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27篇 |
免费 | 39篇 |
国内免费 | 117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76篇 |
农学 | 151篇 |
基础科学 | 208篇 |
146篇 | |
综合类 | 1163篇 |
农作物 | 97篇 |
水产渔业 | 102篇 |
畜牧兽医 | 700篇 |
园艺 | 138篇 |
植物保护 | 10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篇 |
2023年 | 91篇 |
2022年 | 84篇 |
2021年 | 99篇 |
2020年 | 79篇 |
2019年 | 125篇 |
2018年 | 134篇 |
2017年 | 58篇 |
2016年 | 106篇 |
2015年 | 86篇 |
2014年 | 223篇 |
2013年 | 135篇 |
2012年 | 134篇 |
2011年 | 149篇 |
2010年 | 105篇 |
2009年 | 110篇 |
2008年 | 136篇 |
2007年 | 109篇 |
2006年 | 114篇 |
2005年 | 112篇 |
2004年 | 87篇 |
2003年 | 73篇 |
2002年 | 71篇 |
2001年 | 65篇 |
2000年 | 63篇 |
1999年 | 54篇 |
1998年 | 41篇 |
1997年 | 37篇 |
1996年 | 42篇 |
1995年 | 22篇 |
1994年 | 31篇 |
1993年 | 28篇 |
1992年 | 27篇 |
1991年 | 19篇 |
1990年 | 18篇 |
1989年 | 26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8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2篇 |
1966年 | 1篇 |
1965年 | 3篇 |
1960年 | 1篇 |
195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9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143.
144.
本研究旨在探究北京地区中国荷斯坦牛干奶期长度(DPL)的变化规律及其变异对奶牛各项生产性能的影响,包括产奶性能、繁殖性能、初乳品质和乳房健康。收集了北京地区34个牧场出生于2009—2018年136 231头中国荷斯坦牛的干奶日期、生产性能记录、繁殖性能记录等。通过整理试验牛群的干奶记录,揭示了北京地区中国荷斯坦牛1胎和2胎DPL的群体规律,利用固定模型分析了胎次、产犊季节、场-产犊年和初产月龄对DPL的影响;此外,利用固定模型分析了DPL的变异对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首末次配种间隔(interval from first to last insemination,IFL)、产犊至首次配种间隔(interval from calving to first insemination,ICF)和初乳品质的影响,利用Logistic回归过程分析了DPL的变异对首次配种受胎率(conception rate of first insemination,CR)、首次配种56 d不返情率(56-days non-return rate of first insemination,NRR56)、难产率和乳房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北京地区中国荷斯坦牛DPL平均为58.81 d,胎次、产犊季节、场-产犊年和初产月龄均对DPL有显著影响(P<0.05)。DPL的变异对日产奶量、乳蛋白率、ICF、CR、NRR56、难产率和乳房健康有显著影响(P<0.05)。干奶期短的奶牛测定日平均乳蛋白率、CR和NRR56更高;DPL适中的奶牛测定日平均产奶量更高、乳房健康水平更好、ICF更短、难产率更低。本研究在国内利用大规模牛群数据揭示了中国荷斯坦牛DPL的群体规律,可为中国规模化奶牛场提升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5.
依据田间实测资料,在分析丘陵赤红壤水分性质的基础上,建立了土壤有效含水量与土壤物理粘粒含量之间的数学模型,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数学模型,土壤月的贮水量与月降雨总量之间的数学模型和径流率与土壤表层初始含水量之间的数学模型,研究了土壤水分循环与平衡数学模型及各分量与参数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46.
147.
148.
149.
<正>近期,中央层面的会议密集释放出有关"农业经营体制"的政策信号,十八大报告提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2012年12月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鼓励发展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市场预期明年中央一号文件有望继续聚焦农业。不过,在细分行业中,种子行业的基本面情况并未出现转好迹象,相反2013年种业将进入周期性的 相似文献
150.
玉米新月弯孢叶斑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弯孢叶斑病是一种世界性玉米病害,也是中国玉米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20多年来,国内外在该病害发生规律、致病性分化与诱导抗性机理、生物防治技术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本文主要就该病害优势致病菌新月弯孢菌 [Curvularia lunata (Wakker)Boedijn]的生物学特性、致病因子与生理分化机理、毒素结构鉴定、毒素合成与调控、诱导抗病性分子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对玉米弯孢叶斑病防控技术的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