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10篇
水产渔业   42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血管瘤型禽白血病和马立克氏病混合感染的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血管瘤型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AL)和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都是家禽的肿瘤性疾病。血管瘤型AI.是由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V)引起的肿瘤性疾病之一,属于内皮性肿瘤,多为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形成,易发于病鸡皮肤或内脏器官的表面。皮肤以单发为主,脏器常呈多发性(吕荣修,2004)。  相似文献   
42.
采用静态生物毒性试验方法研究“混养车轮净”(阿维菌素5%)对常见的10种淡水养殖动物草鱼、鳊、彭泽鲫、鳙、鲢、彩鲫、锦鲤、黄颡鱼、河蟹、青虾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该药物对草鱼、鳊、彭泽鲫、鳙、鲢、彩鲫、锦鲤的96h LC50分别为2.2736、1.9477、1.9055、1.5201、1.4676、1.9911、2.0693 mg/L,安全浓度分别为0.2274、0.1948、0.1906、0.1520、0.1468、0.1991、0.2063 mg/L.对黄颡鱼的安全浓度范围为0.5~1 mg/L,对青虾和河蟹的安全浓度范围为10~ 20 mg/L.  相似文献   
43.
为了解养殖投饲对太子河水质的影响并提出的可持续开发对策,本文通过分析处理太子河2010年6-10月的水质监测资料,初步得出:放养鱼类的生长高峰期(即主要投饲期),太子河N、P污染随着投饲量的增加而提高,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在50~60之间,呈轻度富营养状态,TN/TP比值为21.88~29.72,富营养化进程主要为磷控制型。太子河水质总体符合地表水Ⅲ类标准,pH值变化范围为6.8~8.2,氨氮平均为0.48 mg/L,TP平均为0.038 mg/L,但由于投饵和居民区生活污水排放造成的面源污染,5#点和6#点DO含量平均值低于5mg/L,2#点、3#点、4#点和6#点的TN平均值超过1.0 mg/L,2#~6#点CODMn均值超过6.5 mg/L,都超过了地表水Ⅲ类标准。根据水质监测结果和渔业生产调查结果提出了太子河的可持续发展对策,即优化饲料结构、采用生物方法改善水质,调整放养模式,修复水体和减少居民区污水排放等。  相似文献   
44.
鄱阳湖区加州鲈网箱生态养殖模式的效果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做好鄱阳湖区农(渔)民的"转捕为养、退田还湖"工作,发展适于湖区资源生态特点的高效渔业模式,2008—2011年在江西省都昌县鄱阳湖水域开展了加州鲈规模化网箱生态养殖试验,采用现场调查、生态监测与数据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养殖效益和生态经济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表明,鄱阳湖的气候、生态和资源条件均适合加州鲈养殖,加州鲈年有效生长期8个月以上;2008—2011年网箱养殖的饵料系数分别为8.04、7.14、6.11和5.25,投入产出比分别是1︰1.53、1︰1.59、1︰1.77和1︰1.84,经济效益逐年递增;能量转换效率分别为0.18、0.20、0.24和0.29;生态效益也逐年提高;生态经济综合效价分别是0.36、0.42、0.58和0.70,增幅近1倍,表明该模式的经济效率、生态效率呈正相关关系,生态经济效益显著。此外,对本模式的碳汇价值和氮磷污染消减潜力的初步评估,得出2011年加州鲈网箱养殖固定的C、N、P达到7.08 t、1.18 t、0.57 t,碳汇价值评估最高可达4 250美元,相当于养殖毛利润的3.35%。加州鲈网箱生态养殖作为鄱阳湖区退田还湖的一种生态经济途径,有推广实施的价值,适宜规模的确定应以网箱养殖区小型野杂鱼类资源量的科学评估为基础。  相似文献   
45.
试验研究饲料脂肪水平对彭泽鲫免疫、抗氧化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以平均体质量为(31.58±0.19)g的彭泽鲫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将180尾试验鱼随机分成3组。以鱼油和豆油为脂肪源,配制脂肪水平分别为5%、8%、11%(实测值为4.7%、7.9%、11.1%)的试验饲料。结果显示: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总抗氧化酶(T-AO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增强,11%饲料脂肪组活性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呈现相反的趋势。彭泽鲫肠道脂肪酶活性、胰蛋白酶活性随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显著升高(P0.05),11%饲料脂肪组活性达到峰值。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淀粉酶活性呈降低的趋势,5%饲料脂肪水平组其活性显著高于11%饲料脂肪水平组(P0.05)。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适宜的脂肪水平可提高彭泽鲫的消化酶活性,增强抗氧化能力,并有助于改善彭泽鲫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46.
对乌鳢溃疡综合症在江西省的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该病发生的原因。结果表明该病在江西省的流行地区为余干、鄱阳、都昌;流行时间为11月到第二年4月;发病水温为15℃以下;成鱼发病率高于鱼种,发病死亡率鱼种高于成鱼;山东鱼种发病率高于浙江鱼种。初步分析该病的发生与单产过高、管理不善、异地传播有关。  相似文献   
47.
2011年对池塘患小瓜虫病的养殖鱼类进行治疗(水温23.0~26.0℃),使用复方中草药进行内服,连续投喂6~7d,病鱼死亡明显下降,食欲增强,活动恢复正常;镜检鱼鳃未发现小瓜虫或偶尔发现个别虫体。使用效果表明:复方中草药防治鱼类小瓜虫病第四天效果显现,之后鱼类病情减轻,直至恢复。  相似文献   
48.
通过人工授精方式获得吻受精卵,观察吻胚胎和胚后发育情况并分析其发育特征.结果显示,在水温为22.5℃条件下,吻受精卵经30 h孵化出膜,总积温为724.02℃·h;成熟吻卵卵径为1.26 mm,吸水膨胀后最大卵膜径为6.86 mm,出膜仔鱼全长5.32 mm;胚胎发育过程分为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神经胚、器官发生和...  相似文献   
49.
正小瓜虫分布广,对寄主大小、种类、部位选择性低,发病前期不易察觉,易引起暴发性死亡,而且治疗困难,给水产养殖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目前对于小瓜虫的防治研究主要有物理、化学药物、免疫等方面。虽然在物理方面得到一些结论,但超声波、紫外线、增加水温等方法不适合在大水体中应用,有条件的可以考虑使用紫外  相似文献   
50.
<正>近年来,工厂化养殖发展迅速。利用水泥池养殖黄鳝、泥鳅、金鱼或进行淡水鱼种的暂养,可获得较好的效益。但由于水泥池水体小,养殖密度大,因此很容易发病。现将暂养在水泥池中的彭泽鲫鱼种暴发斜管虫病的防治实例分析如下,并就水泥池防治鱼病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以期有效地指导生产,减少病害造成的损失。1发病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