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5篇
农学   3篇
  4篇
综合类   73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通过大田试验,设置常规翻耕(CT)、免耕(NT)两种耕作方式和不施氮肥(N0)、无机氮肥(IF)、缓释氮肥(SR)、有机无机氮肥配施(IFOF)4种施肥模式,研究其对稻田NH_3挥发、氮肥利用率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耕作方式显著影响NH_3挥发,而对氮肥利用率和水稻产量影响不大。与CT处理相比,NT处理NH_3挥发量显著提高了15.5%。氮肥施用显著提高了NH_3挥发、氮肥利用率和水稻产量。与N0处理相比,IF、SR与IFOF处理NH_3挥发量分别提高了150.2%、75.8%与137.8%。氮肥处理中IFOF处理具有最高的氮肥利用率。与IF处理相比,IFOF处理氮肥吸收利用率(NRE)显著提高了43.2%,氮肥偏生产力(NPFP)提高了16.9%,氮肥农学效率(NAE)提高了20.1%;与SR处理相比,IFOF处理NRE显著提高了38.3%,NPFP提高了22.1%,NAE提高了51.3%。IF、SR与IFOF处理较N0处理水稻产量分别提高了43.6%、30.0%与44.4%。本研究结果表明,翻耕下有机无机氮肥配施能有效地降低NH_3挥发,提高氮肥利用率和产量,但未来如何达到稻田NH_3与温室气体的同步减排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2.
本文在介绍临夏州高寒阴湿区油菜生产机械化收获实施情况的基础上,对该地区油菜生产全程人工作业与机械化作业进行了成本比较及效益分析。结果表明,油菜全程机械化作业较人工作业提高效率的同时降低了成本,节约成本约5 747.7元/hm~2,净收益增加6 927.7元/hm~2。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其推广成效、示范和带动作用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53.
西番莲病毒病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毒病是危害西番莲产业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西番莲的产量和品质。目前,国外对西番莲病毒病研究较多,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中国西番莲病毒相关研究仅涉及病原鉴定,在病毒流行病学、致病机理和抗病资源鉴选等方面鲜有报道。本文重点综述了国内外已经报道的西番莲病毒种类、侵染特性、检测技术以及主要防治策略,并对西番莲病毒病的主要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中国西番莲病毒病的研究和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4.
通过大田试验,设置常规翻耕(CT)、免耕(NT)两种耕作方式和不施氮肥(N0)、无机氮肥(IF)、缓释氮肥(SR)、有机无机氮肥配施(IFOF)4种施肥模式,研究其对稻田NH3挥发、氮肥利用率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耕作方式显著影响NH3挥发,而对氮肥利用率和水稻产量影响不大。与CT处理相比,NT处理NH3挥发量显著提高了15.5%。氮肥施用显著提高了NH3挥发、氮肥利用率和水稻产量。与N0处理相比,IF、SR与IFOF处理NH3挥发量分别提高了150.2%、75.8%与137.8%。氮肥处理中IFOF处理具有最高的氮肥利用率。与IF处理相比,IFOF处理氮肥吸收利用率(NRE)显著提高了43.2%,氮肥偏生产力(NPFP)提高了16.9%,氮肥农学效率(NAE)提高了20.1%;与SR处理相比,IFOF处理NRE显著提高了38.3%,NPFP提高了22.1%,NAE提高了51.3%。IF、SR与IFOF处理较N0处理水稻产量分别提高了43.6%、30.0%与44.4%。本研究结果表明,翻耕下有机无机氮肥配施能有效地降低NH3挥发,提高氮肥利用率和产量,但未来如何达到稻田NH3与温室气体的同步减排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5.
黔选2号系红富士早熟变异,果实在贵州省威宁县8月下旬成熟,较母本及长富2[说明:具体的红富士品种如长富2?]早熟25-30天。果实近圆形,果面鲜红艳丽,果形指数0.85,单果重170-200g,果肉硬度10.82kg/cm2,可溶性固形物14.42%,可滴定酸0.25%,Vc2.19mg/100g;果肉黄白色;肉质细而松脆,汁液多,风味酸甜,香味浓,品质上等。树势强健,早果性好、坐果率高,较丰产,抗性综合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56.
火龙果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矿质元素、维生素及脂肪酸等营养成分,同时还含有类黄酮、膳食纤维、植物多糖、植物甾醇和苷类化合物等多种功能性物质,在预防心血管疾病、排毒解毒、降低血浆胆固醇、预防便秘和结肠癌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保健功效。本文就火龙果所含的营养成分和功能性物质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7.
为丰富贵阳地区桃种类,延长果品采收期,2018年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引进“霞脆”和“霞晖8号”两个白肉桃品种,总结其植物学性状、物候期、经济性状以及抗逆性等指标,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中熟品种“霞脆”和晚熟品种“霞晖8号”综合性状良好,搭配种植能有效延长桃果采收期,可在贵阳地区及周边适度发展。  相似文献   
58.
 通过高通量测序和RT-PCR扩增,克隆并分析蟹爪兰X病毒(Zygocactus virus X,ZyVX)贵州分离物ZyVX-GZ基因组序列。对表现病毒病症状的红肉火龙果植株进行高通量测序,获得4条ZyVX相关contig。RT-PCR扩增并拼接获得ZyVX-GZ基因组,全长为 6 567 nt,5′-UTR和 3′-UTR分别为60 nt和70 nt。含有5个ORF,分别编码复制酶蛋白、TGB1、TGB2、TGB3蛋白和外壳蛋白。ZyVX-GZ与P39和B1分离物基因组序列一致性均为91%。TGB1-3、外壳蛋白基因与大多数分离物核苷酸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分别为95%~99%和96%~100%;复制酶基因的核苷酸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分别为80%~89%和92%~97%。系统进化分析表明,ZyVX群体的遗传分化与寄主种类、地理分布不存在相关性。本研究结果丰富了ZyVX群体的基因组序列信息,为ZyVX的监测和防控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59.
利用蔷薇科S-RNase通用引物Pru-C2/PruCE-R以及12对特异性引物,对贵州省栽培的20个中国李(Prunus salicina Lindl.)品种叶片DNA进行PCR扩增,鉴定其S基因型。结果表明:采用S-RNase通用引物,仅11个李品种扩增出2个条带;采用12对S-RNase特异性引物,既扩增出与通用引物一样的结果,又鉴定出2个品种的S基因型。共鉴定了13个中国李品种完整的S基因型:红心李ShS10,姜黄李S10S20,南方李SiS9,柰李ShSf,槜李ShS7,幸运SbSc,芙蓉李SbSi,大红袍SdS20,前卫红SeSh,玫瑰皇后、澳得罗达、黑宝石和秋姬李Sb  相似文献   
60.
利用高通量测序分析侵染贵州火龙果的病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疑似感染病毒的火龙果(Hylocereus undatus Britt.)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病毒种类和相对含量,为火龙果病毒诊断和检测提供理论基础。测序reads经拼接和注释,共3 969条contig注释为病毒,包含44 354 147条reads。10条contig注释为CVX-NTU(JF937699),其含有的reads占所有病毒reads数量的85.18%;10条contig注释为ZyVX(AY366208),占所有病毒reads数量的4.97%;6条contig注释为SchVX(AY366207),占所有病毒reads数量的3.75%;6条contig注释为CVX(AF308158),占所有病毒reads数量的0.26%。拼接获得的CVX-NTU序列完全覆盖CVX-NTU(JF937699)基因组,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为97%。编码的5个ORF核苷酸序列与CVX-NTU(JF937699)一致性为97%~98%,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97%~99%。拼接获得的CVX-NTU序列与CVX、ZyVX和SchVX的核苷酸序列一致性分别为78%、75%和70%。这是首次利用高通量测序检测火龙果病毒的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