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8篇
综合类   23篇
畜牧兽医   5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正>8 甘丙肽(galanin,GAL) 甘丙肽最早于1983年由Tatomota从猪的小肠提取出来,是由29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人、牛和鸡GAL的第13和20位上有一α螺旋,而猪、绵羊和大鼠的GAL同一区域无α螺旋。因此,GAL分为A(人、牛、鸡)和B(猪、绵羊、大鼠)2种。  相似文献   
22.
23.
兔脑和脊髓内开胃素A免疫阳性神经元和神经纤维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了10只青紫蓝兔脑内开胃素(Orexin) A免疫阳性神经元和神经纤维的分布。结果显示,Orexin A免疫阳性神经元分布于下丘脑的视上核、室旁核、背内侧核、穹隆周核、外侧区、前区和后区以及底丘脑的未定带。Orexin A免疫阳性神经纤维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内,在端脑分布于大脑皮质、尾状核、隔核和杏仁核;在间脑分布于丘脑、下丘脑、上丘脑和垂体;在中脑分布于中央灰质、前丘、后丘、黑质、网状结构和中缝核;在脑桥分布于蓝斑、网状结构和中缝核;在延髓分布于极后区、孤束核和迷走神经背侧运动核;在小脑和脊髓也有分布。  相似文献   
24.
根据GenBank登录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S基因序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M基因和猪博卡病毒(PBoV)NP1基因序列,设计合成3对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对TGEV、PEDV RNA反转录获得的cDNA模板和PBoV的DNA模板进行多重PCR扩增,同时得到3条与试验设计相符的1 060bp(TGEV)、462bp(PEDV)及258bp(PBoV)特异性条带,建立了同时检测TGEV、PEDV和PBoV的多重PCR方法。结果表明,在同一PCR反应体系中,可以同时检测这3种病毒核酸片段,而对其他病毒的检测均为阴性;敏感性分析表明,该方法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35、20、10pg的核酸。采用该方法对60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TEGV阳性率为1.6%,PEDV阳性率为6.7%,PBoV阳性率为21.7%,表明建立的方法可以应用于临床检测。  相似文献   
25.
为更真实地探究猪肺炎支原体(Mhp)不同毒力菌株对猪气管上皮细胞(STEC)的致病性差异与机制,通过气液界面培养技术(ALI),建立了传代STEC细胞系3D分化培养模型及Mhp在此细胞上的感染模型。将相同剂量的Mhp强毒株NJ株、中等毒力菌株AH株和弱毒株168L株分别感染3D培养的猪气管上皮细胞,分别通过单层细胞跨膜电阻检测、Alamar Blue检测、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检测等试验测定细胞单层完整性与细胞活性,并通过激光共聚焦和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感染后48h的细胞MUC5B黏液蛋白的分泌量,从细胞生长特性、活性和黏液分泌功能方面比较不同毒力Mhp菌株感染对STEC分化细胞的影响。研究还从细胞氧化系统方面,比较检测各感染组细胞内NO和内源性ROS分泌量,进一步探索Mhp的致病机制。结果表明:强毒株NJ株和中等毒力AH株组纤毛有明显的变粗、破损和脱落现象,而弱毒株168L株组对纤毛的影响较小;Mhp菌株感染后细胞单层跨膜电阻显著下降,且电阻下降程度与菌株毒力呈正相关。Alamar Blue检测试验、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检测结果均表明,Mhp NJ株与AH株感染后均可以显著降低细胞活性,且在感染后48h最明显。Mhp菌株感染后还可促进分化细胞分泌MUC5B黏蛋白,菌株毒力越强,刺激黏蛋白分泌的量也越多。氧化应激检测结果显示,除Mhp弱毒菌株168L株外,中等毒力菌株AH株和强毒株NJ株感染3D分化的STEC细胞后,可显著刺激细胞分泌NO和内源性ROS,显著引起细胞的氧化应激反应。而经NAC抗氧化处理后,强毒株NJ株、中等毒力AH株和弱毒株168L株组细胞ROS和黏液分泌量均显著降低,细胞活性和电阻值均显著升高。本研究通过更接近体内环境的3D分化细胞感染模型证明,Mhp感染可对宿主细胞的生长特性与活性产生损伤,且损伤的程度与毒力呈正相关;而这种损伤机制与Mhp菌株引起感染细胞氧化应激的能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6.
西尼罗病毒的基因进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更好的了解西尼罗病毒在世界各地的流行特征,从GenBank中随机选取45株西尼罗病毒的全基因或部分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构建了基因进化树.发现西尼罗病毒可以分为两个谱系,1系病毒广泛分布在非洲西部、中东、东欧、印度、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地,2系病毒分布在非洲亚撒哈拉、马达加斯加等地.1系的西尼罗病毒可进一步分为3个分支.对其中的22株西尼罗病毒部分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发现1系病毒之间核苷酸同源在76.8%以上,氨基酸同源性在78.3%以上,而2系病毒与1系病毒核苷酸同源性约为64.7%~76.2%,氨基酸同源性约为64.7%~93.0%.  相似文献   
27.
用30%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溶液浸泡鸡颈交感干节间索断端,存活2—4天后,经心室灌流固定。取颈、胸部脊髓制成50μm 厚冰冻切片。TMB 呈色反应后,对6例脊髓横切面和2例脊髓水平切面的标记细胞的大小、形态及其排列方式在光镜下进行观察。颈交感干的节前神经元胞体主要位于脊髓Terni氏柱,均为多极细胞,在脊髓横切面和水平切面上都呈梭形、椭圆形、三角形、梨形和多角形(含不规则形)。神经元胞体长轴的排列,在脊髓水平面上,细胞长轴的方向多与脊髓长轴的方向一致;在脊髓横切面上,细胞的排列无一定方向性,有少数呈内外横向排列。胞体分小、中、大型三类。长轴在24μm以下的小型细胞最多(水平切面占50.24%,横切面占93.50%),25—34μm 的中型细胞次之(水平切面占39.42%,横切面占6.50%)。在脊髓水平切面上还有少量长轴在35—40μm 的大型细胞(占7.57%)及41μm 以上的细胞(占2.76%)。  相似文献   
28.
仔猪子宫角传入神经的起源—HRP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实验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法研究了仔猪子宫角传入神经的起源,结果如下: 一、标记细胞出现于T_(10)—S_3背根节,主要集中在L_2、L_3及S_1、S_2背根节。在注射子宫角前半部组、后半部组及全子宫角组,标记细胞出现的背根节范围基本相同。 二、标记细胞出现于双侧背根节,注射侧出现的标记细胞数明显多于对侧。这表明仔猪子宫角的感觉经双侧背根节传入脊髓,以同侧传入占优势。 三、标记细胞以小型为主,大、中型较少。它们混杂散在分布于整个背根节内。 四、胸腰部背根节出现的标记细胞数约为骶部的四倍,结状节中未出现标记细胞,表明猪子宫角的感觉主要经交感途径传入,小部分经副交感途径传入,不经迷走神经传入。  相似文献   
29.
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法研究了5只仔猪下丘脑内生长抑素mRNA的分布。结果表明,生长抑素znRNA主要见于下丘脑腹内侧核、穹窿周核、腹外侧核、弓状核、室旁核和室周核,此外在视交叉上核、视上核、下丘脑前区和后区偶见零散标记细胞。本研究结果与在绵羊和豪猪上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获得的结果略有不同,除与研究方法和种属差异有关外,还可能与实验动物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30.
本试验旨在研究人工感染猪伪狂犬病毒(PRV)后猪体内神经介素U(NMU)及其受体和一些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将56头24日龄猪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再分为6小组(0 d组、1 d组、3 d组、6 d组、9 d组和12 d组)。试验组猪以滴鼻法感染猪伪狂犬病毒,对照组鼻腔接种同体积生理盐水;分别于攻毒后对应天数处死各组的猪,采集其组织样品置于液氮中保存。采用RT-PCR研究了攻毒后不同时间点猪体内NMU及其受体基因的表达,同时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析了细胞因子IL-1β、IL-6和IL-4的表达变化。结果发现,人工感染PRV后,首先是下丘脑的NMU及受体发生变化,其次是扁桃体和淋巴结的NMU及NMUR1的变化,并引起扁桃体、胸腺、淋巴结、下丘脑的IL-1β分泌量显著增加。结果提示,猪感染病原体后,可能影响NMU及其受体的变化,并可能通过此途径影响细胞因子IL-1β的变化,进而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参与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