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50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198篇
林业   314篇
农学   218篇
基础科学   333篇
  255篇
综合类   1916篇
农作物   205篇
水产渔业   210篇
畜牧兽医   2405篇
园艺   265篇
植物保护   141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188篇
  2021年   165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205篇
  2018年   196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383篇
  2015年   385篇
  2014年   272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218篇
  2011年   200篇
  2010年   219篇
  2009年   246篇
  2008年   215篇
  2007年   190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173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144篇
  2001年   389篇
  2000年   320篇
  1999年   217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99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舒城县近50年来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安徽省舒城县近50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研究表明:近50年间,舒城县林地急剧减少,耕地和水体面积变化不大,居民用地和园地逐渐增加并有加速上升的趋势;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主要受舒城县人口、经济发展和行政政策等驱动力因素影响和控制。  相似文献   
992.
[目的]为了解新疆阿克苏地区初冬时节肉牛舍的环境空气质量情况,对肉牛舍的环境空气质量进行了评价。[方法]对阿克苏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肉牛养殖场的1栋牛舍中的CO2、NH3、CH4和H2S4种主要有害气体以及空气中的PMl0、TSP进行现场测定,并对牛舍的环境空气质量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测定结果显示,肉牛舍的环境空气质量指标中CO:平均浓度为404mg/m3;NH3平均浓度为4.0mg/m3;CH4和H2S平均浓度〈0mg/m3;PMl0平均浓度为0.04mg/m3;TSP平均浓度为1.222mg/m3;C02、NH3、CH4、H2S、PMl0、TSP最高浓度和日平均浓度均低于:畜禽舍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结论]该肉牛舍的空气质量属于清洁级别,符合肉牛养殖环境标准。  相似文献   
993.
提高母猪发情率对于增加母猪的利用率和猪场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分析了母猪产后不发情的原因,并提出了有效的预防措施,以期为养殖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4.
为了给节节麦的遗传研究提供信息,对来自中东地区及中国陕西、河南及新疆的214份节节麦材料的籽粒性状的变异及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东地区和中国新疆的节节麦籽粒性状的变异系数均高于河南和陕西的节节麦;通过对四个地区节节麦籽粒的粒长、粒宽、粒厚和粒重的平均值做单因素方差分析及S-N-K多重比较,并对上述四个形态指标的平均值做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新疆节节麦单独聚为一类,中东地区、陕西和河南的节节麦聚为一类,其中河南和陕西的相似性更为一致。同时对四个地区节节麦籽粒的粒形(长、宽、厚)与其粒重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中东地区和新疆节节麦粒重主要取决于其粒长,河南节节麦粒重则主要取决于其粒宽,而陕西节节麦粒重与其粒长呈负相关,主要取决于其粒宽和粒厚。  相似文献   
995.
覆膜滴灌对温室气体产生及排放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CO2、CH4与N2O作为全球气候变化贡献较大的温室气体日益受到重视,而覆膜滴灌作为一种节水的田间农艺措施也受到广泛关注。笔者就土壤温湿度对土壤温室气体产生及排放的影响、覆膜滴灌造成土壤温湿度的改变及其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作用进行了综述。目前的研究成果表明:(1)土壤温度、湿度都通过影响土壤微生物菌群数量和活性、调节气体传输速率,对土壤温室气体产生和排放起作用;(2)土壤CO2排放速率与浅层地温正相关,CH4与N2O的产生都有一定的最适温度,而CH4的氧化与温度的关系呈多样性;(3)土壤湿度对CH4产生、氧化与N2O产生的作用都大于土壤温度,CH4氧化速率与土壤湿度呈负相关,而CO2与N2O的排放都有一个最佳的湿润范围;(4)覆膜良好的增温保湿效应、对气体传输的自然阻隔作用以及滴灌的局部湿润作用又会影响温室气体的产生和排放。最后总结提出了有待进一步展开和完善的几方面研究工作:如何确定和控制土壤湿润范围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如何定量确定覆膜滴灌的综合效应,如何通过调控土壤CO2的排放以调控作物的生长过程。  相似文献   
996.
浦东新区机插稻育秧基质配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摸索稻草秸秆或食用菌菇渣代替育秧土提高机插秧育苗土改良及利用效率,依据基质和细土的配比设置了4个处理和1个对照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70%稻牛处理的产量表现较高,70%菇牛处理和纯菇牛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明显,纯稻牛处理的产量略比对照(纯泥土)低,每667m2相差1.9kg。  相似文献   
997.
近年来,江苏省云台农场在加快发展现代生态、外向、高效农业中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标准管理。目前该场连云港花果山出口蔬菜示范区1.65万亩生产基地全部通过GAP(良好农业规范)认证。  相似文献   
998.
太湖流域水稻最佳养分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水稻品种常优1号为材料,于2008至2009年在江苏常熟进行了连续2年的水稻最佳养分管理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最佳养分管理技术,优化养分运筹,增产31%~46%,施氮量为240 kg.hm-2时可获得最高产量9 208 kg.hm-2;高产高效处理可减少肥料投入30%~40%,增产5.5%,氮肥农学效率提高67.8%~98.4%;高效处理减少48.6%氮肥用量,提高氮肥农学效率31.4%。以上结果表明,在太湖地区采用水稻最佳养分管理技术可以大幅减少氮肥施用量,并显著提高氮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999.
介绍了一种运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术显示土壤原生动物细胞结构的方法,试验结果较清晰地显示出该纤毛虫细胞表面纤毛器及纤毛器基部附属微管结构,并总结了试验操作过程中的注意点.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对影响苹果树腐烂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及存活的环境因子进行研究,为防治苹果树腐烂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苹果树腐烂病菌分生孢子的萌发条件、在不同环境下的存活时间进行了测试。[结果]苹果树腐烂病菌分生孢子在清水中不能萌发,在PDA、ABA和RA 3种培养基上24 h萌发率均超过80%。分生孢子在0~35℃均可萌发,但在不同温度下萌发时间有较大差异,最适萌发温度是25℃,24 h萌发率超过90%。在0℃培养18 d,孢子萌发率可达64%。分生孢子角在49℃下10 m in即可致死。腐烂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率随紫外线强度增加及照射时间延长而显著下降。在室内外分别测试了腐烂病菌分生孢子角的存活时间。在室内,树枝上的腐烂病菌分生孢子角可存活9周,而在树皮上的分生孢子角放置5周即失去萌发能力。在室外,自然背阴条件下,分生孢子可存活2周;而在向阳处经1周,分生孢子即丧失萌发能力。分生孢子在室温下无菌水中可存活5周。[结论]腐烂病菌分生孢子对环境的适应力较强,在冬季的低温下也能萌发造成侵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