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59篇
畜牧兽医   61篇
园艺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眠乃宁是近年来在养鹿业应用较多的一种麻醉药 ,其麻醉效果确实 ,副作用小 ,受到普遍欢迎。资料也有报道将其应用于熊、大象等麻醉 ,而用于犬麻醉 ,报道极少 ,笔者根据临床犬病例的应用 ,做简要介绍。1 药品及使用1.1 药品来源 解放军农牧大学兽医研究所。1.2 药品规格  2 ml注射剂。解药苏醒灵 4号 ,规格与眼乃宁相同。1.3 使用方法 用一次性注射器进行肌肉注射。1.4 剂量 眼乃宁在术前按 0 .0 1~0 .0 9ml/kg体重进行注射 ,解药用量为眠乃宁的 1.5倍 ,经跖外侧静脉注射。2 效果2 .1 麻醉症状 犬在注射眠乃宁后 2~5 min出现…  相似文献   
82.
本研究旨在观察豆状囊尾蚴在不同状态下的超微结构。从肉联厂屠宰检验采取豆状囊尾蚴,直接剪破囊泡从中取出豆状囊尾蚴;或用含10%胆汁生理盐水培养囊尾蚴,待其从囊泡中翻出后,用扫描电镜观察和记录。位于囊泡内的头节,从其顶端观察,顶突呈伞状,皮肌柱连接小钩覆盖于头节的前端。从侧面观察,一排有鹿角样的小钩附着于顶突。4个吸盘呈洞穴状位于顶突之后分布在头节的四周。原始颈节较宽,体节较细,表面均有许多皱褶。培养后的豆状囊尾蚴可明显区分为头节、颈节、体节和囊泡区,顶突上的皮肌柱收缩,鹿角样的小钩向周围伸展,吸盘也发生环形和纵形收缩,颈节的环状收缩和体节的纵行收缩均明显可辨。豆状囊尾蚴处于不同状态时,其超微结构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83.
今年6月6日,山东省临邑县翟家乡小麦种植协会会长、乡农技干部齐宝平打电话给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小麦专家、山东农业大学余松烈教授报喜:由于水肥条件好、技术管理到位,今年全乡小麦“万能套”基地种植的“济麦17”、  相似文献   
84.
Centaurin-α1是囊泡运输小G蛋白的重要调控因子,对病毒的入侵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前期研究发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早期猪Centaurin-α1基因表达明显上调。猪Centaurin-α1基因克隆发现,其包含一个长度为1 125bp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预测编码374个氨基酸,理论分子质量为43.50kDa,pI为8.95。通过NCBI Blast和信号肽分析发现,其序列中包含一个Arf GAP和两个PH结构域,前22个氨基酸为其信号肽区域,氨基酸序列分子系统关系表明,猪Centaurin-α1与牛的亲缘关系较近。Centaurin-α1的原核表达载体也被构建,为进一步研究其在PRRSV感染过程中的调控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85.
骨折是指在强烈的外力作用下,骨的完整性遭到破坏的一类疾病.各种动物均可发生,尤其是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的野生动物狍更容易发生.临床上多见于桡骨、尺骨和跖骨的骨折,而小腿骨折却不多见.现将笔者遇见的一例狍小腿骨折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6.
毛皮动物生物素缺乏症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毛皮动物饲养过程中,由于饲料失宜,常发生生物素缺乏症,从而导致毛皮质量下降,给养殖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现将水貂、狐、貉生物素缺乏的情况、临床表现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7.
人工饲养的梅花鹿生活习性与家畜不同 ,其野性强 ,善攻击 ,易受惊而奔跑 ,因此外科疾病屡见不鲜。且患病后不易进行诊治 ,常常导致鹿只死亡 ,给养鹿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对 176例梅花鹿因外科疾病死亡的情况进行了分析 ,为摸清其发病规律做好防治工作提供依据。1 发病情况通过对伊通、蛟河、敦化、吉林市等 8个鹿场调查 ,1999~2 0 0 0年因外科疾病死亡的梅花鹿共 176例。其中脓肿 42例 ;风湿症 2 9例 ;蹄坏死杆菌病 2 4例 ;直肠穿孔 2 0例 ;骨折 16例 ;四肢麻痹 12例 ;腰椎损伤 8例 ;锯茸失血 7例 ;顶撞死亡 18例 (其中脾破裂 4例 )…  相似文献   
88.
锯茸止血中药方剂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鹿茸的组织结构、生长规律和生理特点,选用白芨、炒蒲黄、紫珠、大黄炭、枯矾、血余炭、冰片等7味中药组成外用锯茸止血方剂。通过药物刺激性试验、抑菌试验、实验动物止血试验以及锯茸止血应用试验,结果表明,该锯茸止血中药方剂外用无刺激性;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浓度分别为1∶128、1∶64、1∶32、1∶64;与目前鹿场常用的锯茸止血药物白藓皮消炎粉、七厘散、腐植酸钠比较,在收取毛桃、二杠茸、三杈茸、怪角茸等不同茸形锯茸试验,止血时间缩短1/2~1/3;锯茸创面感染少,愈合快,对再生茸产量没有明显影响(P>0.05)。  相似文献   
89.
90.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0年4月,河南省新乡市某猪场仔猪发生疑似副猪嗜血杆菌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观察,结合实验室诊断,确诊为副猪嗜血杆菌病.药敏试验表明,分离菌株对氟苯尼考、氨苄西林钠及阿奇霉素较为敏感.为临床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