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0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20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4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检测鸡、鸽和虎体内的流感病毒受体的类型和分布,以期解释3种动物对禽流感病毒易感性差异的机制。【方法】使用地高辛标记的外源性凝集素染色方法检测这些动物的喉头、气管、肺脏和肠道(直肠)的上皮细胞表面SAα2,6Gal和SAα2,3Gal连接键的类型。【结果】SPF鸡的上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表面有大量的SAα2,3Gal和少量的SAα2,6Gal;肺房上皮细胞表面只有SAα2,3Gal;而直肠黏膜上皮中SAα2,6Gal和SAα2,3Gal都没有表达。成年鸽的上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表面只有SAα2,6Gal,而没有SAα2,3Gal;而下呼吸道中SAα2,6Gal和SAα2,3Gal都没有;直肠黏膜上皮细胞只有SAα2,3Gal。虎的呼吸道和消化道(直肠)黏膜上皮细胞表面有大量的SAα2,6Gal和SAα2,3Gal。【结论】鸡和虎具有禽流感病毒受体,对禽流感病毒易感,鸽不具备禽流感病毒受体,因此,鸽对禽流感病毒不易感。  相似文献   
62.
本试验利用透射电镜连续观察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变异 E 株人工感染雏鸡后不同时期法氏囊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并对法氏囊内 S Ig M , S Ig G, S Ig A 三种抗体生成阳性细胞数量和血液中 Ig M , Ig A, Ig G 抗体水平进行了检测。观察结果表明, I B D V 感染后法氏囊淋巴细胞出现了严重变性、坏死,表现为核染色质浓缩、碎裂、溶解,线粒体溶解呈空泡样结构,其 他细胞器坏死溶解,在法氏囊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网状上皮细胞等细胞的胞浆中可见不同类型和排列方式的病毒粒子。 I B D V 感染后法氏囊内抗体阳性细胞数量和血清中抗体水平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揭示雏鸡机体体液免疫功能严重抑制。  相似文献   
63.
从西藏地区腹泻死亡牦牛中分离出一株肠毒素型大肠杆菌并对其某些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在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方面与大肠杆菌基本一致。血清学试验表明,该菌株O抗原属O148,K88、K99、987P单因子血清均不能凝集本菌;该菌不产生溶血素;对绵羊、豚鼠、马、鸡的红细胞表现强凝集,而K88、K99、987P抗血清均不能抑制其它对绵羊、豚鼠、马、鸡红细胞的凝集;该菌株在营养肉汤中经37℃,48小时培养表达菌毛;肌肉接种兔、腹腔接种小鼠均具有高致病性;乳鼠胃内投报试验和兔回肠结扎试验证明,该菌能产生热稳定肠毒素和热敏性肠毒素;分离菌株对恩诺沙星、环丙沙星、阿莫西林、羧苄青霉素等高度敏感,而对链霉素、四环素、土霉素等表现耐药性。  相似文献   
64.
西藏地区牦牛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西藏地区牦牛自然病例中分离出5株大肠杆菌,通过形态观察、生化试验、血清学鉴定及动物致病性试验,表明5株分离菌是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基本一致、具有很强致病力、血清型不同的致病性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65.
根据GenBank已登录的猪囊尾蚴膜联蛋白B2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从猪囊尾蚴中扩增出膜联蛋白B2基因,将其克隆至pcDNA3.1表达载体上,经酶切鉴定和基因测序表明,目的基因AnnexinB2已正确地整合至表达质粒中,成功构建了膜联蛋白B2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66.
1选养瘦型猪种或开展杂种优势利用外向型猪场以饲养外国引进的长白猪、大约克夏猪、杜洛克、汉普夏猪种进行杜×长大汉×长大三元杂交,其后代虽然对饲料条件要求较高,但日增重高,饲料利用率高,胴体瘦肉率60%以上。产品出口可获得较好的价格和利润。内销商品肉猪可根据各地实际进行瘦肉型新品种(或品系)的育种工作,培育瘦肉型品种或品系用于商品生产。更多的宜选择瘦肉率高、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和肉质好的外国良种瘦肉型公猪作父本,以分布广、适应性强、繁殖力高和肉质好的我国地方猪种(或培育品种)作母本,进行二元或三元杂交生产瘦肉…  相似文献   
67.
2017年1—12月,采用访查法、样线法及红外线自动相机陷阱法对云南省新平县野生绿孔雀(Pavo muticus)现状进行全面调查。结果表明,新平县野生绿孔雀分布于者竜乡、老厂乡、新化乡、桂山街道、扬武镇5个乡镇的6个片区,种群数量为126~163只,新平县现存野生绿孔雀栖息地总面积为14 511 hm2。  相似文献   
68.
利用透射电镜连续观察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变异株人工感染雏鸡后不同时期法氏囊淋巴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并对法氏囊内SIgM,SIgG,SIgA3种抗体生成阳性细胞数量和血液中IgM,IgA,IgG抗体水平进行检测。观察结果表明,IBDV感染后法氏囊淋巴细胞出现了严重变性、坏死,表现为核染色质浓缩、碎裂、溶解,线粒体溶解呈空泡样结构,其他细胞器破坏溶解,在法氏囊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网状上皮细胞等细胞的胞浆中可见不同类型和排列方式的病毒粒子。IBDV感染后法氏囊内抗体阳性细胞数量和血清中抗体水平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揭示雏鸡机体体液免疫功能严重抑制。  相似文献   
69.
研究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变异E株人工感染体外培养法氏囊细胞的凋亡,电镜和DNA电泳分析表明,IBDV感染后4-24h,法氏囊培养细胞呈现典型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和生化特征,经流式细胞计检测,荧光染色观察和统计学分析表明,IBDV感染后4-24h,法氏囊培养细胞凋亡显著增加(P<0.05,P<0.01).试验结果说明IBDV变异株人工感染可以诱导法氏囊培养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0.
禽流感的特点分析及防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禽流感(avianinfluenza。AI)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A型流感病毒所引起的禽类全身或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最早的记载是由Perroncito记述1878年发生在意大利的鸡群的一种严重的疾病;1901年,Centannic和Sarunozzi分离和描述了该病的病原;但直到1955年,Sehafer才证实鸡瘟病毒实际上是A型流感病毒。大量的历史资料和研究资料表明,禽流感是一种毁灭性疾病,几乎所有的家禽和野生鸟类都可感染此病,表现为由轻度呼吸系统疾病到急性全身致死性疾病等多种形式,每一次暴发都给养禽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自1997年香港禽流感事件至今,已有多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暴发,而且在亚洲部分国家出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并导致死亡,对人类健康构成极大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