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9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9篇
林业   52篇
农学   73篇
基础科学   61篇
  46篇
综合类   340篇
农作物   65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268篇
园艺   37篇
植物保护   3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呼伦贝尔割草地由于在利用时间和空间上比较固定,连年打草导致割草地严重退化。为保护呼伦贝尔割草地和促进草地生态恢复,采用打孔及"3414"土肥配方试验,施用氮、磷和钾肥作为试验处理因素,结合回归拟合及模拟寻优等分析方法,得到如下结论。单因素氮肥在非打孔区域对生物量的影响显著,且存在最佳施肥水平(施肥量为105kg·hm^(-2))和理论最高草地生物量(55.66g·m^(-2));双因素中,打孔区域氮、磷和钾两两之间的组合效应均高于非打孔区域,说明打孔与施肥同时进行可改善施肥对草地生物量的影响程度,也说明打孔对草地生物量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天然割草地采用"3414"土肥配方试验需要增加处理重复或者样点重复,以保证数据的集中性反映施肥处理效果。依据氮、磷和钾全信息模拟寻优结果,非打孔区域对应的施肥量分别为246.14kg·hm^(-2)、246.75kg·hm^(-2)和8.68kg·hm^(-2),此时草地最大地上生物量为62.09g·m^(-2);打孔区域的最优处理组合施肥量分别为氮肥231.50kg·hm^(-2)、磷肥374.50kg·hm^(-2)和钾肥25.20kg·hm^(-2),获得最大草地地上生物量为58.12g·m^(-2)。  相似文献   
102.
103.
自20世纪90年代后,即墨市对虾病毒性暴发病频繁发生,海水池塘单养对虾效益明显下降,养殖一度成为低潮。经过多年实践证明,在当前对虾养殖病害防治尚未完全解决的情况下,虾蟹混养不失为一种缓解虾病发生、提高经济效益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4.
随着5G时代的到来和移动通信的发展,移动学习随之诞生,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受到冲击.移动学习成为高校课程教学模式的新气象,文章以河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开设的应用密码学课程为例,对移动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并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探究移动教学模式对课程教学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移动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能...  相似文献   
105.
前胃疾病是兽医临床和奶牛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疾病之一,该病主要是由消化道疾病相继感染或并发感染而引起的,在发病过程中,具有继发性的特点,在奶牛疾病中有很大的发病比例,在前胃消化道病中很容易造成大面积感染和并发,例如,前胃弛缓瘤、胃积食和瘤胃臌气等,都是此病的并发感染所导致。因此,本文作者对多例牛前胃疾病开展相关的防治研究与调查,对该病的预防与治疗以及牛产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6.
诱导型抗性在植物防御植食性昆虫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植物可通过基因和信号通路调控植物与害虫之间的互作。本研究以转Bt+Cp TI(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cowpea trypsin inhibitor))基因的抗虫棉品种中棉所41为材料,使用定量PCR分别测定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危害、喷施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和水杨酸甲酯(methyl salicylate,Me-SA)等处理0、6、12、18和24h后,棉花Ghppo1(Gossypium hirsutum polyphenol oxidases 1)基因、茉莉酸途径关键基因Gh AOS(Gossypium hirsutum allene oxide synthase)、Gh COI1(Gossypium hirsutum coronatine insensitive1)表达量变化。交互取食试验测定1龄棉铃虫诱导及茉莉酸甲酯诱导18 h后棉花饲喂3龄棉铃虫与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虫重变化。以了解棉花Ghppo1基因在棉花诱导型抗性及棉花-棉铃虫互作关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龄棉铃虫取食以及喷施Me-JA能够诱导棉花Ghppo1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而3龄棉铃虫取食及喷施Me-SA不能诱导棉花Ghppo1基因表达量升高。此外棉花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s,PPOs)同样受1龄棉铃虫取食和茉莉酸甲酯诱导,而不受3龄棉铃虫和水杨酸甲酯诱导。1龄棉铃虫取食能够诱导茉莉酸途径关键基因Gh AOS和Gh COI1表达量显著上升。交互取食试验结果表明1龄棉铃虫诱导后的棉花植株能够抑制3龄棉铃虫及甜菜夜蛾的生长发育。棉花Ghppo1基因受茉莉酸途径而不受水杨酸途径调控,棉花Ghppo1基因参与棉花对棉铃虫的诱导型抗性反应。本实验结果表明,1龄棉铃虫可明显提高棉花对棉铃虫及甜菜夜蛾的抗性,棉花Ghppo1基因在棉花对棉铃虫与甜菜夜蛾抗性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7.
通过敲除猪的ApoE基因,为后期构建ApoE缺陷型动物模型奠定基础。利用CRISPR/Cas9系统和实验室前期构建的报告载体,分别构建了靶向猪ApoE基因的两个CRISPR/Cas9表达载体和相应的报告载体。通过CRISPR/Cas9表达载体和RG(Red-GFP)报告载体转染HEK 293T细胞荧光观察结果显示,构建的CRISPR/Cas9表达载体均有较高的活性,进一步在流式细胞仪上检测其活性分别为6.50%和6.83%。将CRISPR/Cas9表达载体和RPG(Red-PuroR-GFP)报告载体转染PK15细胞系,经过嘌呤霉素药物筛选后,对富集到的细胞进行基因组检测。结果显示本系统能够对猪PK15细胞中的ApoE基因进行有效的敲除,其敲除效率分别为40%、53.3%。试验结果可为ApoE敲除猪动物模型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8.
烟草嫁接苗对黑胫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嫁接技术是植物病害绿色防控的有效措施之一,为探寻抗烟草黑胫病的高抗嫁接组合,本研究以4个高抗烟草品种为砧木,生产上4个主栽品种为接穗,开展了不同嫁接组合烟苗对黑胫病的抗性鉴定。人工接种黑胫病菌后,以‘Florida 301’作砧木时烟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0~4.76%和0~2.86;以‘革新3号’作砧木时分别为0~20.71%和0~15.72;以‘Beinhart 1000-1’作砧木时分别为1.11%~13.18%和1.11~11.47;以‘L8’作砧木时分别为20.02%~65.33%和13.58~60.89,而以接穗品种‘K326’、‘云烟87’、‘NC55’和‘红花大金元’自根苗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K326’,39.98%和35.46,‘云烟87’,45.81%和39.18,‘NC55’39.33%和35.93,‘红花大金元’,74.67%和65.48。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以‘Florida 301’、‘革新3号’和‘Beinhart 1000-1’品种为砧木的嫁接苗发病率与病情指数均极显著低于接穗品种自根苗(P0.01);‘L8’品种为砧木时,只有‘云烟87’作接穗的发病率与病情指数极显著低于‘云烟87’自根苗(P0.01)。采用平板涂布计数法,对抗、感黑胫病烟草品种根际微生物数量进行了测定,研究了抗、感病品种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抗、感病品种均是根际细菌根际放线菌根际真菌,且根际细菌、放线菌数量远多于真菌数量,抗病品种的根际微生物数量整体上多于感病品种。  相似文献   
109.
不同品种棉花与棉铃虫互作过程中的酶活力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棉花与棉铃虫互作时,棉花的防御与棉铃虫的反防御是重要的研究内容,在此过程中几种功能酶发挥重要作用,酶活力变化的强弱也间接反映出棉花的抗虫能力。本研究分析棉花与棉铃虫互作过程中的酶活力变化,以期为棉花抗性育种、品种评价及棉铃虫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通过对棉酚含量不同的棉花进行室内接虫,测定其在受到棉铃虫幼虫危害前后的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多酚氧化酶活力,以及取食不同品种棉花后棉铃虫幼虫的酸性磷酸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力。结果表明,棉花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和棉铃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乙酰胆碱酯酶活力变化,不仅与棉铃虫危害时间相关,而且与棉花品种棉酚含量有关。低酚棉花品种的诱导抗性低于高酚品种。  相似文献   
110.
蓖麻诱集带对棉田节肢动物群落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蓖麻诱集带对棉田节肢动物群落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分析调查了蓖麻诱集带及其临近棉田和对照(不种植蓖麻棉田)的主要害虫和天敌种群数量。结果表明,蓖麻诱集带的种植能显著降低3代棉铃虫发生期棉田落卵量及棉花生长后期烟粉虱和小花蝽的种群数量,而对棉田其他主要害虫和主要天敌种群动态无显著影响。虽然蓖麻的种植未能显著降低棉花上绿盲蝽的发生数量,但蓖麻能吸引大量绿盲蝽繁殖。蓖麻和临近蓖麻棉花上昆虫的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极显著高于对照棉田,而两者的优势集中性指数极显著低于对照棉田。这可为以后种植蓖麻诱集带诱集棉田主要害虫及保持生物多样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