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为探索畜禽粪污堆肥替代化肥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应用效果,以达到化肥减量、提高地力、提升品质的目标。通过设置水稻应用畜禽粪污堆肥替代氮肥的不同比例处理,分析各处理对水稻产量、土壤养分变化及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施用畜禽粪污堆肥37 500 kg·hm-2、60%氮肥的水稻产量最高,达到6 942.0 kg·hm-2,较CK1、CK2分别增产47.95%和21.98%;施用畜禽粪污堆肥处理的土壤养分含量变化较大,其中土壤全氮、速效磷、速效磷含量降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全磷、全钾含量提高,培肥地力;施用畜禽粪污堆肥处理的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增加、精米率提高、垩白粒率降低、胶稠度降低,有效提高稻米品质。综合分析,在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肥力水平中下等低产田施用堆肥15 000 kg·hm-2、80%氮肥处理能达到减施化肥量、提高水稻产量、培肥地力、提升稻米品质的目标,可进一步试验推广。  相似文献   
22.
延河流域地带性物种分布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植被分布以及物种生态位漂移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于理解陆地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关系,进而对生态恢复重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研究针对黄土高原地区未来气候变化趋势,以延河流域为例,采用广义相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以及环境梯度分层采样技术,预测现有气候及2050年6种气候变化情景下的物种空间分布,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物种在主要环境梯度上生态位中心漂移,阐明了物种对未来气候变化响应的基本趋势:在不同气候情景下,物种分布变化趋势一致,随着温度升高,物种分布有北迁趋势;由于研究区特殊地理环境的制约,研究表明随着气候变化物种并不能全部迁移到气候变化前相同生境范围,物种现实生态位发生改变,导致物种生态位中心在温度梯度上向较高温度漂移;在降雨梯度上物种生态位中心亦有相同变化趋势。但不同物种分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程度不同,生境范围较窄物种响应更敏感。该研究结论对气候变化下物种的区域保护或恢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3.
为探明在盐碱胁迫条件下水稻植株对氮磷钾养分吸收的影响,研究了宁夏前进农场碱化土壤在不同施肥措施下的培肥效果及不同施肥措施对水稻氮磷钾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耕地、荒地,土壤pH值、全盐含量在收获后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土壤碱解氮含量在收获后分别上升了67.2%和24.5%;速效磷含量在收获后分别降低了3.6%和52...  相似文献   
24.
为探明在盐碱胁迫条件下氮磷钾养分在油用向日葵植株体内的动态变化特点、各器官中运转与分布等,采用土壤测试与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宁夏前进农场碱化土壤油用向日葵氮磷钾养分吸收、运转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施肥与否,油用向日葵地上部氮磷钾含量变化随着生育期的推移变化呈现反"S"曲线降低趋势。碱化土壤油用向日葵各器官氮磷钾含量动态变化因施肥水平和生育期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无论施肥与否油用葵整个生育期各器官中总吸氮量依次为:叶>盘>茎>根>籽;吸磷量依次为:盘>茎>叶>籽>根;吸钾量依次为:茎>盘>叶>根>籽。  相似文献   
25.
在分析各种地物在TM遥感影像中特性的基础上,采用决策树方法对影像进行分类。通过分析水体的影像特征,找出水体与其他地物之间的灰度差异,进而用关系表达式来实现水体信息的提取。  相似文献   
26.
阐述了粮食水分测定在粮油检测中占有的重要地位。分析了4种不同类型的粉碎机制备样品,高水分玉米差异较大,结果最大差值达到2.9%,一般在0~2.9%之间;同一样品存在明显差异,FSF粉碎机、JFSD-70实验室粉碎磨对玉米水分测定可能更接近真实玉米水分。而万能粉碎机测定结果与玉米真实检测水分差异较大;低水分玉米4种粉碎机检测水分差异较小。分析了产生误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27.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有机肥替代氮肥对菌草生长及土壤肥力的影响,探索有机肥对化肥的实际替代效果,以期在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加菌草产量的同时减少化肥过量施用对土壤造成的危害,科学确定菌草有机肥应用主推技术模式和关键技术环节,形成适合区域特点的有机肥集成技术体系,为当地测土配方施肥与化肥减量增效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70%氮肥+亩施有机肥300 kg处理菌草的分蘖数、株高、产量均最高,表明亩用商品有机肥300 kg替代30%化学氮肥,能有效促进菌草生长,同时也可起到改土培肥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