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11篇
综合类   63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从广西21个县(市)的采集玉米纹枯病标本,经分离纯化后获得126个丝核菌属菌株,其中多核丝核菌121株,双核丝核菌5株。菌丝融合群测试结果表明,多核丝核菌分别属于AG-1-IA(85.17%)、AG-1-IB(1.59%)、AG-4(3.87%)和AG-5(4.76%)融合群,双核丝核菌分别属于AGBb(2.38%)和AGK(1.59%)融合群。首次从玉米上分离到双核丝核菌AGBb融合群。不同融合群对4种供试杀菌剂的敏感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AGB(b)、AG和AG-1-IB对供试杀菌剂多表现为高度的敏感性,AG-4和AG-5融合群则表现为中度的敏感性,而AG-1-IA敏感性最小。  相似文献   
92.
20 0 3年庐江县棉田斜纹夜蛾大发生 ,幼虫始发期较 2 0 0 0~ 2 0 0 2年早 10~ 2 2d ,分析其原因主要是 :食料丰富 ,气候条件适宜 ,自身繁殖能力强、食性杂、世代重叠严重 ,防治工作不到位 ;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3.
根据田间系统监测、专题调查、试验研究结果及有关历史资料、气象资料 ,分析了庐江县 2 0 0 3年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大流行原因 ,提出了今后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4.
75%肟菌·戊唑醇WG不同施药量防治水稻后主要病害试验结果表明,75%肟菌.戊唑醇WG对水稻穗瘟、稻曲病、纹枯病等主要病害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用药量225g/hm2,于水稻破口前3d、齐穗期各防治1次,对水稻穗瘟防效高于40%稻瘟灵EC 1500mL/hm2,对稻曲病、纹枯病的防效显著高于40%稻瘟灵EC 1500mL/hm2。75%肟菌.戊唑醇WG防治水稻主要病害对水稻具有较好的增产效果,主要是结实率提高、千粒重增加、空谷率下降。75%肟菌·戊唑醇WG防治水稻穗瘟、稻曲病、纹枯病等主要病害,建议用药量为150~225g/hm2;若防治感稻瘟病的水稻品种,75%肟菌·戊唑醇WG用药量应为225g/hm2,于水稻破口前3d、齐穗期各防治1次。  相似文献   
95.
试验结果表明,75%肟菌.戊唑醇WG对水稻穗瘟、稻曲病、纹枯病等主要病害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用药量150g/hm2,水稻破口前3d、齐穗期各防治1次,对水稻穗瘟防效最高;水稻破口前13d、齐穗期各防治1次,对稻曲病防效最高;各时期施药对水稻纹枯病防效均较好。防治水稻穗瘟、稻曲病、纹枯病等主要病害,一般发生年份,以水稻破口前5~7d第1次施药、水稻齐穗期第2次施药较好;防治感稻瘟病的水稻品种,以水稻破口前3d第1次施药、水稻齐穗期第2次施药较好;防治感稻曲病的水稻品种,以水稻破口前10~15d第1次施药、水稻齐穗期第2次施药较好。  相似文献   
96.
小麦赤霉病药剂防治适期及不同防治次数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结果表明,防治小麦赤霉病,以小麦初花期(扬花株率10%)施药效果最好,防治效果、产量均显著高于小麦齐穗期施药及小麦盛花初期施药。在小麦赤霉病发生较重年份,防治感病品种小麦,施药2次效果较好,应于小麦初花期施药1次、7d后施第2次药。  相似文献   
97.
 砂仁叶枯病是一种发生普遍而严重的病害。该病有四种症状类型:叶枯型、斑枯型、星斑型和叶鞘病斑。以前者为主。根据病原菌的形态、培养性状、致病性及寄主范围鉴定为围小丛壳菌(Clomerella cingulata (Stonem.) Spauld.et Schrenk),分生孢子阶段为盘长孢状刺盘孢(Co-lletotrichum gleosporioides (Penz.) Sacc.)。病菌生长量和产孢量依培养和光照条件而异。寄主范围广,在参试的23科39种植物中,有9科15种植物发病。  相似文献   
98.
韦刚 《广西植保》1994,(3):31-31
番茄菌核病及其防治韦刚(广西农业大学植保系)番茄菌核病在广西各地均有发生。春植番茄很少发病,反季节栽培发生较重,特别是在塑料大棚中种植的番茄发病更重。番茄的叶片,茎杆、果实均可受害。受害叶片多从下部老叶开始。病斑初期为水渍状、暗绿色、软腐、湿度大时病...  相似文献   
99.
芹菜软腐病的发生与防治芹菜软腐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从苗期到成株期均有发生,引起植株死亡。病症主要发生在叶柄的基部和茎的基部,病斑初期为淡褐色,水渍状,纺锤形或不规则形的凹陷病斑,慢慢扩大为黄褐色或黑褐色的腐烂病斑,具有恶臭味,最后仅残留表皮和维管束。...  相似文献   
100.
广西水稻纹枯病菌菌丝融合群鉴定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西36个县(市)采集水稻纹枯病标样,经分离纯化后获得186个丝核菌菌株。菌丝融合测试结果表明,这186个丝核菌菌株分别属于3菌丝融合群:即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的AG-1-IA 和AG-4融合群,双核丝核菌的AGBb融合群,出现的频率分别为96.4%、2.15%和1.62%。不同的菌丝融合群在菌丝生长速率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AG1-IA的生长速率最大,AGBb生长速率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