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44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利用设计的1对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方法扩增出4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安徽地方分离株膜蛋白M基因全长片段并进行了克隆测序。将各IBV安徽地方分离株与GenBank中注册的一些毒株M基因核苷酸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和系统进化关系分析,发现毒株间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8.5%~100%,其相应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0.3%~100%;不同毒株间存着重组、缺失、插入及点突变等变异,从ATG至第140 bp区段的核苷酸序列变异频率最高;4株分离毒株属于同一个进化群的2个不同进化亚群,与我国常用疫苗毒株H120、M41和W 93不属同一个进化亚群。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150团丰收林的三种荒漠植被(胡杨、梭梭和柽柳)为对象,比较三种植物水势变化规律差异,探讨干旱环境下植物水势的变化特点.[方法]用露点水势仪测定3种植物水势,结合2008~2009年3种植物的水势及地下水位监测数据,分析该干旱区3种荒漠植被的水势及地下水位变化规律,探讨在地下水位变化下植物水势的响应.[结果]2009年自然胡杨叶、茎水势明显高于2008年的胡杨水势;人工胡杨叶、茎水势日变化幅度不大,整个趋势呈直线型,且低于2008年的水势;2008和2009年梭梭同化枝水势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双峰型;2009年柽柳茎水势日变化略高于2008年的水势,但是两者日变化趋势相差不大.从150团丰收林2008~2009年地下水位月变化来看,整体呈下降趋势,但变化幅度不显著.[结论]3种植物的水势比较结果为:柽柳<梭梭<自然生长胡杨<人工种植胡杨.研究对丰收林胡杨、梭梭和柽柳等植被的恢复与重建及可持续管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根据短周期巨尾桉人工林标准地伐倒木调查资料,编制对应林分平均胸径的不同规格原木比例表格,以方便查对一定胸径林分对应的不同规格原木出材比例,较为快捷地估算林分林木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栉孔扇贝成长因子。[方法]对麻子港自然海域的栉孔扇贝养殖场进行水质、浮游植物及地形的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在扇贝的1个生长周期内各种条件的变化对扇贝的生长都有影响。其中,浮游植物的密度对其影响作用最关键:密度小时扇贝食物来源少生长缓慢,在一定的密度范围内扇贝快速增长,当达到赤潮的密度时又会导致扇贝的大量死亡。其他条件通过影响浮游植物的密度对扇贝起间接的作用。温度也是影响扇贝成长的重要因素。调查表明,10月水温在18℃左右,此时浮游植物的密度相对较大,是扇贝的黄金生长期,扇贝的壳高和肥度有明显的变化,11月中旬扇贝壳高达8 cm,产量可达17 kg/笼,11月中旬后,温度下降,浮游植物含量也随之下降,扇贝大小基本无变化。此时海水只是暂时的存放地,以供鲜货上市。[结论]为找到一种改善栉孔扇贝养殖的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已建立的副猪嗜血杆菌(HPS)、多杀性巴氏杆菌(Pm)、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的单重PCR检测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扩增条件的优化,利用一次PCR反应可同时扩增出APP的256 bp、Pm的457 bp、HPS的822 bp的特异性片段,建立了HPS、Pm、APP的多重PCR实验室诊断方法。该复合PCR可检测60 pg的HPS、120 pg的Pm、50 pg的APP。利用该方法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阳性猪体内分离到的39株细菌,结果显示HPS、Pm、APP分别为12、16、2株,对39份病料的检测与常规细菌分离鉴定结果一致,可见该方法适用于HPS、APP、Pm的临床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6.
运用信息系统的原理和方法,并结合计算机技术,利用Delphi 7和Server SQL 2000数据库平台,建立一个能为新疆园林绿化服务的园林树种配置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7.
鸡支原体病是败血支原体(霉形体)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为病鸡咳嗽、鼻窦肿胀、流鼻液、气喘并有呼吸罗音。雏鸡生长发肓不良,母鸡产蛋减少。疾病发展缓慢,病程较长,可在鸡群中长期蔓延,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是引起家禽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病原之一,流行毒株呈现出多样性,严重危害着国内外养鸡业的健康发展,目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在国内各省份呈地方性流行。论文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流行病学、国内流行态势以及面对该病的流行应该采取的综合防控策略等几个方面做一分析,为国内更好的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对东营地区规模化肉鸡养殖场近两年送检的病死鸡进行分子检测,确定NDV和IBV的发生率很高,针对具有典型特征的NDV和IBV分离株分别进行了F基因和S1基因的测定和分析,确定为肾型传支和基因7型新城疫,通过与流行毒株和疫苗毒株的分析为以后该地区的防疫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鸭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能够导致鸭死亡和产蛋率下降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最近几年,鸭新城疫的发病呈现上升趋势,对国内养鸭业造成巨大危害。文章对鸭新城疫流行病学和综合防控策略两方面进行了分析,为国内更好地防控鸭新城疫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