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5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41.
口蹄疫病毒O/Laos/00株非结构蛋白3A基因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扩增得到口蹄疫病毒O/Laos/00株的非结构蛋白3A基因核苷酸序列,与其他8株代表性参考毒株的3A基因进行比较,分析口蹄疫病毒3A基因的特征.结果表明:O/Laos/00株3A基因含有429核苷酸,编码143氨基酸残基.9株病毒3A氨基酸序列相比较,可分成3种不同的类型:一类是具有全长3A的毒株,一类是具有133~143位氨基酸缺失的毒株,这两类毒株均来源于牛体,核苷酸差异小(<15 %);另一类是具有93~102位氨基酸缺失的毒株,毒株相互之间核苷酸差异较大(7.25 %~22.2 %).  相似文献   
42.
山羊痘是由山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的、高度接触传染的动物疾病,被国际兽疫局(OIE)列为A类动物传染病.临床上以体温升高、全身性或局部性皮肤痘疹及内脏病变(特别是肺)乃至死亡为特征.山羊痘病毒(GTPV)属痘病毒科脊索动物亚科羊痘病毒属的成员,该属其他成员还有绵羊痘病毒(SPPV)、疙瘩皮肤病病毒(LSDV).P32抗原是一种结构蛋白抗原,包含有一个主要的抗原决定簇,存在于所有的羊痘病毒属的3个成员中.针对山羊痘病毒与副痘病毒属存在免疫交叉反应,缺乏有效的鉴别诊断试剂盒,本研究克隆表达出羊痘病毒属特异的P32蛋白,为进一步研制抗体及抗原检测试剂盒奠定前期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43.
山羊痘云南流行毒株的分离鉴定及P32基因PCR-RFL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牛睾丸细胞,从12份采集自云南省不同疫点的山羊痘病羊肺脏中分离获得3株可疑毒株.这3株流行毒株经本动物回归试验、PCR鉴定及P32基因PCR-RFLP分析后确诊为山羊痘病毒,并据分离地被命名为MYS、XW、XD毒株.  相似文献   
44.
以决定流行性出血病病毒(EHDV)血清型的第二基因节段(Seg-2)为检测靶基因,设计7对特异性引物,建立用于鉴定EHDV血清型的RT-PCR检测方法,并通过对扩增产物的测序,进一步了解病毒Seg-2的遗传特性。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检测方法可准确鉴定不同血清型的EHDV毒株,与蓝舌病病毒、中山病病毒、阿卡斑病毒均无交叉反应;灵敏度试验结果显示,对不同血清型EHDV核酸的检测下限均可达10~2拷贝;对我国不同时间与不同地域分离的EHDV毒株进行血清型RT-PCR鉴定,结果显示分离的31株EHDV分属EHDV-1、-5、-6、-7与-10型等5种血清型,与血清中和试验的鉴定结果完全吻合。以上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较高的灵敏度,可快速准确地鉴定EHDV毒株的血清型。  相似文献   
45.
为分析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FMDV)减毒株感染天然宿主细胞后基因表达变化,将O型FMDV兔化弱毒株YNTBa接种初生犊牛原代睾丸细胞(BT),采用二代测序技术对YNTBa感染BT细胞后8 h和24 h的细胞转录组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病毒感染8 h和24 h的试验组较对照组分别筛选出437和134个表达变化≥2倍的差异表达基因。基因本体论(GO)功能类聚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到细胞分化、DNA转录、细胞因子产生和凋亡等。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功能富聚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与细胞代谢、核糖体、吞噬体、蛋白消化吸收、细胞分化、细胞转录调控等相关,涉及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GE-RAGE)、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17(IL-17)、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雌性激素(estrogen)和催产素(oxytocin)等多条信号通路。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验证了其中12个差...  相似文献   
46.
2007年以来,非洲猪瘟在全球多个国家发生,2018年8月首次传入我国,传入后仅3个月就已造成我国生猪产业直接或间接损失达到几十亿元,给我国生猪产业带来了灾难.本文通过对非洲猪瘟传入我国的潜在风险点进行分析,为非洲猪瘟疫情防范工作提供可行性建议,为各养殖场做好非洲猪瘟综合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
将本实验室分离到的山羊痘病毒云南流行毒株MYS、XW、XD及疫苗株VF4主要结构蛋白基因P32基因克隆到PMD18T载体后进行双向测序,所得序列与Genbank中羊痘病毒属成员:山羊痘病毒(GTPV)、绵羊痘病毒(SPPV)、疙瘩皮肤病病毒(SLDV)参考毒株相应序列作对比分析(ByClustalWMethod),结果显示:(1)MYS、XD毒株P32基因全长969bp,疫苗株VF4为974bp,XW毒株为975bp。(2)XW、疫苗株VF4在100~105bp位置处均插入6个A,在947bp位置缺失一个T;SPPV参考毒株在169~171bp位置插入GAT。(3)由于疫苗株VF4P32基因核苷酸序列第414位置处发生了T/A突变,在该处形成一个新的终止密码子TAA,导致完整的开放读码框架(ORF)被打断,只表达第1~411bp(137个Aa)的基因片段,而不能表达出完整的P32蛋白。其余6株毒株的开放读码框架均很相似。(4)在所构建的系统发生树中,LSDV与SPPV参考毒株、MYS和XD株、VF4和XW株、GTPV参考毒株各被划分为一组。所有7个毒株P32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都很高,均在97%以上。其中疫苗株VF4与SPPV参考毒株的同源性最低,为97.6%。XD与XW毒株的同源性最高,为99.8%。(5)酶切位点分析结果显示,MYS、XW、XD、VF4及GTPV和SLDV参考毒株具有唯一的HinfI酶切位点,大约在第694bp位置。SPPV参考毒株具有2个HinfI酶切位点,分别在第391bp和691bp位置处,该酶切位点较适合用来鉴别山羊痘和绵羊痘病毒,而疙瘩皮肤病在临床上就很容易与山羊痘和绵羊痘鉴别开来。  相似文献   
48.
在获得禽流感病毒多克隆抗体及H5亚型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基础上,建立了H5亚型特异性抗原捕捉ELISA检测方法。通过分析不同单克隆抗体与不同禽流感毒株的反应性差异,筛选高特异性和高敏感性的H5亚型单克隆抗体。优化反应条件,确定包被抗体、检测抗体及酶标抗体的最佳工作浓度,进行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及稳定性分析,并与斑点ELISA、H5N1多重RT-PCR或病毒分离鉴定的结果相比较,同时使用该方法对野外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敏感、特异,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用于检测临床样品、鸡胚培养物及细胞培养物中的H5亚型禽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49.
为了诊断维西县某土杂鸡养殖场发生的呼吸道疾病,对发病的土杂鸡采集喉气管、肺脏、脾脏等组织样品,通过PCR/RT-PCR进行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鼻气管鸟杆菌病、传染性鼻炎和慢性呼吸道病等传染性疾病的病原核酸检测。结果表明:鸡群所患疾病为鸡传染性鼻炎和慢性呼吸道病混合感染,使用磺胺类药物和替米考星联合治疗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0.
在2019年1月-2019年6月对云南出现呼吸道疫病的57个鸡场进行H9亚型禽流感检测的基础上,选取石林和楚雄2个H9亚型禽流感阳性样品进行病毒分离。从分离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鸡胚尿囊液中提取总RNA,采用特异性引物经反转录PCR分别扩增HANA基因,PCR产物纯化后进行测序。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云南2株H9N2毒株HA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4.2%,NA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3.6%,系统进化分析表明云南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HANA基因均属于欧亚谱系中的类ADKHKY28097分支(Y280-like),ACKYN12019和ACKYN72019 HA基因之间的同源性为94.3%,与参考毒株ACKJX2448的同源性最高,为95.6%~98.5%,与中国流行的H9N2代表株和疫苗株同源性较低。HA蛋白333-340位裂解位点为PSRSSR↓GLF,具有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分子特征,受体结合位点均发生E198T和Q234L的突变,具有人样受体结合特征,在29、141、298、305、313、492位氨基酸有6个糖基化位点。ACKYN12019和ACKYN72019 NA基因同源性为93.6%,与Y280-like代表毒株的同源性分别为97.1%~97.5%和93.7%~94.6%,NA蛋白缺失63、64、65位氨基酸,在44、69、86、146、200、234位氨基酸处存在6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NA蛋白红细胞结合(HB)位点分析发现,368-369、399-403、432位氨基酸处存在变异。研究结果显示,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异之中,故应加强其监测与防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