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7篇
农学   25篇
  1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以新麦18号(CK1)和豫麦49号(CK2)为对照,对周麦18号小麦品种生理生化特性及其产量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周麦18号产量构成因素比较协调,其千粒重最高,为48.8g,分别较新麦18号、豫麦49号提高21.1%、32.2%。周麦18号在灌浆期具有较高的叶面积指数、较稳定的净光合速率、较低的冠层温度,灌浆强度达1.28g/(d.千粒),还具有较强的碳、氮代谢活性以及灌浆中后期较强的根系活力,这些特性是周麦18号高产稳产的保证。  相似文献   
52.
为了更好地搭建全国警犬技术工作交流的平台,本刊特设立"警犬技术工作领导谈"专题,约请有关领导撰文,介绍当地警犬技术工作方面的经验、做法和设想。本期刊登的是黑龙江省公安厅党委委员、副巡视员韩玉林的文章。  相似文献   
53.
利用双列杂交Ⅱ试验研究了周麦16号等5个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周麦16号属矮秆、大穗、大粒型品种,其株高、穗长、千粒重的一般配合力效应较好,可以显著降低后代的株高,增加后代穗长和千粒重。其独特的短倒二节间长和较长的穗下节间一般配合力效应较好,结合短的旗叶长和较宽的旗叶宽,形成了良好的冠层结构,这些特有性状使其成为黄淮麦区育种骨干亲本。  相似文献   
54.
园林植物的种子储藏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重点介绍了园林树种子的主要贮藏方法以及适合不同贮藏方法的园林植物种类,并简要地介绍了在园林植物干藏和沙藏过程中应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5.
以美人蕉(Canna glauca)和萍蓬草(Nuphar pumilum)为试材,采用盆栽法,研究了不同浓度EM菌肥(1 000、2 000、4 000、8 000倍液)对铜尾矿渗出液中植物生长及Cu离子富集的影响,以期为EM菌肥实际应用于修复和治理矿区废弃尾矿渗出液水质及植物筛选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铜尾矿渗出液胁迫下,EM菌肥处理下美人蕉幼苗叶数、根数均大于对照;高浓度EM菌肥对美人蕉和萍蓬草株高均有抑制作用,而低浓度对2种植物的根长有促进作用。在不同浓度EM菌肥处理下美人蕉幼苗耐性指数均高于对照,萍蓬草则表现出低浓度EM菌肥处理耐性指数大于对照。在4 000倍液浓度下美人蕉地上部Cu离子含量最高,是对照的1.16倍,而地下部Cu离子含量在4 000倍液时最低。EM菌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人蕉地下部Cu离子向地上部转移。添加不同浓度EM菌肥一定程上均促进了2种植物对Cu离子的富集,对萍蓬草的促进程度高于美人蕉。  相似文献   
56.
不同包衣药剂及贮藏期对小麦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研究不同药剂和贮藏期对小麦包衣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表明 :适乐时对小麦包衣种子发芽率影响较小 ,安全性高 ,立克秀次之 ,卫福常量包衣对种子发芽率影响也较小 ,包衣时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在一般室内贮藏条件下 ,贮藏期 1个月对小麦包衣种子的发芽率影响不显著 ,2个月以上 ,对包衣种子发芽率影响极显著。此外还对小麦包衣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7.
通过设置4种氮肥施肥方式,研究了2种种植密度下氮肥后移对周麦26号群体动态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方式下的群体动态、产量性状存在差异。群体动态调查表明一次性底施的群体数量均大于分次施肥的群体数量,在小麦拔节期(最高分蘖)差异达到最大,低密度和高密度趋势一致。低密度最高群体差异幅度为110.4万~392.8万/hm~2、高密度最高群体差异幅度为132.3万~590.5万/hm~2。产量性状调查结果表明底追比为3∶7时2种密度的产量均最高,分别较对照增加20.3%和21.9%,产量增加的主要因素表现在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增加;低密度和高密度底追比为3∶7处理的穗粒数分别较对照增加11.5%和13.9%,千粒重分别较对照增加6.57%和6.63%。  相似文献   
58.
国审小麦品种周麦22号具有高产、稳产、多抗和广适等突出优点,是目前全国种植面积居于前列的品种,也是优异的育种亲本材料。为研究周麦22号的分子遗传学基础以及筛选周麦22的特异引物,利用覆盖小麦全基因组的340个SSR标记对周麦22号及其亲本周麦12号、温麦6号、周麦13号进行SSR标记分析。结果表明,温麦6号对周麦22号的遗传贡献最大(37.35%),其次是周麦13号(36.14%),周麦12号贡献最小(26.51%);周麦22号和其3个亲本间的遗传相似系数的聚类结果与系谱分析不一致,表明在选育过程中亲本遗传物质的传递发生了偏分离;在不同基因组水平上,3个亲本对周麦22号的遗传贡献率差异较明显,在A、B、D三个染色体组上对周麦22号的遗传贡献各有侧重;从340个SSR标记中筛选出28个周麦22号的特异标记,并通过与周麦22号的姊妹系、相似品种、衍生品种及黄淮麦区主推的小麦品种相比较,进一步筛选出1个周麦22号的特异引物Xgwm577,建立了一种能够准确、快速、简便、稳定检测周麦22号品种真实性的检测手段,为周麦22号进一步的遗传改良和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9.
刺五加野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刺五加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充分挖掘刺五加的药用和保健功效,提高刺五加的经济价值的同时,通过解决刺五加的栽培繁殖技术,在政府支持,企业和农户的合作,通过利用进行保存刺五加资源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60.
德国鸢尾(Iris germanica L.)矮生优良单株的杂交选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2个矮生和5个普通德国鸢尾(Iris germanica L.)栽培品种为材料,配置5个杂交组合,经杂交试验及矮生优株筛选,选出矮生优良单株8个。试验结果表明:因所选亲本遗传基础的复杂性,其杂种后代出现了花色及株高等主要表型性状的高度分离;在花色性状遗传中,其紫色相对于黄、粉、白和红色具有更强的遗传能力;在株高性状遗传中,杂种后代不同株高个体数由多到少依次为Ⅲ级、Ⅱ级、Ⅳ级、Ⅰ级。以花色为主要观赏指标的鸢尾矮生植株需通过与矮生亲本的反复回交筛选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