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29篇
农学   48篇
基础科学   21篇
  23篇
综合类   72篇
农作物   34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108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利用SSR快速鉴定甜菜品种纯度和真实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为了建立一套快速鉴定甜菜品种纯度和真实性的实验体系,对DNA的提取、检测、PCR反应体系、程序、电泳以及显影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了优化, 最终确立了一套简单、快速、节约、污染小的甜菜品种纯度和真实性的鉴定体系。该方法使用96孔PCR板,利用碱裂解法提取干种子(或者叶片干粉)DNA;使用无毒的Gelred替代致癌性的EB,利用λ DNA检测提取样品DNA的浓度; PCR反应的体系为5μL,使用多重PCR替代单一PCR;PCR反应程序为94℃变性15s,退火15s,72℃延伸30秒,30个循环,最后72℃延伸5min; PCR产物的分离使用8%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最后使用快速银染法对电泳后的聚丙烯酰胺凝胶进行显影。利用优化后的程序,一个成熟的实验室操作人员只需一天就可以完成192份样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62.
一株马铃薯黑痣病拮抗菌的筛选鉴定及其生长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为了获得对马铃薯黑痣病有拮抗效果的优良生防菌株.【方法】采用稀释平板法.【结果】从马铃薯根际土壤中筛选得到了一株对于马铃薯黑痣病病原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有良好的拮抗效果的菌株C15;抑菌率达到51.0%;通过生理生化和16SrDAN分子生物学鉴定,菌株C15为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通过对其生长条件的研究,菌株C15的生长速度较快,在接种16h以后就进入稳定期;生长的最适温度是37℃;最适pH是6~7;最适盐质量浓度是10g/L;最适氮源是酵母浸粉;最适碳源是蔗糖.【结论】菌株C15具有作为优良生防菌株的潜力.  相似文献   
63.
64.
文章综述了鸡肉保鲜技术的方法、原理及其特点。提出了栅栏保鲜技术用于鸡肉的保鲜,并对生物保鲜技术应用于鸡肉的保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5.
[目的]对分离自土壤样品中的一株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W5进行系统鉴定并分析其絮凝特性。[方法]以细菌的16SrDNA通用引物对其基因组进行PCR扩增,并采用单因素法分析培养基的pH值、碳源和氮源对絮凝活性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法进行功能基团的分析。[结果]同源性比对结果表明菌株W5与Hymenobacter gelipurpurascens具有98.34%的同源性,为革兰氏阴性,长杆菌。菌株W5生长发酵培养基最佳条件为pH值7.04、葡萄糖为碳源、酵母粉为氮源。对菌株W5所产的微生物絮凝剂(MBF-W5)进行提取纯化,所得产物微红色絮状物。红外分析结果表明,MBF-W5中主要的功能基团为羟基、羧基和氨基。[结论]在絮凝剂用量为150~500μl,温度为5~65℃,pH值为2~10的范围内均具有85%以上的絮凝活性。  相似文献   
66.
从湛江养鹅场发生的疑似大肠杆菌病病死鹅无菌采集病料,分离鉴定出8株大肠杆菌,其中,O86K61 4株,O44K74 3株,1株未定型,上述菌株均不产生内毒素;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大部分菌株对阿米卡星高度敏感,对恩诺沙星、先锋霉素、磺胺嘧啶、诺氟沙星、强力霉素呈交叉耐药;对万古霉素、新霉素、呋喃唑酮中度敏感;对阿莫西林、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不敏感。上述结果提示,同一发病鹅场存在着多种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并存在多重耐药。  相似文献   
67.
本文结合江西武吉高速公路工程建设实践,从设计、原材料、施工工艺等方面分析探讨了公路桥梁工程砼裂缝形成原因,并提出了改善砼外观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68.
乌兹别克斯坦表层土壤元素含量与空间结构特征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对乌兹别克斯坦表层土壤元素的组成和空间特征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土壤元素含量平均值、变异系数等特征进行了计算,比较了土壤元素含量特征。乌兹别克斯坦表层土壤Ca、Na、Mg等化学活动性元素的含量以及Co、Be、K、Zn等元素的含量偏高,而Al、Fe等其余元素含量相较于世界土壤中值偏低,变异系数也较小。元素含量的聚类分析表明,Ca、Sr、Mg、Na等化学活动性元素和Al、Fe等其他元素的特征差异较大。在此基础上,运用Gs+软件对乌兹别克斯坦土壤表层元素含量的空间异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Al、Fe、Be、K、Ti等元素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Cu、Pb、Zn、P等元素的空间结构显然已受到一些施肥、污灌、工农业生产等小尺度因素的影响,但整体上还没有达到破坏其原有空间格局的程度。化学活动性元素Ca和Sr除受土壤母质的影响外,还受到一定程度的局部随机因素的影响,在抽样尺度下没有空间相关性。另外,采用瑞典科学家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系数法对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危害性进行了初步评价,乌兹别克斯坦土壤表层元素重金属Cu、Cr、Zn、Pb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均为轻微,其中Zn和Cu危害程度最高,这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一致。  相似文献   
69.
通过以甜菜未成熟胚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再将产生的愈伤组织转移至分化培养基(MSB培养基附加1.0mg/L6-BA、3%蔗糖、8%琼脂)进行分化力测试实脸,筛选出两个再生能力强的基因型─8930、GD_2.通过挑选淡黄色或灰白色、呈颗粒状的愈伤组织继代培养,经调节培养基的IAA和NAA的浓度,得到再生能力强的胚性愈伤组织,建立了胚性细胞无性系。  相似文献   
70.
以栽培甜菜的未授精胚珠或胚为外植体,在MS附加NAA和BA的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选择胚性愈伤组织进行继代培养,从该愈伤组织分离原生质体并以液体浅层法或半固体琼脂糖法培养在一系列培养基上,植板率为0.01%~1.2%.再生愈伤组织形成后,转入固体培养基(MSB)上培养,再转入分化培养基上分化出苗,分化率可达2.5%,由愈伤组织上切下分化苗在生根培养基上很容易诱导生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