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5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为探讨Na+,K+-ATP酶在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催醒过程中的作用,14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再分为早期催醒组、中期催醒组和晚期催醒组.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脑区Na+,K+-ATP酶活性.结果显示,大鼠在不同时期注射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后,大鼠不同脑区的Na+,K+-ATP酶活性均被激活,且Na+,K+-ATP酶活性的这种变化趋势与大鼠行为学的变化相一致.表明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催醒作用可能与激活大脑皮层和海马等脑区的Na+,K+-ATP酶活性相关.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液体发酵产洛伐他汀的产量,以高产洛伐他汀的糙皮侧耳菌株P380为研究对象,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发酵培养基组成。优化后的培养基为:乳糖24.0 g·L-1,玉米粉2.5 g·L-1,氯化铵2.5 g·L-1,磷酸二氢钾5.0 g·L-1,硫酸镁2.5 g·L-1,初始pH值6.0。通过优化培养基,可显著提高糙皮侧耳发酵培养基中洛伐他汀产量,与原始发酵培养基相比,洛伐他汀产量提高3.15倍,生物量提高1.78倍。本研究结果为糙皮侧耳发酵菌质的合理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淮北地区夏大豆生育进程及其生育特点,结合该地区的生态特点,从选用品种,增施肥料、田间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提高夏大豆单产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对小型猪肝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对小型猪肝肾功能的影响,以复合麻醉剂(XFM)麻醉的中国试验用小型猪为试验模型,采用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进行催醒,检测催醒过程中血清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碱性磷酸酶(ALP)、尿素氮(BUN)、肌酐(CREA)的变化。结果发现:不同时间点小型猪血清中各项指标与麻醉前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均在生理范围内波动。表明临床剂量的XFM特异性麻醉颉颃剂对小型猪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猫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小动物,然而,目前有关猫用抗生素的药理学研究并不多,我们只能从有关犬或人的相关资料中去推断猫。但是同一药物在不同物种间的给药量和给药频率都不尽相同,此外,猫肝脏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缺乏还会直接影响到药物在其体内的代谢,这就要求我们提供更多有关猫用抗生素的相关资料。其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应用最为广泛,因此,本文将就常用于猫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一些药理学特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动物麻醉颉颃剂是指能有效地颉颃麻醉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和其他毒副作用的一类药物的统称,有时也称为苏醒剂或解药。动物麻醉颉颃剂主要用来控制麻醉的时间和麻醉的深度,克服麻醉剂的不良作用和并发症,加速动物生理功能的恢复以及用于麻醉药过量中毒时的急救。其目的在于提高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因此,动物麻醉颉颃剂是安全有效的动物麻醉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肥胖、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综合征等有关,临床上可表现为无症状性氨基转移酶增高或肝硬化并发症.随着经济水平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NAFLD发病率不断升高,且发病渐趋低龄化,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该文就NAFLD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诊断标准以及运动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采用60只昆明系小鼠使用舒泰复合赛拉嗪麻醉后,随机分成纳洛酮(1mg/kg)组、氟马西尼(1mg/kg)组、氨茶碱(25mg/kg)组、多沙普仑(100mg/kg)组、阿替美唑(5mg/kg)组和对照组(生理盐水10mL/kg腹腔注射)。麻醉后30min,按相应剂量腹腔注射不同催醒药,比较各组小鼠苏醒时间(以翻正反射恢复为标准)的差异性。结果发现,舒泰复合赛拉嗪麻醉小鼠后,腹腔注射阿替美唑、氨茶碱及纳洛酮能明显缩短小鼠的苏醒时间,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阿替美唑的催醒效果最好,其他几种药物催醒效果不明显(P>0.05)。  相似文献   
19.
通过检测替来他明诱导大鼠中枢神经系统JUN核蛋白的表达,了解替来他明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部位,探讨替来他明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机制。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给药后10、30、60、90、100、120、180min组,每组9只。腹腔注射替来他明50mg/kg后,分别于给药前(生理盐水组)和给药后10、30、60、90、100、120、180min经4%多聚甲醛(0.1mol/L,PB,pH7.4)灌注后,取脑,将脑分为大脑皮层、海马、丘脑、小脑、脑干等5个脑区置于20%蔗糖溶液中24h(4℃)脱水。冰冻切片,片厚10μm。免疫组织化学法(Elivision法)检测JUN核蛋白,统计各组大鼠脑片的JUN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对照组中仅发现少量JUN核蛋白,试验组中JUN核蛋白在大脑皮层、海马、丘脑、小脑、脑干内都有表达。替来他明腹腔注射10min后JUN核蛋白表达开始增加,60min表达至高峰,90min表达下降,180min下降至基线水平,与给药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替来他明能诱导大鼠大脑皮层、海马、丘脑、小脑、脑干c-iun基因的表达,大脑皮层、海马、丘脑、小脑和脑干是替来他明的作用位点。  相似文献   
20.
替来他明诱导大鼠中枢神经系统c-fos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旨在观察替来他明麻醉后大鼠中枢神经系统c-fos基因的表达,了解替来他明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部位,探讨替来他明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机制。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给药后10、30、60、90、100、120和180 min组,每组9只。腹腔注射替来他明50 mg.kg-1后,分别于给药前(生理盐水组)和给药后10、30、60、90、100、120和180 min经4%多聚甲醛(0.1 mol.L-1,PB,pH7.4)灌注后,取脑,将脑分为大脑皮层、海马、丘脑、小脑、脑干5个脑区,置于20%蔗糖溶液中24 h(4℃)脱水。冰冻切片,片厚10μm,按照Elivision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鉴别Fos阳性神经元并做阳性神经元计数。结查显示,对照组中仅发现少量Fos阳性神经元,试验组中Fos阳性神经元在大脑皮层、海马、丘脑、小脑、脑干内都有表达。替来他明腹腔注射10 min后Fos阳性神经元表达开始增加,60 min表达至高峰,90 min表达下降,180 min下降至基线水平,与给药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提示,替来他明能诱导大鼠大脑皮层、海马、丘脑、小脑、脑干c-fos基因的表达,大脑皮层、海马、丘脑、小脑和脑干是替来他明的作用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