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0篇
畜牧兽医   4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控制狂犬病的流行,南宁市自2008年起连续5年强化犬的免疫。至2012年,犬平均免疫覆盖率为79.86%,犬群免疫抗体阳转率为86.53%,与2007年相比,人狂犬病病例下降了69.70%,发病县区下降了54.55%。结果显示,对犬持续实施大面积免疫,有效控制了人狂犬病。  相似文献   
22.
为有效防控狂犬病,百色市开展疫情专项调查和防治研究,发现狂犬病病死率和死亡人数仍居人类各种法定报告传染病之首,死亡人数与动物发病数呈正相关关系;监测貌似健康犬狂犬病带毒率为1.9%,流行毒株属基因Ⅰ型,Ⅰ亚群;使用国产兽用狂犬病活疫苗(FlurryHEP株)免疫期为半年,注射进口兽用狂犬病灭活疫苗(PV株)免疫有效期为一年;“专题讲座+发送短息”宣传方式效果好;采取“栓养、免疫、监测、扑灭、宣传”等综合防治措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3.
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原主要是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经消化道传播[1],是严重危害养鸡业的一种传染病,该病的死亡率很高,最急性病例几乎看不到前期症状就突然死亡。2011年11月14日田  相似文献   
24.
正山羊副流感病毒3型(CPIV3)是单股负链RNA病毒,属于副黏病毒科呼吸道病毒属,同属的其他成员还包括仙台病毒、人副流感病毒1型和3型(HPIV1、HPIV3)和牛副流感病毒3型(BPIV3)等。副流感病毒3型能够引起多种哺乳动物的呼吸道感染,如BPIV3能引起奶牛的高热、气喘等症状,对养殖业造成很大影响。2014年研究人员从江苏省某地呼吸道症状严重的山羊临床病料中首次分离到  相似文献   
25.
为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地区马属动物携带梨形虫的情况及种类分布,2019-2020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崇左、百色与河池等地区共采集162份抗凝血,抽提后运用巢式PCR方法扩增18S rRNA基因并进行测序分析,以了解种类情况.结果 显示,防城港、崇左、百色与河池等四地马属动物的马梨形虫平均感染率为26.54%,分...  相似文献   
26.
[目的]检测广西猪群主要疫病的感染状况。[方法]2015年,从发病猪场和屠宰场采集猪组织样品276份,应用RT-PCR方法检测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并应用PCR方法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结果]发病猪场中,CSFV、PRRSV、PEDV、PCV2、PRV病毒感染率分别为3.98%、11.36%、0、28.98%和4.55%,而屠宰场猪CSFV、PRRSV、PEDV、PCV2、PRV病毒的感染率分别为1.00%、2.00%、0、29.00%和3.00%。对猪群混合感染情况分析发现,PCV2和其他病原的混合感染率最高。其中,发病场二重感染率最高的为PRRSV+PCV2,达到5.11%,其次为PCV2+PRV和PRV+PRRS,阳性率均为0.57%。屠宰场二重感染率最高的是PCV2+PRV,阳性率为1.00%。[结论]在发病猪场和屠宰场中,猪圆环病毒2型的感染率最高,且常与其他病原发生混合感染,伪狂犬病毒感染率较2014年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27.
对来自广西边境地区部分发病猪场及屠宰场的370份猪组织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共分离到16株链球菌,对这16株链球菌进行了形态学观察、PCR鉴定及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其形态、染色、生化特性均符合猪链球菌的特点,通过GDH鉴定与测序,证实这16株菌株均为猪链球菌,分别命名为GX1~GX16。通过特异性引物PCR分型(35个血清型),其中有1株为1型,1株为2型,1株为5型,1株为29型,5株为8型,7株未分出型。用这16株猪链球菌对昆明小鼠和BALB/c小鼠进行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发现,菌株GX10对昆明小鼠和BALB/c小鼠致死率均为100%;菌株GX11对BALB/c小鼠致死率为80%;其他菌株对昆明小鼠和BALB/c小鼠均无致病性。菌株GX10、GX11对BALB/c小鼠的LD50分别为4.5×105和3.6×109 CFU。本试验结果表明,广西边境地区存在致病性猪链球菌8型。BALB/c小鼠对猪链球菌的敏感性高于昆明小鼠,更适合作为猪链球菌致病性研究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8.
<正>口蹄疫病毒(Foot and mouth disease virus,FMDV)是属于小RNA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的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该病毒以复制能力高、潜伏期短并通过接触和气溶胶传播为特点[1]。在世界范围内共有7种不同的血清型流行,分别是A、O、C、亚洲Ⅰ型以及南非Ⅰ型、南非Ⅱ型、南非Ⅲ型[2]。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FMD)是由FMDV引起的一种对牛、  相似文献   
29.
为探究广西部分地区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SS)流行菌株主要血清型及毒力因子分布情况。本试验于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对从多个猪场采集到的116份疑似链球菌感染的组织病料(脑、肺脏、淋巴结等)进行病原菌检测,采用细菌分离鉴定、形态学观察及PCR扩增等方法对病原菌及其血清型和部分毒力因子进行鉴定。结果显示,116份样品共分离到链球菌32株,阳性率为27.59%(32/116),其血清型主要以SS2和SS9为主,分离率分别为40.63%(13/32)和43.75%(14/32),其他血清型为15.63%(5/32);毒力因子检测结果表明:SLY、MRP、EPF以及SBP2′因子的检出率分别为:81.25%(26/32)、59.38%(19/32)、50.00%(16/32)和71.88%(23/32)。32株链球菌中以SLY~+MRP~+EPF~+SBP2′~+(13株)、SLY~+MRP~-EPF~-SBP2′~-(5株)、SLY~+MRP~+EPF~-SBP2′~+(5株)为主要的毒力基因型,其中SS2均能检测出3个或3个以上的毒力因子。玉林、柳州市主要分布SS9型,南宁、百色市主要分布SS2型;广西不同地区毒力因子的分布情况存在差异且不同血清型或同一血清型的链球菌毒力因子的分布情况也各不相同,其中SS2携带的毒力因子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血清型。该研究可为今后猪链球菌疫苗及致病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为广西地区猪场链球菌血清型疫苗选择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0.
为了解家畜口蹄疫免疫效果,田东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兽医实验室利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对2010年-2013年全县家畜免疫血清进行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监测。结果显示:2011年猪和羊的抗体合格率略有下降,牛的抗体合格率平稳上升,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二免抗体合格率显著高于一免。2013年在免疫猪和羊口蹄疫疫苗时,同时在另一耳根注射疫苗增效剂(主要成分为黄芪多糖)的抗体合格率比未使用增效剂动物的高;在一免后抗体监测调查还发现,使用不同生产厂家的疫苗对群体抗体合格率有一定的影响。调查认为,使用口蹄疫疫苗应推行二次加强免疫,使用疫苗增效剂对提高免疫效果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