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用不同批次、不同剂量、不同保存时间的猪细小病毒N株弱毒苗接种豚鼠,观察豚鼠对PPV N株弱毒苗的抗体反应。结果4种不同剂量和3个不同批次的PPV N株弱毒苗接种豚鼠后第14天均产生抗体反应,其PPV HI效价在1:16-1:64之间,0.1ml和1ml 剂量接种豚鼠产生的PPV HI抗体水平相近,抗体持续长达12个月以上。在4℃保存0天、12个月和-20℃保存2年、3年的PPV N株弱毒苗接种豚鼠,其PPV HI价在1:16-1:32之间,说明该苗在4℃至能保存12个月,-20℃能保存3年以上。比较了不同批次疫苗接种猪和豚鼠所产生的抗体反应,结果两者相似。用3批引起豚鼠产生抗体反应的PPV N株弱毒苗接种768头后备母猪,共产仔7136头,其中健活仔6575头,平均每窝产健活仔8.56头,产死仔仅0.73头。证明豚鼠是监测PPV弱毒苗抗体的首选实验动物。  相似文献   
22.
广西鸡马立克氏病病原学和防制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鸡马立克氏病(MD)是鸡的一种传染性肿瘤病,以淋巴组织增生、外周神经麻痹和脏器、肌肉、皮肤肿瘤为特征。是危害世界养禽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也是第一个能用疫苗来预防的传染性肿瘤病。因此,对该病的研究不仅是兽医工作者的重要课题,同时具有比较医学上的意义。70年代美国学者Witter氏首先从火鸡分离出火鸡疱疹病毒(HVT)并用于预防MD,曾使该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随着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的毒力不断增强,出现了超强毒(VVMDV)和超超强毒MDV(VV+MDV),自然疫源不仅存在于鸡、鹌鹑,而且引…  相似文献   
23.
陕西和甘肃是我国花椒的重要产区之一。1984年以来的调查表明,在我国已知的132种花椒害虫中,有115种分布于这一地区。为此,在总结以往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特将陕、甘花椒主产区的昆虫区系分析结果初步整理于下,以期能为各地发展花椒生产,防治花椒害虫提供必要的参考。一、陕、甘花椒主要产区自然环境简介陕、甘花椒主要栽培区位于北纬32°~36°,东经103°~111°,南北相隔约470公里,东西相距约800公里。即北起庆阳、延安,南到文县、紫阳,西到达乌鞘岭东麓的  相似文献   
24.
本文对新城疫病毒V4株的毒价、耐热性、致病性及对鸡的免疫应答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NDV—V4株毒价为10~(8.5)EID50/0.1ml。室温保存15天,37℃保存7天HA滴度不变,毒价不变。ICPI和IVPI均为0.00,MDT>168小时。二免后49天HI抗体均值达7.3log2以上。免疫后四个月强毒攻击,100%保护。现场应用82万羽份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5.
烟雾剂防治温棚蔬菜或果树病虫害具有受药面广、防治效果好、费用低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使用。现将几种烟雾剂的制作方法及简单应用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6.
新型鸭肝炎病毒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1999年 7月广西柳州等地所饲养的 2周内的北京鸭和樱桃谷鸭普遍发生一种类似I型鸭肝炎病毒的传染病 ,病死率高达 80 %~90 % ,用I型鸭肝炎高免蛋黄抗体或I型鸭肝炎弱毒苗不能治愈或预防。采集病鸭肝脏对其病原进行了研究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 .1 I型鸭肝炎病毒阳性血清和鸭瘟病毒阳性血清均由中国农业大学苏敬良博士惠赠。鸭胚购自本市健康鸭场孵化场。北京鸭购自本市健康鸭场饲养的鸭。1 .2 病料处理 :采取发病鸭的肝脏先进行细菌分离 ,然后按常规方法作成 1 :5乳剂 ,离心取上清液 ,检验无菌后备用。1 .3 病毒分离 :将…  相似文献   
27.
番鸭花肝病病原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从广西患花肝病的雏番鸭肝、脾分离到3株病毒.定名为NM1、NM2、NM3。这3株病毒能在番鸭胚和番鸭胚成纤维细胞上增殖,并产生细胞病变。人工感染1日龄番鸭致死率达100%,但对鸡、康贝尔鸭和鹅不致病。分离毒对氯仿不敏感,耐热、耐酸,不被DNA抑制物所抑制。分离毒的细胞培养物经超薄切片,磷钨酸负染,在电镜下观察到大量球形、实心(少量空心)的病毒粒子,其直径66~70nm,无囊膜,属无囊膜的RNA病毒。  相似文献   
28.
设计两对引物,对广西分离的猪细小病毒自然弱毒N株(PPV-N株)结构蛋白VP1基因进行分段PCR扩增与测序,并与中国湖北、四川及加拿大、西班牙等地PPV毒株的VP1基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毒株的VP1基因变异很小,发现存在有6个核苷酸高变位点。PPV-N株与加拿大NADL-2株的VP1基因的同源性最高,它们的核苷酸序列、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9.9%、99.6%,这为判断PPV-N株和NADL-2株均同属PPV弱毒株提供了分子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29.
由于猪细小病毒(PPV)血清型单一及其高免疫原性,使得疫苗接种成为控制PPV感染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检测PPV疫苗的效力要求使用PPV血清阴性的母猪,不仅成本高,而且管理和操作费时费力,同时不容易找到PPV血清阴性的母猪,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外曾试图寻找一种实验动物模型作为PPV疫苗效力检测。Joo等[1]曾报道用豚鼠、兔和猪对PPV灭活苗的抗体反应,证明豚鼠和兔对PPV疫苗的血清学反应与猪相似,提供了用实验动物作为PPV疫苗效力试验的可能性。国内潘雪珠等[2]也证明了豚鼠对PPV灭活苗的抗体反应…  相似文献   
30.
畜禽饲料中沙门氏菌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3~9月,对318份畜禽饲料样品进行沙门氏菌实验室检测,通过预增菌、选择性增菌和选择性分离培养及生化试验、血清学鉴定等检验,结果有4份样品检出沙门氏菌,检出阳性率为1.26%,其中3份是猪浓缩饲料、1份是鱼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