达规律,分离得到猪前体脂肪细胞,并诱导分化,利用油红O染色提取法测定了细胞中的甘油三酯含量,同时采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了脂肪细胞分化标志基因、胰岛素诱导基因1和2的表达。结果表明:在猪前体脂肪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Insig1的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5);Insig2的mRNA表达量在诱导后24 h显著增加(P0.05),而后降低。  相似文献   
46.
采用3×3因子的析因设计,将189只1日龄健康肉用仔鹅随机分成9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7只;将日粮的粗纤维和粗蛋白分前、后期各设低、中、高3个水平,构成9个处理,18种日粮,研究不同粗纤维和粗蛋白水平对1~35日龄(前期)、36~63日龄(后期)肉仔鹅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影响。结果:1~35日龄肉仔鹅对日粮中粗纤维水平非常敏感,但对蛋白质水平要求不高;低纤维水平日粮组日增重与料重比明显好于中、高纤维组(P<0.01),日粮粗纤维和粗蛋白水平极显著影响鹅对能量和蛋白质的利用率(P<0.01);1~35日龄肉仔鹅饲粮粗纤维水平以3.5%、粗蛋白水平以17%~19%为宜。36~63日龄,较低的粗蛋白水平即可满足鹅的需要;高纤维水平日粮组鹅的日增重与料重比明显好于低纤维水平组(P<0.01);日粮粗纤维和粗蛋白水平极显著影响鹅对能量和蛋白质的利用率(P<0.01)。试验表明36~63日龄肉仔鹅饲粮适宜粗纤维水平为10%,粗蛋白水平为14%。  相似文献   
47.
为研究草原红牛κ-酪蛋白基因的多态性及与泌乳性状相关性,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κ-酪蛋白基因外显子5的遗传多态性。结果检测到TT、TC和CC三种基因型,统计分析表明,此多态位点与草原红牛乳蛋白和乳糖呈显著相关,乳蛋白:CC基因型极显著高于CT基因型和TT基因型(P<0.01),而CT基因型也极显著高于TT基因型(P<0.01)。乳糖:TT基因型和TC基因型极显著高于CC基因型(P<0.01),而TT和TC基因型之间差异不显著(P>0.01)。其他泌乳性状的基因型间差异不显著(P>0.01)。结果表明,κ-CN基因对草原红牛乳蛋白和乳糖具有较大的遗传效应,可初步推断κ-CN是控制这一性状的众多基因之一,是影响草原红牛乳蛋白和乳糖的一个主效基因或与主效基因相连锁,可作为选育草原红牛高乳蛋白及低乳糖奶牛的分子标记,用于标记辅助选择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8.
杨桂芹  高妍 《中国家禽》2006,28(2):11-13,16
采用3×3因子的析因设计,将189只1日龄健康的肉用仔鹅随机分成9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7只鹅;将日粮的粗纤维和粗蛋白设低、中、高三个水平,配制9种日粮,构成9个处理,研究不同粗纤维和粗蛋白水平对0~35日龄肉鹅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0~35日龄肉鹅对日粮中粗纤维水平非常敏感,但对蛋白质水平要求不高。低纤维水平日粮组日增重、料重比明显好于中、高纤维组(P<0.01);日粮粗纤维和粗蛋白质水平极显著影响鹅对能量和蛋白质的利用率(P<0.01)。试验认为0~35日龄肉鹅饲粮粗纤维以3.5%,粗蛋白水平以17%~19%为宜。  相似文献   
49.
用长春优质肉种公牛繁育中心的33头种公牛,通过PCR-SSCP技术,检测细胞色素氧化酶(Cytochrome c ox-idase,COX)中存在的突变点,并对多态片段进行了测序,以确定突变的碱基类型和突变点的位置。根据PCR-SS-CP检测及测序结果得知:在细胞色素氧化酶基因的外显子中,第2外显子的92bp位处存在T→C的突变,该碱基位于密码子第2位,氨基酸由异亮氨酸突变为苏氨酸。同时结合精液品质测定记录,对长春优质肉种公牛繁育中心的33头种公牛的精液品质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细胞色素氧化酶基因的第二外显子CC型的活精子比率与CD型相比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冻精活力存在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50.
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了IGFBP-1、IGFBP-2、IGFBP-3、IGFBP-4及IGFBP-5基因在草原红牛与天一冈山黑牛背最长肌中的表达情况,旨在探求这些基因在草原红牛与天一冈山黑牛背最长肌中的表达规律。结果表明,所有5个基因在草原红牛与天一冈山黑牛背最长肌中均有表达;同时,IGFBP-1基因的mRNA在2种牛背最长肌中的相对表达量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0.01),其在草原红牛中的相对表达量是在天一冈山黑牛中的1.42倍;IGFBP-2基因的mRNA在2种牛背最长肌中的相对表达量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其在草原红牛中的相对表达量是在天一冈山黑牛中的3.55倍;其他3个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没有显著差异。本研究为深入研究IGFBP-1、IGFBP-2、IGFBP-3、IGFBP-4和IGFBP-5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了解这些基因对肉质性状的影响,以及对我国肉牛的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