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37篇
  2023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 毫秒
11.
甜菜褐斑病病叶率与病情指数及产量关系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选择代表性地块,定点定期系统调查的方法,研究了甜菜褐斑病病叶率与病情指数间关系。结果表明:两者有极密切的相关性(r=0.7295,n=31),建成^↑Y=-12.6446 0.5451X的预测式,在生产上应用较方便,并对预测式的应用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紫苜蓿优良除草剂种类及配方的筛选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室内盆栽试验方法 ,选用 6种除草剂针对紫苜蓿的抗药性进行了试验 ,结果表明 :5%豆施乐水剂 80ml/666.7m2 + 5%精克草能 60ml/666.7m2 没有药害 ;48%排草丹水剂1 0 0ml/666.7m2 + 5%精克草能 60ml/666.7m2 及各自单用虽有轻度药害 ,但对紫苜蓿的生育影响不大 ,可在生产上应用。 2 5%氟磺胺草醚水剂 80ml/666.7m2 + 5%精克草能 60ml;2 4 %克阔乐Ec40ml+ 5%精克草能 60ml;2 5%氟磺胺草醚水剂 1 2 0ml对紫苜蓿较敏感 ,不能用于紫苜蓿田除草  相似文献   
13.
紫苜蓿褐斑病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9年~1990年选用克灵,甲基布津,多菌灵,百菌清,粉锈灵和灭病威6种药剂,采用随机区组法设计,在人工草地进行了紫苜蓿褐斑病的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以上药剂防病效果显著(防效分别为68.59%,66.25%,52.53%,67.76%,66.19%,67.58%。药剂防治后使其茎叶比下降,脱叶减少,分枝数增加,使苜生物学产量增加14%~39%,千粒重增加14%~18%,防效较好的药剂是速克  相似文献   
14.
根据呼伦贝尔草地的现状和多年来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取得的成果经验,提出开展呼伦贝尔草地有害生物消长规律与科学管理研究的意见:一是进一步开展草场和人工草地有害生物种类、危害性及分布范围的调查,摸清呼伦贝尔草地有害生物种类、数量、危害程度及造成损失的量化关系;二是针对占优势的有害生物开展深入系统的消长规律的研究,摸清有害生物与生态条件间的关系,有害生物与有益生物间的动态平衡关系;三是建立有害生物发生预测预报网络和有害生物的预警系统,为生态建设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四是建立呼伦贝尔市草地有害生物模式化科学管理技术组合,并在草业生产中实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不足危害的水平以下。从而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5.
白瓜籽是呼伦贝尔市的主栽作物,近来年病害发生加重,成为影响白瓜籽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系统介绍白瓜籽疫病、灰霉病、白粉病和病毒病的症状特点,并提出4种病害的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选用满洲里先锋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茂勃艾米乐微生物菌剂,在小麦、油菜生育前期进行喷施。结果表明:每667 m2应用磷酸二氢钾100 g+液态氮50 g+麦黄金30 g+茂勃艾米乐菌剂100 mL喷施小麦后,每667 m2产量237.3 kg,较每667 m2用磷酸二氢钾100 g+液态氮50 g+麦黄金30 g处理增产8.6 kg,增产3.8%;用菌剂单独喷施后,每667 m2产量比清水对照高19 kg,增产6.9%。油菜应用该菌剂处理后,产量比清水对照高19 kg,增幅6.9%。小麦应用微生物菌剂与叶面肥混施处理后,穗粒数增加16%,用微生物菌剂单独喷施后,较对照穗粒数增加4.17%。施用该菌剂后,油菜苗期长势旺盛,叶片肥大,有效角果数较对照增加10.67%。该微生物菌剂可在小麦、油菜种植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2012年引入黑龙江八一农业大学研制的“玉米高产密植化控技术”,结合扎兰屯市的生态环境条件,选择不同积温带的代表性地块进行试验研究与示范推广。将耕作模式、优良品种和化控技术组装集成,共9个乡镇12个村18户.种植面积19.1hm2,利合16品种平均每667m2产量为625kg;KX9384品种每667m2产量为758.13kg.利合16品种较对照增产56.25%,每667n12增收225kg,折合人民币450元。KX9384品种较对照增产89.5%,每667m:增收358.13kg.折合人民币716.26元,、实践验证,该项技术改变了传统的种植习惯,充分发挥增产技术的累加效应.提高了玉米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可进一步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引入苏云金杆菌悬浮种衣剂进行大豆苗期害虫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苏云金杆菌悬浮种衣剂药种比1:80、1:100处理,对大豆根潜蝇防治效果均迭100%,显著地高于常用的种衣剂;苏云金杆菌悬浮种衣剂药种比1:60、1:80、1:100处理,对孢囊线虫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从田间虫量调查看,该药剂对白边地老虎幼虫的防治效果不好,但表现出田间保苗率增加,对大豆的生育和产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大豆连作年限与杂草发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豆连作是东北和内蒙古东部大豆产区常见的种植方式。有关大豆连作对产量、品质及病虫害等的研究报道较多[1,2]。但有关大豆连作对田间杂草群落、密度的影响报道较少,为此我们对其进行了研究。1 研究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不同连作年限(1~5年)的大豆田,采用定点定期系统?..  相似文献   
20.
大豆连作土壤肥力变化与有害生物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5—2003年采用定点定期采样系统调查与室内测定相结合的方法,针对连作大豆土壤营养含量、病虫基数与植株体营养,生物学性状、病虫草发生及产量品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对各相关性状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统计分析,建立了数学模型,对指导大豆的高产优质栽培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