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7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141篇
林业   259篇
农学   178篇
基础科学   262篇
  231篇
综合类   1300篇
农作物   147篇
水产渔业   144篇
畜牧兽医   612篇
园艺   241篇
植物保护   113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222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188篇
  2011年   187篇
  2010年   165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探究全膜覆土种植和施肥水平对半干旱区旱地苦荞土壤耗水特征和产量的影响,于2015—2017年连续3年进行定位试验,全膜覆土种植方式下,设置高量(N 120 kg hm-2+P2O590 kg hm-2+K2O 60 kg hm-2,HF)、中量(N 80 kg hm-2+P2O560 kg hm-2+K2O 40 kg hm-2,MF)、低量(N 40 kg hm-2+P2O530 kg hm-2+K2O 20 kg hm-2,LF)和零施肥(ZF),以传统露地种植不施肥为CK,共5个处理,以明确全膜覆土种植和施肥对半干旱区苦荞的耗水特性、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苦荞全膜覆土种植后集雨保墒效果明显,能够改善土壤水分环境,增加花前贮水,LF能够根据不同降水年型和土壤水分状况调控苦荞花前花后土壤耗水,在干旱年LF较ZF、MF、HF、CK能够提高苦荞花后土壤贮水量2.8~23.5 mm,增加花前0~100 cm土层土壤剖面水分耗散量26.3~32.4 mm,增加生育期总耗水量44.5 mm,提高耗水模系数、耗水强度,显著增加成熟期干物质量1.2%~58.8%、灌浆期叶面积指数4.1%~68.5%,增加单株粒重1.6%~61.6%,提高籽粒饱满率0.6%~29.2%,增加生物量1.1%~182.5%,提高产量1.1%~130.4%,提高水分利用效率0.3%~102.7%。可见,旱地苦荞全膜覆土种植低量施肥处理贮水效果明显,能够达到水肥耦合作用,且能够根据降水等环境条件调控植株生育期耗水,显著提高苦荞生物产量、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是适宜于半干旱区苦荞增产增效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992.
基于SWAT模型的山区冰雪融水河流的日径流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冰雪融水河流的产流与汇流特点,基于SWAT模型能量平衡计算原理,充分考虑地形、辐射、风、下垫面及冻土等因素对融雪的影响,研究了山区冰雪融水河流的日径流,基于遥感数据与地理信息数据得到的积雪信息,以及玛纳斯河流域1980—1995年气象、径流等实测数据,建立了适合山区融雪河流的SWAT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并模拟了玛纳斯河流域出山口处肯斯瓦特水文站的日径流,模拟相对误差为17%、Nash Sutcliffe效率系数为0.73,模拟结果合理可靠,为研究冰雪融水河流的径流模拟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993.
美国Spar黄兰沙梗草在黄土高原地区引种后的适应性较强,适生中心区为黄土高原沟壑区、黄土丘陵沟壑区一副区、二副区、三副区。其生长速度较快,生态经济利用价值较高,栽培技术简便易行,为黄土高原地区较为理想的一种引进植物,在天然草场恢复、水土保持等方面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994.
研究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时小流域侵蚀产流量和次降雨径流过程的影响.以黄土丘陵沟壑区第Ⅲ副区内治理小流域桥子东沟和未治理小流域桥子西沟为对象,分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不同阶段小流域侵蚀产流量年际变化和次降雨径流过程.结果表明:桥子东沟产流次数较桥子西沟减少了42.86%,年径流模数为桥子西沟的5%~63%;桥子东、西沟的多年平均径流系数分别为1.80%和4.03%;桥子东、西沟年径流深比值略有下降,治理后期在0.6以下.桥子东沟在治理后期的次降雨起流和洪峰流量的出现都晚于桥子西沟;桥子东、西沟次降雨洪峰流量、洪水历时比值不断下降,治理后期分别为0.41和0.61.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实施有效减少了治理流域的侵蚀产流量,对次降雨径流过程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995.
为更加有效地利用微生物资源控制马铃薯早疫病,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马铃薯早疫病病原菌的拮抗菌株,通过含毒介质法探究拮抗菌株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44个供试内生真菌和细菌的菌株中,7株细菌对马铃薯早疫病病原菌有显著的抑菌作用,其中菌株H3的拮抗能力最强,采用平板对峙法显示,菌株H3对马铃薯早疫病病原菌抑菌宽度为5.50 mm;对H3培养基类型进行筛选,含毒介质法显示LB发酵液的抑菌活性最高,16.7%的H3发酵液的抑制率为71.17%;菌株H3发酵液能导致马铃薯早疫病病原菌菌丝形态变化:菌丝顶端出现空泡状的膨大,菌丝隔间细胞变粗变短,原生质收缩。结果说明H3可以拮抗马铃薯早疫病病原菌。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荔枝作为常绿果树,存在缺乏管理而沦为绿化树现象。准确了解和掌握荔枝种植区域的空间分布及空间变迁趋势,对荔枝产业空间布局优化、标准化管理等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广州市增城区荔枝种植区域为例,利用遥感技术,对2015、2019年两期遥感影像进行目视解译,判断有人管理与无人管理荔枝种植区域的空间变化特征,借助重心迁移模型和破碎度指数定量分析荔枝时空变化程度。【结果】遥感解译总体精度较高,达到86.54%。增城区荔枝种植面积减少67.69 hm2,其中,有人管理荔枝种植面积减少127.28 hm2,无人管理荔枝种植面积增加59.59 hm2。荔枝种植区域重心逐渐远离城镇,整体向东迁移45.14 m、向北迁移107.01 m,其中有人管理荔枝种植区域向西北迁移,无人管理荔枝种植区域向西南迁移。荔枝种植区域的破碎度指数从2015年的0.0407增加至2019年的0.0413,空间分布呈现逐渐分散格局;但有人管理荔枝种植区域的破碎度指数从0.0244降低至0.0238,空间上呈现聚集状态。【结论】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精准快速识别...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 研究从蛹虫草菌渣中综合提取分离虫草素、多糖、多肽的最佳工艺。 [方法 ] 以虫草素、多糖、多肽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温度、液料比、提取时间以及提取次数4因素对虫草素、多糖、多肽综合提取得率的影响,并经过膜过滤技术、酶解技术将三者有效地分离。 [结果 ] 虫草素、多糖、多肽综合提取分离最佳工艺条件:在95℃下,用16倍量的水热回流提取2.0h,2次,滤液在经过膜过滤技术、酶解技术将三者有效分离。 [结论 ] 优选的实验工艺具有提取效率高、省时、省溶剂等优点。  相似文献   
998.
【目的】作为"三农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农业保险对于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改进农村社会治理、保障农民收益等具有重要作用,科技赋能是保障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方法】文章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笔者实践深入分析了智慧农险的总体框架,围绕智慧农险4个核心内容论述了其应用领域,并对智慧农险发展进行展望。【结果】涵盖数据感知、传输、处理等功能的智慧农险平台将充分支持多源数据在农业保险领域发挥价值,为种植险、养殖险、扶贫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风险保障,降低现阶段因数据缺陷导致的各类风险。【结论】面对当前和今后较长时间内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科技赋能农业保险的迫切需求,智慧农险需要从系统性和整体性的角度展开综合研究,多技术集成、发展模式、创新推广模式和对产业支撑将是未来智慧农险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99.
为显齿蛇葡萄叶中二氢杨梅素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二氢杨梅素含量作为比较参数,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提取溶剂、提取时间、料液比及提取温度对二氢杨梅素提取率的影响;再通过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显齿蛇葡萄叶中二氢杨梅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65℃+提取次数3次+料液比1∶10+超声提取时间45min,此条件下显齿蛇葡萄叶二氢杨梅素的提取率为25.12%;与正交试验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的提取率(25.16%)接近。  相似文献   
1000.
该研究采用农林废弃物核桃壳以及Fe(Ⅲ)改性的核桃壳作为吸附剂,对模拟废水中的Cu~(2+)进行吸附去除,并且考察了水样初始p H、吸附剂投加量、Cu~(2+)初始浓度、吸附时间等因素对Cu~(2+)吸附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吸附参数,并进行了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的分析。结果表明:当水样初始p H 5.0、吸附剂投加量0.05g,Cu~(2+)初始质量浓度200mg/L,吸附时间120min,在此条件下50m L水样在180r/min、25℃条件下核桃壳和改性核桃壳对Cu~(2+)的去除率分别达57.6%和93.2%以上,吸附量分别约为120mg/g和195mg/g;采用伪二级动力学方程的拟合结果更为理想,R2均在0.99以上;Langmuir方程可以较好地描述核桃壳和Fe(Ⅲ)改性核桃壳吸附剂对Cu~(2+)的吸附过程,此吸附过程是单分子层的吸附;核桃壳及改性核桃壳对Cu~(2+)的吸附是放热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