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9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7篇
  3篇
综合类   129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136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21.
森林经营是现代林业建设的永恒主题。加强森林经营工作,对于提高森林质量,发展生态林业,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绿色增长都具有重要意义。森林抚育是营林的一项重要方式,是从单一扩大林地面积向提高林地质量根本转变重要途,启动森林抚育项目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22.
建立了甲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4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苎麻和土壤中的多残留分析方法,并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这4种农药在苎麻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样品采用乙腈提取,PSA、GCB分散固相萃取净化,经气相色谱仪-电子捕获检测器(GC-μECD)测定,外标法定量。在0.05、0.5和5 mg/kg添加水平范围内,4种农药在苎麻中平均回收率为86.5%~108.3%,相对标准偏差≤5.4%,最低检测浓度为0.05 mg/kg;在0.002、0.02和0.2 mg/kg添加水平范围内,4种农药在土壤中平均回收率为89.0%~106.7%,相对标准偏差≤5.9%,最低检测浓度为0.002 mg/kg。消解动态试验表明:4种农药在苎麻和土壤中的消解行为符合一级降解动力学方程,苎麻中半衰期在10.6~15.1 d之间,土壤中在11.0~23.2 d之间。最终残留结果表明,在15~112.5 g/hm~2施药水平下,施药1~2次,施药间隔期5 d,收获期距末次施药间隔5、10、15、20 d时,4种农药在苎麻中的残留量在0.281~4.628 mg/kg之间,土壤中残留量在0.002~0.196 mg/kg之间。  相似文献   
323.
不同种植模式烟田土壤细菌种群特征与青枯病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烟田细菌种群特征与烤烟青枯病发生的相互关系,采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研究了烟草连作(连作4年、8年和12年),轮作(烟草–玉米、烟草–百合、烟草–萝卜),绿肥(黑麦草、箭舌豌豆和油菜)还田等种植模式下烟田耕层土壤的细菌种群特征。结果表明:连作年限越长,烟田土壤细菌多样性与均一度越低,土壤细菌生态网络趋于松散,青枯病害发生更为严重,连作8年与12年烤烟青枯病发病率分别为连作4年的33.60倍与33.69倍;烟草–玉米轮作与黑麦草还田可明显改善烟田细菌群落结构,在青枯病发病盛期,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分别为6.42与6.92,均一度指数分别为0.81与0.85,青枯病发病率相对较低,分别较烟草连作降低59.26%与95.80%;发病盛期,烟田土壤酸杆菌门和总病原菌的种群丰度与烟草青枯病的发病率呈正相关,放线菌门与烟草青枯病发病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24.
针对当前气象信息更精、更细、更及时的需求同信息发布能力不足的矛盾,提出基于GSM MODEM的天气播报系统.该系统使用了PC多样化气象信息采集和对GSM MODEM控制技术,具有及时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是解决"最后一公里"的有效手段,特别适用广大农村地区.  相似文献   
325.
可口革囊星虫生殖周期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可口革囊星虫体腔生殖细胞的发育和形态特征的周年观察,逐月统计体腔卵母细胞的数量,研究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可口革囊星虫雌雄异体,性比为1∶1,无可见的生殖腺结构,原生殖细胞在体腔液中发育。体腔内全年都有生殖细胞存在,排卵期与产卵期出现重叠现象,卵母细胞分批成熟,分批产卵。根据卵母细胞的形态特点和存在方式可分为5个发育阶段:细胞增殖期、细胞质生长期、胶质膜形成期、成熟前期和成熟期。雄性生殖细胞在成熟之前,以细胞团的形式存在于体腔液中,其发生和产出过程,在时间上与卵母细胞同歩。成熟的生殖细胞经肾管排出、体外完成受精。宁德地区可口革囊星虫的生殖季节为5~9月,其中7~8月为繁殖盛期。体腔卵母细胞的长径与短径呈线性关系:Y=1.14X-0.7316(R2=0.9711)。  相似文献   
326.
以烟草品种CS80为材料,选用4种全生物降解地膜(T1、T2、T3、T4 ),以聚乙烯(PE)地膜作对照(CK),2022年3月8日覆膜,25日移栽烟苗,用相机定点拍照,记录地膜的降解特性,GPS温度记录仪连续测定10 cm土层温度;于烟苗移栽后45 d测定烟草的株高、茎围、最大叶叶长、最大叶叶宽、节距和叶片数,分别于移栽后45 d和105 d测定土壤的pH,有机质、总氮、总磷、总钾和有效磷含量,脲酶、蔗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分析全生物降解地膜的降解特点及地膜覆盖对烟草生长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T1于覆膜后第70天开始降解,降解最快,T3于覆膜后第85天才开始降解,降解最慢;覆膜结束后,4种全生物降解地膜降解等级均达到5级以上,增温、保墒效果均与PE地膜相近;与CK相比,移栽后第45天,T2、T3和T4覆盖能够提高烟株的株高、最大叶叶长和最大叶叶面积;T2的产量较CK增加0.8%,T1、T3和T4处理的产量分别较CK减少41.6%、25.5%和5.9%;T1和T4覆盖的产值较CK增加8.7%和6.6%,T1和T3覆盖较CK减少37.6%和17.6%;覆盖T2和T3降低了土壤的有机质、总氮、有效磷含量以及土壤脲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提高了总钾含量及蔗糖酶活性。综上,T2覆盖的烟株的农艺性状、产量和产值均优于其他处理,具有替代PE膜的潜力。  相似文献   
327.
采用网络药理学探讨甘露消毒丹(GXM)治疗猫传染性腹膜炎(FIP)的作用机制。从TCMSP数据库中筛选出甘露消毒丹主要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在Uniprot数据库中标准化靶点蛋白,在CTD数据库中找到FIP的靶点,将两个数据库的共同靶点作为关键靶点,用Cytoscape软件构建靶点相互作用图。在DAVID数据库进行靶点的GO和KEGG富集分析。通过数据筛选分析发现,GXM作用于FIP的主要活性化合物为槲皮素、山奈酚、木犀草素、汉黄芩素、黄芩素、牛蒡子苷、荷包牡丹碱和柚皮素,关键靶点16个;发现GO生物过程5个条目、细胞组成5个条目、分子功能3个条目、KEGG通路富集23个条目。说明甘露消毒丹通过各成分间的协同作用调控多靶点、多通路而发挥抗病毒、抗炎、调节免疫等作用来治疗猫传染性腹膜炎。  相似文献   
328.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生防菌短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brevis)X23全基因组水平鉴定出13个TetR家族基因,将其命名为BbTetR1、…、BbTetR13,对其基本性质、基因结构和高级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短短芽孢杆菌TetR家族成员在进化上具有保守性,基因序列长度为477~681 bp,编码的蛋白由168~226 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9×104~2.57×104,等电点为4.84~7.77;其基因家族成员可划分为3个亚族,亚族Ⅰ包含5个成员,亚族Ⅱ、亚族Ⅲ各包含4个成员;所有BbTetR蛋白均含有大量α–螺旋,且这些蛋白的空间结构呈现多样化;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BbTetR在短短芽孢杆菌不同生长时期的表达模式和表达量差异显著,BbTetR1、BbTetR5、BbTetR8和BbTetR10在短短芽孢杆菌不同生长阶段均有较高表达,推测其可能发挥更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329.
葡萄园生草处理是常见葡萄园管理措施,但半干旱气候条件下行间生草对葡萄和葡萄酒风味轮廓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以当地药食同源的功能性野菜马齿苋为生草品种,清耕为对照,对‘小味儿多’葡萄园进行行间生草试验。结果表明,行间生草增加‘小味儿多’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但并未影响树体生长。增加二甲花翠素类花色苷浓度,降低葡萄果实中黄酮醇类物质浓度,但未对葡萄酒的颜色造成显著性影响。同时提高了葡萄酒感官品评中香气指标的评分。  相似文献   
330.
青枯病是世界上最为严重的植物细菌性病害之一,生物防治是防控其危害的热点研究领域,而分泌抑菌活性物质被认为是生防菌抑制病原菌的主要作用机制。本研究在前期筛选到对青枯菌有良好拮抗活性的短短芽孢杆菌B011(Brevibacillus brevis B011)基础上,采用色谱法分离纯化到抗青枯菌的主要活性物质,通过串联质谱和核磁波谱分析方法鉴定了其结构,并根据B011菌株全基因组序列,预测了活性化合物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及其合成途径。结果表明,B. brevis B011次生代谢物中抑制青枯菌的主效活性物质为伊短菌素A(edeine A),次效活性物质为N-乙酰基色胺[N-(2-(1H-indol-3-yl)ethyl)acetamide]。这两种化合物对青枯菌的抑制活性为首次报道。基因簇预测结果表明,B011菌株基因组中存在完整的edeine合成基因簇,共包括17个基因,即ede A~ede Q,且基因簇中的基因结构完整,基因序列高度保守。B011基因组中有多个N-乙酰基色胺的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包括17个脱羧酶编码基因和54个乙酰转移酶编码基因,可能分别参与色氨酸脱羧反应和色胺的乙酰基转移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