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4篇
  4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27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2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开展海南省香蕉病毒病害调查研究,为海南香蕉病毒病检测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5点随机取样法在海南省海口、澄迈、儋州、白沙、昌江、东方、乐东、三亚等市(县)的香蕉园对呈典型病毒病症状的香蕉植株进行病毒病调查和病样采集,并运用ELISA、PCR和RT-PCR方法对病样进行病毒学检测.[结果]在所有被调查的蕉园中均有香蕉病毒病害发生,其田间自然发病率一般为5%~8%,症状可分为束顶型、花叶心腐型、褪绿条纹型、叶脉坏死型和花苞畸形型5种,其中束顶型和花叶心腐型最为常见;ELISA、PCR或RT-PCR检测发现,束顶型、花叶心腐型病样病原分别为BBTV和CMV,花苞畸形型和叶脉坏死型病样均由BBTV、CMV复合侵染所致,褪绿条纹型病样在CMV/BSV的ELISA检测中均为阴性,但BSV的PCR检测结果为阳性.[结论]海南香蕉病毒病主要由香蕉束顶病毒(BBTV)和黄瓜花叶病毒(香蕉株系,CMV)单独或复合侵染所致.生产中,应推广种植香蕉无毒试管苗,实施蕉园蚜虫综合防控,以减少香蕉病毒病的发生与传播.  相似文献   
42.
运用均匀试验设计及回归分析方法对秋水仙碱在芒果活体诱变中的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秋水仙碱对芒果茎尖细胞的加倍诱变作用不明显,不是芒果倍性育种的理想诱变剂.秋水仙碱处理过的芒果材料,生长抑制解除后,细胞有丝分裂发生大量异常,表现为细胞染色体数目异常.中期染色体粘连,出现后期和末期染色体桥、落后染色体及束期微核。  相似文献   
43.
芒果成熟阶段蔗糖代谢及其相关酶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爱文芒果(Irwin)为试材,研究了爱文芒成熟阶段的蔗糖代谢。结果表明:爱文芒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最多的是蔗糖(81.79mg·g^-1)、果糖次之(30.15mg·g^-1),葡萄糖最少(9.95mg·g^-1)。爱文芒的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蔗糖合成酶(ss)、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在采收前活性差别不大,在后熟阶段,AI、SS、SPS活性显著增加,并且SPS活性达到最高值,NI略有增加。葡萄糖含量采后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果糖含量采前缓慢增加,采后迅速增加,蔗糖含量在采前略有增加,采后呈快速积累趋势,并且含量达到最高值。爱文芒果的糖代谢关键时期是采后阶段,并且以积累蔗糖为主,SPS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44.
为南美引进黄果西番莲品种的种质保存及推广种植提供技术基础,以3个引进黄果西番莲为材料,选用生根粉(ABT)和吲哚丁酸(IBA)2种生根剂,分别设置3个浓度梯度;并对不同级别枝条进行生根试验。结果表明:IBA处理插条的生根效果优于ABT,其中IBA 200~300mg/L处理南美引黄1号和南美引黄2号的生根率最高,均在80%以上,而IBA 100mg/L处理的南美引黄3号生根率最高,在73.3%以上;南美引黄1号的根系优于南美引黄3号,南美引黄2号的根系生长情况较差;2级枝条即当年生半木质化茎段为最适宜的扦插材料。  相似文献   
45.
为热带地区芒果优质高效栽培及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以芒果台农1号为对象,在田间于花序基部花朵刚开放时剪除花序尾部1/2、1/3和不剪除(CK)3种处理,研究花序短截强度对其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作用效应。结果表明:短截有利于台农1号的结果性能和果实品质。其中以1/3短截的效果较好,可显著提升台农1号的单果重和产量,单果重达169.1g,较CK增加23.0%;产量为1 558.3kg/667m~2,较CK增加9.7%;优级果产量达670.4kg/667m~2;果实品质约有增加;纯收益比CK增加1 647元/667m~2,VCR值为8.2。在台农1号花序基部花朵刚开放时剪除花序尾部1/3可达到大果、丰产、优质高效的目的,可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6.
为了充分利用芒果资源,明确‘台农’、‘红贵妃’芒果果皮和果肉的原花青素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以成熟期‘台农’、‘红贵妃’芒果果皮和果肉为实验材料,用甲醇提取原花青素,盐酸-香草醛法测定其含量。通过羟自由基(·OH)、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率测定其抗氧化活性,Ellman法确定其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台农’和‘红贵妃’芒果果皮中原花青素含量差异显著,‘红贵妃’果皮原花青素显著高于‘台农’果皮原花青素。同一品种中,果皮原花青素含量显著高于果肉原花青素。‘台农’果皮和果肉中的原花青素对·OH、DPPH自由基和ABTS+·等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很强,且显著高于‘红贵妃’果皮和果肉中原花青素的自由基清除能力。但是‘台农’、‘红贵妃’果皮和果肉中的原花青素对乙酰胆碱酯酶均具有很强的抑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芒果品种原花青素含量差异显著,抗氧化能力也不同,但是均具有良好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不同品种芒果原花青素生物学活性及其作用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7.
分析油梨果实可溶性糖成分及含量,为以后深入分析、利用其成分提供一定理论基础。对所采集的3份油梨,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其可溶性糖组分及含量。结果显示,3份油梨果肉中的可溶性总糖含量为(13.19±0.32)~(25.94±0.98)(mg/g FW),其可溶性糖由甘露庚酮糖、甘露庚糖醇、果糖及葡萄糖等4个成分组成,以甘露庚酮糖为主;可溶性总糖、甘露庚酮糖、甘露庚糖醇、果糖及葡萄糖含量在3份油梨果肉中差异均显著。3份油梨种子中的可溶性总糖含量为(20.47±0.52)~(29.41±0.60)(mg/g FW),其可溶性糖同样由甘露庚酮糖、甘露庚糖醇、果糖及葡萄糖等4个成分组成,以甘露庚糖醇为主;可溶性总糖、甘露庚酮糖、甘露庚糖醇、果糖及葡萄糖含量在3份油梨种子中差异均显著。3份油梨果肉和种子之间可溶性总糖和各可溶性糖成分平均含量差距大小依次为:甘露庚糖醇果糖甘露庚酮糖葡萄糖可溶性总糖。  相似文献   
48.
为油梨果肉油脂开发和品质育种奠定基础,采用索氏提取法和气质联用法对国内油梨品种(系)RN-1、RN-5、RN-11、RN-12、RN-15、RN-16和国外品种Hass等果肉的含油量和脂肪酸成分进行测定,并进行相关性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7个油梨品(系)果肉含油量为5.04~8.75g/100g FW,且差异显著(P0.05),其中RN-5的含油量最高,达8.75g/100g;果肉均含有8种脂肪酸成分,在大部分油梨品种(系)间差异显著(P0.05),相对含量为棕榈酸(30.87%)油酸(29.48%)亚油酸(26.58%)棕榈油酸(9.96%)亚麻酸(1.30%)硬脂酸(1.16%)花生酸(1.02%)肉豆蔻酸(0.23%)。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为62.80%~70.60%,其中油酸相对含量大于30%的品种(系)3个,为RN-1、RN-15和RN-16;亚油酸相对含量大于25%的4个,为RN-1、RN-5、RN-12、RN-15和RN-16;棕榈油酸相对含量大于10%的3个,为RN-5、RN-11和Hass。亚麻酸与花生酸的相对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肉豆蔻酸与亚油酸呈显著正相关。基于8种脂肪酸成分相对含量聚类,RN-1、RN-5、RN-11、RN-16和Hass聚为一组,RN-12和RN-15各为一组。油梨果肉具有较高含油量和适宜的脂肪酸含量,其中RN-5在油脂开发和品质育种上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49.
为了探明桃金娘果实的多酚含量及其多酚的抗氧化活性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以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以采自海南海口的桃金娘整果为实验材料,用95%体积分数的乙醇提取桃金娘多酚,采用福林酚法测定其总酚含量。对获得的桃金娘多酚进行DPPH、ABTS、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桃金娘的多酚含量较高,达2.45mg/g干物质,其对DPPH、ABTS和羟基自由基均具有显著的清除活性,并且其活性随着浓度的增加,清除能力也随之增强,其IC50分别为120.78、25.44、194.09μg/mL;桃金娘果实多酚对乙酰胆碱酯酶也显示出较强的抑制活性,IC50为15.07μg/mL,且随着浓度的增加,其抑制活性呈上升趋势。该实验显示桃金娘果实多酚不仅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还具有显著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50.
以香蕉茎秆、鸡粪和花生秸秆为原料进行高温好氧堆肥。试验设不添加腐秆剂(处理Ⅰ)和添加腐秆剂(处理Ⅱ)2个处理,研究接种腐秆剂对香蕉茎秆堆肥过程中养分变化的影响,并分析堆肥过程中温度、pH、有机碳、NH4+-N和NO3--N、全氮、全磷、全钾的变化。结果表明,接种腐秆剂处理的温度均高于对照处理,且堆肥高温期持续时间相对较长;接种腐秆剂对堆肥的有机物降解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堆肥的全氮和全钾含量明显增加,而NH4+-N的含量降低,加快了堆肥腐熟,对pH、N03--N、全磷的影响不明显。因此,接种腐秆剂可以加快香蕉茎秆堆肥腐熟,提高堆肥的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