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7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52篇
农学   57篇
基础科学   32篇
  28篇
综合类   395篇
农作物   74篇
水产渔业   66篇
畜牧兽医   85篇
园艺   68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41.
团头鲂又名武昌鱼。与其体形相近的长春鳊、三角鲂同属鲤科鱼类,在我国分布很广。北起黑龙江、南至珠江、海南岛,都有分布。本文将团头鲂的形态、繁殖与饲养概述如后,以飨读者。 形态:以往中外许多鱼类学者认为,中国的鳊鱼类分别属于两个属,即鳊属和鲂属,鳊属中仅一个种,即鳊鱼。鲂属中约有2~3个种,其分布在我国大陆的,也只有一个种,即为鲂鱼。现在通过对湖北梁子湖产的鲂鱼的观察和鉴别,知道鲂属实际存在着两个不同的种:一种俗名叫“三角鳊”,另一种俗名叫“团头鳊”。“三角鳊”即三角鲂,学名鲂鱼。“团头鳊”其学名定为“团头鲂”。它的形态特征是:体高而侧扁,略呈斜方形。侧线完全。头小,锥形;吻圆钝。口小,端位,口裂呈弧形。上、下颌有薄角质层。头后部急剧隆起,腹部在腹鳍基前向上斜起,在腹鳍  相似文献   
842.
为探讨灰毡毛忍冬乙醇提取物对D–半乳糖诱导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及其潜在机制,通过广泛靶标代谢组测序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灰毡毛忍冬乙醇提取物中活性物质,采用20 mg/mL的D–半乳糖处理MEF细胞,建立细胞衰老模型,试验设置对照组(0 mg/mL的D–半乳糖)、模型组(20 mg/mL的D–半乳糖)、灰毡毛忍冬乙醇提取物组(100、500、1000μg/mL的灰毡毛忍冬乙醇提取物添加20 mg/mL的D–半乳糖)、阳性对照组(50μg/mL的三七总皂苷添加20 mg/mL的D–半乳糖),按照试验分组,将细胞在37℃、5%的CO2培养箱中培养48 h,检测细胞抑制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线粒体膜电位(MMP)和线粒体活性氧(mtROS)水平,以及p53、p16、线粒体复合体基因、Bcl–2、Caspase–3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灰毡毛忍冬乙醇提取物中含有酚酸、黄酮、有机酸、萜类等大量活性物质;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抑制率显著增加,细胞数量显著减少,MMP下降,mtROS水平增加,SOD含量降低,MDA含量增加,线粒体复合体蛋白...  相似文献   
843.
为探明施氮量对四川省同纬度不同海拔地区超级杂交稻产量形成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以超级杂交稻泸优727和高产杂交稻内6优107为材料,在四川省汉源县(高海拔)、沐川县(中海拔)和泸县(低海拔)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225、180、150、105、0 kg/hm2,分别记作N1、N2、N3、N4、N0)对超级杂交稻产量形成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同纬度不同海拔地区间超级杂交稻产量差异较大。与泸县点和沐川点相比,汉源点超级杂交稻产量分别增加62.1%和84.1%,其增产优势主要表现在有效穗数、每穗粒数、齐穗前干物质、齐穗后干物质、总干物质和收获指数增加上。超级杂交稻产量对施氮量的响应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改变。汉源点和沐川点4个施氮处理间超级杂交稻产量差异不显著;泸县点N2处理超级杂交稻产量与N1处理相当,N3、N4处理超级杂交稻产量较N1处理分别显著降低6.7%和18.0%。超级杂交稻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随着氮肥减施量的增加呈显著增加趋势。与N1处理相比,N2、N3和N4处理超级杂交稻氮肥农学利用率分别增加6.8%~27.1%、27.9%~70.0%和37.3%~138.6...  相似文献   
844.
随着气候变暖加剧,高温干旱已严重影响中国水稻生产及可持续发展,培育耐高温干旱优质水稻品种是解决消费需求和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2003年用耐热恢复系泸恢17与旱稻种质KalingaⅢ杂交F2代单株作母本,高配合力恢复系蜀恢527作父本杂交,采用系谱选育、高温干旱胁迫筛选、南繁加速稳定的方法育成恢复系泸恢107。泸恢107集聚了耐高温干旱、高配合力、高品质等有利性状,利用该恢复系配组的5个杂交水稻组合表现出大穗大粒、产量高、品质优等特点,已通过国家或省级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845.
为探究瘤背石磺面临低氧环境时固有免疫的应激机制,以RACE法对瘤背石磺TLR4 基因进行全长克隆,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测定了低氧胁迫下瘤背石磺TLR4基因的表达变化,以及分析了血细胞活力和溶菌酶(LSZ)活性、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结果显示,瘤背石磺TLR4基因cDNA全长共3 605 bp,包括编码956 aa氨基酸的2 817 bp开放阅读框。系统进化树表明瘤背石磺TLR4基因与光滑双脐螺TLR4基因的进化地位较为接近。qRT-PCR结果显示TLR4基因在瘤背石磺7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表达量最高的是肝脏。低氧胁迫下,各组织中TLR4基因的表达量皆显著上升,其中神经节在4h时率先达到峰值。此外,血细胞活力、LSZ活性、ALP活性都是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SOD活性呈先上升再下降再上升的趋势,波动幅度最为明显。研究结果初步说明了TLR4的生理功能,为探究潮间带生物免疫系统的低氧应激机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46.
通过使用改造后的推水养殖系统养殖草鱼的跟踪养殖实验来验证改造后的推水养殖系统的养殖效果。经过8个月的养殖得到推水养殖养殖槽养殖草鱼成活率为66.64%,规格为225.45g/尾,养殖槽产量为7.25kg/m3。养殖槽中的水温高于大池塘水温,推水养殖系统水体氨氮、总氮和总磷会随着养殖进程而升高,而且均是养殖槽高于尾水处理区出口处,高于大池塘。最高时养殖槽总氮、氨氮和总磷分别达到了7.10mg/L、3.65mg/L、0.58mg/L,大池塘总氮、氨氮和总磷分别达到了3.45mg/L、1.08mg/L、0.21mg/L,尾水处理区出水口总氮、氨氮和总磷分别达到了5.72mg/L、2.11mg/L、0.42mg/L。结果表明改造后推水养殖系统养殖草鱼生长速度没有明显变化,养殖槽内水质仍然难以控制。  相似文献   
847.
鸭绿江流经吉林、辽宁两省,由于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适宜,鱼类资源丰富,既有冷水性鱼类和温水性鱼类,还有河口性鱼类,蕴藏有许多名特经济鱼类。近年来,为满足广大养殖者和消费者的需求,在鸭绿江鱼类开发利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对推动辽宁淡水渔业的发展,农民增收致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鸭绿江鱼类资源特点、亚洲公鱼、香鱼、斑鳜、唇䱻及鸭绿沙塘鳢等主要经济鱼类的开发利用研究及养殖现状,并围绕鸭绿江鱼类资源调查、网箱养殖管理、良种选育及饲料开发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48.
赣科甜8号是以自交系T323为母本、自交系 T1-2-4为父本配制而成的鲜食甜玉米一代杂种。该品种产量高、口感好、风味佳,田间对纹枯病、大斑病、小斑病、茎腐病和玉米螟的抗性与对照赣科甜6号相当,适宜江西省及东南地区鲜食甜玉米产区种植。对其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制种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49.
应用主成分分析和等间距聚类分析法对攀枝花市盐边县烟区不同海拔植烟土壤养分和肥力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09—2010年土壤pH和碱解氮适中,有机质、水溶性氯偏低,速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丰富;2015—2017年pH稍有升高,有机质和水溶性氯稍有降低,速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大幅度上升。2015—2017年土壤肥力综合得分(IFI)的变幅为0.24~0.84,变异系数较2009—2010年降低,IFI平均值为0.60,较2009—2010年提高;主要是中、低海拔IFI提高,高海拔降低;不同海拔高度土壤的综合肥力指标值大小表现为中海拔>高海拔>低海拔。2次普查结果显示,土壤养分各指标对肥力综合评价值贡献变异较大,表明连年化肥施用导致土壤养分不平衡加剧。  相似文献   
850.
采用加速溶剂萃取(ASE)结合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建立烤烟烟叶中α-西柏三烯二醇(α-CBD)和β-西柏三烯二醇(β-CBD)两种化合物的定量分析方法。对比研究了液固萃取(LSE)、超声辅助萃取(UAE)、索氏提取(SE)和ASE 4种不同样品前处理方法对目标物萃取效果的影响,优选出ASE方法应用于烟叶中CBD的提取。优化设定ASE的工作参数,萃取剂为二氯甲烷,萃取温度50 ℃,静态萃取时间5 min,循环萃取次数为2次。对分析方法的线性范围、检出限、定量限、回收率和精密度等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目标成分α-CBD和β-CBD的线性关系良好,线性范围分别为1.0 ~ 200.0 μg·g?1和1.0 ~ 160.0 μg·g?1,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 2和0.999 6。两种目标物的最低检出限(LOD)和最低定量限(LOQ)分别为0.3 μg·g?1、0.2 μg·g?1和0.85 μg· g?1、0.66 μg·g?1。回收率分别在93.2% ~ 103.3% 和91.6% ~ 99.1% 之间。检测α-CBD和β-CBD的相对标准偏差(RSDs,n = 5)分别在2.59% ~ 3.13%和2.11% ~ 2.84% 范围内。方法快速、准确,在对不同地区、不同部位烤烟烟叶中西柏三烯二醇含量的比较分析中取得良好结果,适用于烟叶中西柏三烯二醇的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