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10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7篇
  3篇
综合类   129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136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1.
As、Hg元素对土壤环境质量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土壤环境中As、Hg元素对土壤环境质量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选取贵州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农业种植区,对不同地质背景和不同农产品中As、Hg元素在母岩一深层土-浅层土-农产品中的含量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农产品中As、Hg元素含量与其土壤元素背景含量虽然存在一定的关系,但其受土壤理化性质及农作物自身种属的影响更大.此外,作为As、Hg元素高背景含量的碳酸盐岩区,在其特殊的地质环境特征下,其农作物中并没有富集过量的As、Hg元素.As、Hg元素的高背景含量反映在农作物上仍然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12.
邹盛勤  陈武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2):5888-5888,5959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千屈菜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色谱柱为Nucleosil C18柱(4.6 mm×250 mm),流动相为甲醇-水(85∶15,V/V),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10 nm,柱温25℃。结果表明,熊果酸在0.146~2.9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2%;齐墩果酸在0.282~5.6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8.9%。该方法能准确测定千屈菜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且操作简便,线性范围宽,重现性好,数据可靠。  相似文献   
113.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薄荷中乌索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和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90∶10∶0.2),流速0.8 mL.min-1,柱温28℃,检测波长210 nm。乌索酸进样量0.67-6.03μg(r=0.999 62),齐墩果酸进样量0.66-5.94μg(r=0.999 65),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乌索酸和齐墩果酸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6%、99.8%,RSD分别为1.6%、2.1%。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线性范围宽,可用于同时测定薄荷中乌索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4.
订单农业正成为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农户与市场链接的重要纽带。介绍了江西浮梁县以江西省农科院为技术依托,调整粮食种植结构,大力发展优质水稻生产,积极开拓市场,发展订单农业,促进了种粮农户增收,实现了农民、企业、政府“三赢”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5.
为更加准确地反映出大坝变形数据的内部规律,及时对大坝稳定性和安全度做出评价并采取有效措施,选择广州市李溪拦河坝为研究对象,搜集了4#静力水准仪2015年9月—2019年3月共753组数据.选取了2015年9月—2017年12月共355组数据作为模型训练集建立模型,2018年1月—2018年12月328组数据作为模型验证集,用于评判模型性能;2019年1月—3月70组数据作为模型测试集,用于模型测试.分别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模型和时间序列模型进行建模及验证分析.样本测试集预测结果表明,逐步回归分析模型测试集均方差为0.022、决定系数为0.951;时间序列模型测试集均方差为0.007、决定系数为0.985.表明运用时间序列模型在拟合、预测和误差分析方面优于逐步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116.
采用测定废水添加絮凝剂前后Zeta电位变化、判别絮凝剂与废水胶粒结合键型、观察絮体的微观结构及测定絮体特性参数与絮凝剂及搅拌条件的变化关系,对合成的7种聚硅酸盐絮凝剂的絮凝机理进行了定性定量探讨。结果表明,系列聚硅酸盐絮凝剂都在不同程度上使废水Zeta电位显著降低,絮凝剂中Mn、B的引入可使絮体强度增强;絮凝剂絮凝性能是絮体多个参数综合的结果,絮体粒径的大小与絮体强度不成正相关,絮体粒径的大小不是决定除浊率的唯一因素,絮体粒径分布集中、强度因子大的沉降速度快,除浊效果好,因此进行水处理时须综合考虑。聚硅酸盐絮凝剂处理模拟含油废水效果好,是絮凝剂吸附电中和/压缩双电层、吸附架桥/沉淀网捕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7.
为了明确枣核心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和变异特点,了解枣裂果性状与果实(核)性状的相关性,提高枣种质的利用效率,本研究对枣核心种质的果实、果核和裂果等相关的9个重要表型性状指标进行了测定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核心种质资源具有较丰富的表型变异,9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均达20%以上,平均变异系数为39.00%;其Shannon-Wiener's多样性指数为1.49~1.93,平均多样性指数为1.77。2)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 9个表型性状指标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多个果实(核)表型性状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正相关或负相关),果实横径与裂果率达到显著的正相关,果形指数与裂果指数之间达到显著的负相关。果核性状与裂果性状均无显著相关性,裂果率和裂果指数之间达到了极显著的正相关。3)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了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可达94.79%,即这4个主成分保存了原始性状94.79%的遗传信息。9个表型中果实纵径、裂果指数、果核指数和果形指数是造成枣核心种质表型多样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8.
基于视觉分析的机器人最优避障路径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传统的机器人避障路径识别方法存在识别不准确、误差大、效率低的问题.对此,本文提出基于视觉分析的机器人最优避障路径识别方法:建立机器人避障路径观测模型以分析机器人运动状态,采用基于RBPF的SLAM方法对避障路径进行降噪滤波处理,在此基础上运用适应度函数排序避障路径,并引入视觉分析法识别排序后的避障路径,从而实现有效识别最优避障路径的目的.实验结果证明,与传统识别方法相比,改进方法的识别精度较高,运行耗费时间较短,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9.
目的:探讨颅内钙化的MRI的SE-T1WI、FSE-T2WI、GRE-T2^*WI信号改变和三种序列对钙化病灶的检出敏感性。方法:收集33例颅内钙化CT和MRI资料,钙化病灶共45处,均进行SE-T1WI、FSE-T2WI、GRE-T2^*WI(TE为30ms)扫描.15例共27处钙化病灶行第2次GRE-T2^*WI扫描(TE为50ms)。结果:(1)SE-T1WI、FSE-T2WI、GRE-T2^*WI对钙化的检出敏感性分别为64.4%、84.4%、91.1%;(2)MRI检出率与钙化病灶的部位、大小有关.“中心性”病灶的检出率高于“偏中心”病灶(GRE-T2^*WI除外)(P〈0.01);GRE-T2^*WI对“偏中心性”的钙化病灶检出高于SE-T1WI序列;大病灶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小病灶(P〈0.05~0.01)。(3)MRI的三种序列均可显示为高、等、低、极低等4种信号,SE-T1WI以等和低信号多见,FSE-T2WI、GRE-T2^*WI以低、极低信号多见。(4)GRE-T2^*WI序列延长TE时间,钙化病灶的磁敏感性不增强.可以与铁沉积疾病鉴别。结论:颅内钙化的MRI信号多变.与钙化病灶的部位、大小有关.GRE-T2^*WI序列对钙化灶的检出具有明显价值。  相似文献   
120.
奇异变形杆菌引发猕猴腹泻暴发流行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一群发生急性腹泻的猕猴脏器及粪便样本中分离到多株具有致病性的奇异变形杆菌。分离菌含有 Xk 抗原 ,对青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耐药。猕猴感染奇异变形杆菌时 ,结肠比盲肠出血更严重 ,实质器官特别是肝脏和脾脏有明显的瘀血斑。环境的改变、饲养管理不善、滥用抗菌药物等因素均可能导致猕猴奇异变形杆菌性腹泻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