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42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36篇
  27篇
综合类   121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02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生物炭之低碳农业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业生产过程与全球气候变化息息相关,如何减少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并探寻土壤固炭方法已经成为当前农业与环境研究中的热点。全文旨在摸索一条由生物质碳化技术为基础的低碳农业发展的可能途径。从低碳这一热点问题出发,本文对低碳农业的定义、特征、途径进行了基本阐述,同时论述了生物炭的基本特征,及生物炭在应用上的农学和环境学价值,并重点讨论了如何利用生物炭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低碳农业的可能模式,最后指出了当前生物炭在低碳农业研究和利用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72.
昆虫性信息素人工合成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索和研究害虫防治的新途径、新技术, 其中利用昆虫激素, 特别是利用昆虫性信息素进行害虫防治的研究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文中从昆虫性信息素的化学成分、人工合成等方面综述了昆虫性信息素的研究进展, 并介绍几种常用的昆虫性信息素合成方法, 以期为昆虫性信息素的科学研究和最佳合成方法探索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3.
正金银木生性强健,适应性强,耐阴,对土壤要求不严,且栽培管理简便。金银木枝繁叶茂,春夏开花,花朵清香,先白后黄,秋果红色,是华北地区重要的观花观果、耐阴园林树种之一。但近几年虫害发生较重,已严重影响其应用和推广,现将常见的几种虫害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4.
基于红外气体分析技术,对陇东黄土高原田家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不同林龄(12,14,15,18a)刺槐林土壤碳通量进行定位监测,同时以荒草地为对照,分析土壤碳通量日、季变化及组分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林龄刺槐林土壤碳通量日变化差异显著(P0.01),日变化趋势表现为昼高夜低的单峰曲线,13:00—15:00达到最大值,最小值出现在2:00—5:00;不同季节间土壤碳通量差异显著(P0.01),具体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夏季土壤碳通量为冬季的8.78~20.32倍;刺槐林春季土壤碳通量以自养呼吸为主,夏、秋两季以异养呼吸为主,冬季自、异养呼吸贡献率基本一样,荒草地春、夏、秋3季以异养呼吸为主,冬季与林地表现一致;刺槐林年土壤CO_2排放量随林龄增加而增加,年排放量2 069.63~4 590.35g/m~2,荒草地土壤CO_2年排放量2 806.27g/m~2,低于18a刺槐林,高于其余各林龄。研究结果为陇东黄土高原刺槐人工林土壤的固碳效应及经营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5.
小黄鱼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研究小黄鱼形态性状与体质量之间的关系,以小黄鱼的体质量和8个形态性状(全长、体长、头长、躯干长、尾长、尾柄长、尾柄高及体高)为对象,进行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灰色关联分析,以此衡量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相对重要性。结果显示,小黄鱼雌性个体生长速度显著大于雄性个体。所有目标性状中,体质量的变异系数最大(雌性:30.598%;雄性:27.055%),形态性状之间的变异系数相差不大(雌性:9.941~12.543;雄性:8.170~13.295)。小黄鱼的雌雄样本中,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灰色关联度存在一定差异,其中,雌性样本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关联度在0.526 6~0.681 2之间,关联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全长体长躯干长尾长尾柄长体高尾柄高头长;而雄性样本的关联度在0.528 4~0.711 6之间,关联度依次为全长体长尾长躯干长尾柄长尾柄高体高头长。8个形态性状在雌、雄样本中均是全长与体质量的关联度最高,体长次之,头长最低,而其余性状在雌、雄样本中的排序存在一定差别,研究结果为小黄鱼良种选育方案的制定提供了重要指导。  相似文献   
76.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淤地坝安全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监测黄土高原丘陵地区淤地坝在运行中的缓慢和微小变化,及时发现淤地坝的病险隐患,为科学监测、评价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乃至西北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安全运行提供依据。[方法]通过Nove MS 50全站扫描仪对南湾骨干坝和别杜川骨干坝坝体沉降、水平移位及坝体表面侵蚀进行定期激光扫描,利用等间隔的点云记录坝体和库岸不规则形态。[结果]两期监测对比可以看出,南湾骨干坝接近路面的部分有约1cm的变化,左侧库岸有明显的变化,变化量约为0.8cm,日后极有可能会发生小规模坍塌。别杜川骨干坝整个堤坝在半年的时间内右侧部分约有1~2cm的下降变化,监测结果和管理部门常规监测变形结果一致。[结论]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于淤地坝变形监测,可以及时、准确、全面、直观获取淤地坝坝体和库岸表面数据,使得变形监测工作更加全面、便捷、可信。  相似文献   
77.
将诺氟沙星按照0、20、40、60、80和100 mg/kg浓度,对小体鲟及史氏鲟连续口服给药5 d,停药2 d后对其血浆及肝脏组织中过氧化物岐化酶(SOD)活力进行测定,以期掌握不同诺氟沙星给药浓度下,两种鲟两种组织中SOD活力变化趋势,并探讨评价该药在鲟养殖过程中使用的最适剂量,以及对鱼类肝脏的损伤情况。试验结果表明,两种鲟两种组织内均含有一定量的SOD酶,且在对照组及所有给药组肝脏中酶活力均高于血浆中。不同给药浓度下,两种鲟两种组织中SOD活力变化均呈现规律的先受诱导升高,而后被抑制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在40 mg/kg给药浓度组达到最大值。血浆中SOD活力受给药浓度影响较小,起伏较平稳,在40 mg/kg给药浓度组史氏鲟血浆中SOD值高于小体鲟,而其他组别均为小体鲟较高。而肝脏中SOD活力变化较剧烈,且在对照组、诱导最高SOD活力的40 mg/kg给药浓度组和最高给药浓度组,小体鲟均高于史氏鲟,且小体鲟肝脏中SOD在40 mg/kg给药浓度组活力值极高,形成一个尖锐的峰值。结果表明,诺氟沙星对两种鲟给药浓度为30~50 mg/kg时,既能使药效最好而又不会对肝脏产生明显的损伤。  相似文献   
78.
长期冻存对昆虫细胞系SL2和NIH-SaPe-4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2种双翅目昆虫细胞系(黑腹果蝇胚细胞系SL2以及麻蝇胚细胞系NIH-SaPe-4)38个月长期液氮深低温保存效果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冻存时间和保护剂对2种细胞系冻后活力、圆度以及恢复时间影响的测定,比较了3种不同配方冻存保护液的效果。结果表明:2种昆虫细胞系冻后活性均随着冻存时间的增长而逐渐降低。长期冻存期中,使用90%胎牛血清(FBS)+10%二甲基亚砜(DMSO)冻存SL2效果较好,NIH-SaPe-4使用10%DMSO即可满足冻存的需要,而无需额外添加高浓度FBS。甘油不适用于这2种昆虫细胞系的长期保存。  相似文献   
79.
为探究软荚红豆(Ormosia semicastrata)、花榈木(Ormosia henryi)、木荚红豆(Ormosia xylocarpa)和鄂西红豆(Ormosia hosiei)等4种红豆属植物在干旱胁迫与复水处理条件下的生理响应机制和种间耐旱性差异,采用盆栽控水试验法进行干旱胁迫试验。试验分别设置了对照组(CK)、轻度干旱组(LD)、中度干旱组(MD)和重度干旱组(SD)4个处理组,干旱胁迫28 d后进行复水处理,分别于第0、7、14、21、28、42天(复水后第14天)测定植物形态、生理和光合特性等指标的变化,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函数分析法对4种植物的耐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SD处理组4种红豆属植物均出现明显的旱害症状,木荚红豆旱害症状出现最早也最严重,鄂西红豆则表现最轻。4种植物生理指标随干旱胁迫程度增加和胁迫时间延长,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呈降低趋势,电导率(REC)和丙二醛(MDA)含量则逐渐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可溶性蛋白(SP)和叶绿素含量(CHL)呈先升后降趋势,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  相似文献   
80.
1品种来源 大豆新品种晋豆30号原系代号9905—19,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以引进的高蛋白大豆品种S701作母本,广灵县高蛋白地方品种窄叶黄豆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05年3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