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80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36篇
  20篇
综合类   135篇
农作物   45篇
水产渔业   33篇
畜牧兽医   254篇
园艺   60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葡萄是我国的重要水果之一,而套袋技术是其无公害栽培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综述了葡萄套袋技术对葡萄果实代谢、果实品质及病虫害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向,为进一步扩大利用葡萄套袋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2.
通过引进四翅滨藜进行荒山引种造林试验,观察总结出四翅滨藜的生物学特性,同时针对不同立地条件下的造林成活率进行了调查分析,在石灰岩山地造林和在玄武岩山地造林成活率均达90%以上,二者成活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3.
引种栽培研究表明,秃杉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适应我国南方中、低山区的气候和土壤。四川盆地秃杉人工幼林年平均高生长量达1.0m,胸径生长量1~1.3cm;江苏、浙江良好立地,5年生时平均树高、胸径分别3.12m和3.5m。云贵高原、四川盆地为秃杉扩大引种栽培的最适引种区;南方中低山丘陵区显示出速生潜力。秃杉造林采用1~2年生优质壮苗,带状整地,株行距1.5m×1.5m  相似文献   
54.
对油茶接穗木质化程度和砧木与嫁接苗成活率及其生长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刚木质化、半木质化、全木质化3个试验处理对嫁接苗成活率、抽梢率、高生长、地径差异极显著,接穗刚木质化处理成活率94.67%、抽梢率92.00%、高生长6.19cm效果较好;②砧木采用胚芽和胚根嫁接对嫁接苗成活率、抽梢率、生长势差异显著,胚芽...  相似文献   
55.
56.
在41个不同种源苗期和26个种源8年生幼林试验的基础上,以适应性为主,观测了不同产地种子性状,苗期以及幼林生长变异规律,并进行了越冬性评级。结果表明,幼林表现灵寿、志丹、黄陵、乌拉山、太原等温带种源生长较好,越冬性较强;亚热带种源越冬性差,而西北部种源生长稳定性和适应性比东北及南部种源强,据此提出雁北侧柏引种的适宜种源及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57.
在13个不同种源的80个家系苗期和5年生幼林调查的基础上,观测了不同产地种子性状;苗木高生长、分枝、根系性状、生物量;幼林生长变异以及生长适应性等规律。结果表明,幼林表现贵州雷山、榕江、剑河种源树高大于云南、湖北种源,其中好的大于差的25.9%。秃杉种源群体间性状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群体变异中的树高生长量随经度增大而加大,性状变异与产地经向相关有强于纬向相关的趋势,地理变异倾向于不连续遗传变异类型,以经向为主的渐变。据此将秃杉分布区种源划分为3个种源区,2个亚区。  相似文献   
58.
牛体外受精卵5~10细胞期单一卵裂球染色体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单一卵裂球的染色体诊断牛体外受精5-~10-细胞期胚胎的正常性。牛体外受精后5-~10-细胞期的胚胎用0.5%链霉蛋白酶处理分离单一卵裂球,然后用100ng/ml长春花碱处理10h,制作染色体标本。检查33枚不同发育期胚胎及卵裂球185个,有43.8%的可进行染色体分析(81/185)。结果表明,正常2倍体的发生率为46.9%,染色体异常的卵裂球中,单倍体的发生率为50.6%,显著高于多倍体(2.5%)的发生率(P<0.001)。单倍体中含有X-性染色体和含有Y-性染色体的性比基本相同。引起单倍体发生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卵母细胞的孤雌发育或受精过程中精子穿入未成熟卵后由雄性原核产生。  相似文献   
59.
一九九五年 ,凉山州委、州政府为加快扶贫攻坚进程 ,提出了实施草畜“双百万”工程 ,到二年要求全州发展优质改良羊达 1 0 0万只 ,种植优质豆科牧草 6 6 7万公顷。昭觉县为确保草畜“双百万”工程项目顺利实施 ,使科学技术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发挥项目效益 ,增加群众收入 ,加快彝族贫因农民增收脱贫步伐 ,如期实现“五、八”越温指标 ,加强了技术性工作 ,推广了草料建设技术、绵羊改良繁育技术、畜产品加工技术等诸项牧业实用技术组织配套 ,初步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畜牧业产业化运行机制 ,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现将…  相似文献   
60.
1.生前应激反应 猪只在屠宰前的驱赶、捆绑、装车、运输及在车箱内的互相咬斗,气温过高、过低,营养缺乏、缺水等因素,都会使猪体温度过高,糖酵解过程的加速,引起乳酸产量增加,最终导致PSE肉。 屠宰时击昏也是能使机体突然释放儿茶酚胺,进入血中而发生肌肉收缩。但是随着击昏方法的不同,PSE肉的发生率也有差别。捆绑击昏产生的应激最大,其次是Co麻醉法,电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