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0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18篇
林业   271篇
农学   164篇
基础科学   109篇
  113篇
综合类   1131篇
农作物   148篇
水产渔业   183篇
畜牧兽医   763篇
园艺   204篇
植物保护   119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63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21.
玉米新杂交种一丰113(区试组合代号DT6508)系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选育的高产大穗、稳产广适、抗病抗倒、粮饲兼用的强优势杂交种,2010年通过四川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产量较高、株型较好、果穗粗大、品质优良、出籽率高、抗玉米主要病虫害,适宜在四川省及西南玉米产区平坝、丘陵及类似地区作净作或间套种植。  相似文献   
122.
黑龙江省不同类型肉牛舍冬季环境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2个规模化肉牛育肥基地具有代表性的4种育肥牛舍的温热环境及CO2浓度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冬季的肉牛舍普遍存在着气温低、湿度高、空气质量差等问题。同时进一步分析表明,外围护结构保温隔热能力差、通风换气系统设计不完善、环境管理措施不力是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而采用挤塑板为屋顶保温材料、冬季用塑料膜封闭敞开...  相似文献   
123.
构建一个对虾WSSV VP281基因的siRNA筛选体系,获取有效siRNA,为进一步开展siRNA抗WSSV研究建立基础.根据已报道的VP281基因编码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扩增出带双酶切位点的VP2 81.对VP281和质粒pEGFP-C1分别酶切后进行连接,获取表达载体pEGFP-VP281.利用专业软件设计3对靶向VP281的siRNA(VP281 -siRNA1、VP281-siRNA2、VP281 -siRNA3),并合成siRNA,将3种siRNA分别与pEGFP-VP281共转染PK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GFP-VP281融合蛋白的表达,半定量RT-PCR方法检验siRNA抑制VP2 81基因转录的效果.结果显示,pEGFP -VP281可在BHK细胞正常表达融合蛋白GFP-VP281.3对siRNA对GFP-VP281的mRNA转录均有不同程度的干扰效果,siRNA2的干扰效果最为显著.构建针对WSSV-VP281基因的siRNA筛选体系,初步验证了该系统的有效性,为开展siRNA抗WSSV研究建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4.
为了明确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品质特性的影响,以陕西关中和河南豫北农户大田种植的80份小麦品种为材料,分析不同小麦品种HMW-GS组成及其对籽粒蛋白质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位点及位点内单个亚基都对籽粒蛋白质品质特性有显著影响。3个不同位点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品质性状影响的大小顺序为Glu-D1>Glu-B1>Glu-A1。在Glu-A1位点内,1>Null;在Glu-B1位点内,14+15>7+8>7+9;在Glu-D1位点内,5+10>2+12>4+12。参试品种中亚基组合为1/7+8/5+10和Null/7+8/2+12的小麦品种蛋白质品质特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5.
中国冬小麦品质改良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小麦是中国第三大粮食作物,在农业生产和食品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消费者的生活需求正在发生变化,工业化和城市化使食品工业,特别是传统食品工业化加速发展。与此同时,食品工业对食品原料的专用化和规模化,即品种的质量、规格和数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研究和解决这一矛盾,已成为小麦产业和食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新问题。本文以国内发表的论著为基础,整理、分析了小麦品质改良历史、研究进展、存在问题;讨论了小麦产业链和食品加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优质小麦的需求;结合农业生产和食品工业的发展趋势提出建议,供小麦育种、生产、收贮、食品加工等部门和研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26.
文章现场调研了四川、贵州等12个省区34个县225个沼气村级服务网点的建设模式、建设内容及运行状况,并收集整理了1214户农户走访资料,初步了解了农村沼气村级服务网点的现状及服务效果,并分析讨论了目前村级服务网点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7.
核心种质如何创新和有效利用是目前植物遗传资源研究的主要内容,为此,以云南地方稻(Oryza sativa L.)种资源核心种质519份和497个F1杂交组合为研究材料,研究了籼(Indica)、粳(Japonica)2个亚种间、5个稻作生态区和16个行政地区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分布趁势.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稻种资源遗传多样性大,稻区间遗传多样性差异不明显,地区间遗传多样性差异较明显,遗传多样性中心在滇西南(西双版纳、思茅、临沧、德宏),遗传多样性的形成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粳稻表型遗传多样性大于籼稻.核心种质中籼稻与滇屯502的杂种一代总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均增加;粳稻与合系35的杂种一代总的遗传多样性降低,但亲本与F1的遗传多样性的差异不显著,遗传分化增加.应加强对遗传多样性中心的遗传资源进行深入研究,以便使这些宝贵资源在遗传改良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8.
[目的]明确凡纳滨对虾抗菌肽crunstinA(LvcrustinA)在毕赤酵母菌中的表达情况,为研发出一种基于重组蛋白crustinA的新型水产药物打下基础.[方法]采用全基因合成法(PAS)合成LvcrustinA基因,然后将LvcrustinA基因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YE-GAPα,所得重组质粒转化感受态细菌TOP10,以质粒提取试验盒提取的重组质粒pYE-GAPα-LvcrustinA电转至毕赤酵母菌GS115;以SDS-PAGE电泳检测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分析融合蛋白LvcrustinA的表达情况,并通过保护试验验证融合蛋白LvcrustinA对副溶血弧菌的抵抗作用.[结果]以构建的重组质粒pYE-GAPα-LvcrustinA电转毕赤酵母菌GS115,获得的重组菌株在30℃下摇床(220 r/min)培养24 h即可获得融合蛋白LvcrustinA,且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其表达量逐渐增多.Western blotting鉴定结果显示,纯化的融合蛋白LvcrustinA能被抗His抗体识别.保护试验结果表明,融合蛋白LvcrustinA对副溶血弧菌具有良好的抵抗力.[结论]利用表达质粒pYE-GAPα和酵母菌GS115可成功重组表达获得LvcrustinA,且获得的LvcrustinA具有促进凡纳滨对虾抵抗副溶血弧菌感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9.
[目的]调查广州市植物种类组成、外貌、群落结构。[方法]采用样方调查法,对广州市火炉山千年桐+黧蒴锥+山油柑群落的群落特征和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在1 200 m2样地中有维管植物共73种,隶属43科64属。群落外貌常绿,生活型以矮高位芽为主(占34.24%)。整个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指数Margalef指数为10.035 4,Simpson指数为0.951 6,Shannon-Wiener指数为3.443 6,均匀度指数为0.807 9,该群落的层次格局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藤本层。4个不同地区群落(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比较结果显示,千年桐+黧蒴锥+山油柑群落的物种多样性高于深圳大鹏香蒲桃群落和佛山大浩湖山黄麻群落,但比澳门黑沙水库群落低。[结论]该研究可为保护当地的植被和防护林建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0.
美国白蛾下树化蛹的过程为昆虫病原真菌与之接触侵染提供了有利环境。从来源于河北、北京地区的22株球孢白僵菌和2株粉拟青霉菌中,筛选出对美国白蛾高致病力的球孢白僵菌菌株FD和粉拟青霉菌株SH9-4,通过爬行接触接种的方法,测定了它们对进入下树化蛹过程的美国白蛾老熟幼虫的侵染效果。研究表明,接种144 h后,白僵菌校正致死率92.4%,LT50为87.06 h;粉拟青霉校正致死率94.9%,LT50为92.34h;受感染的老熟幼虫多在预蛹阶段死亡。同时,对生产出的白僵菌和粉拟青霉的固体菌剂,通过在树干基部施菌的方法进行了小规模的野外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白僵菌和粉拟青霉对越冬代美国白蛾幼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2.9%和83.5%,对第2代美国白蛾幼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8.4%和87.0%。表明针对美国白蛾下树化蛹进行防治是用真菌防治美国白蛾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