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0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20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4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51.
水政执法对水资源的保护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永登县境内大通河、庄浪河流域的水政执法情况为例,分析其做法与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有效遏制破坏河流域生态环境行为的发生,保障两河流域的水资源安全。  相似文献   
52.
随着农业生产的持续转型升级,需尽快培养出与之相适应的愿意扎根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新型职业农民,而在新型职业农民这个群体当中农机技术人员所发挥的作用不能忽视,如何更好地开展农机技术培训,本文分析了目前新型职业农民农机技术人员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对今后如何搞好新型职业农民农机技术人员培训工作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以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3.
用柔嫩艾美耳球虫卵囊活苗对京白雏鸡进行一次免疫、二次免疫及涓滴免疫试验,对免疫后、雏鸡腔上囊、脾脏、胸腺及盲肠扁桃体等组织器官的免疫应答作了较为详细的观察。免疫后上述组织器官淋巴细胞明显增多,形成大量淋巴滤泡;通过对免疫组和对照组雏鸡上述免疫组织器官的对照检查,表明三种免疫方法免疫后腔上囊、脾脏、胸腺及盲肠扁桃体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生,其中以涓滴免疫和二次免疫比较明显。试验结果提示,一次免疫、二次免疫及涓滴免疫均可刺激机体免疫组织器官淋巴细胞大量增生,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反应,对强毒攻击表现有效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5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危害我国养鸡业发展的主要疾病之一。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主要侵害鸡的法氏囊,导致法氏囊损伤和免疫抑制,使得鸡群对多种疫病的易感性增高,其免疫抑制机理尚不清楚。研究表明,IBDV能诱导体外培养细胞发生细胞调亡,并推测细胞调亡是传染性法氏囊病感染鸡群免疫抑制的机理。为了阐明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导致免疫抑制的机制,以便更好地为IBD的防治提供新的方法和手段,我们对IBDV人工诱导SPF鸡胚法氏囊细胞细胞调亡进行了初步研究。种毒为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提供的IBDV-H株,滴度为LD;。IO“”·mL-‘;S…  相似文献   
55.
从西藏地区腹泻死亡牦牛中分离出一株肠毒素型大肠杆菌并对其某些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在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方面与大肠杆菌基本一致。血清学试验表明,该菌株O抗原属O148,K88、K99、987P单因子血清均不能凝集本菌;该菌不产生溶血素;对绵羊、豚鼠、马、鸡的红细胞表现强凝集,而K88、K99、987P抗血清均不能抑制其它对绵羊、豚鼠、马、鸡红细胞的凝集;该菌株在营养肉汤中经37℃,48小时培养表达菌毛;肌肉接种兔、腹腔接种小鼠均具有高致病性;乳鼠胃内投报试验和兔回肠结扎试验证明,该菌能产生热稳定肠毒素和热敏性肠毒素;分离菌株对恩诺沙星、环丙沙星、阿莫西林、羧苄青霉素等高度敏感,而对链霉素、四环素、土霉素等表现耐药性。  相似文献   
56.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变异E株感染鸡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变异E株人工感染28日龄SPF雏鸡后鸡法氏囊淋巴细胞的凋亡情况。电镜观察和DNA电泳分析结果表明,IBDV感染后12~48h,雏鸡法氏囊淋巴细胞出现典型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和生化特征;经流式细胞计检测和荧光染色观察,统计学分析表明,IBDV感染后24~48h,雏鸡法氏囊淋巴细胞凋亡数量显著增加(P<0.05或P<0.01)。试验结果揭示IBDV变异E株人工感染可以诱导雏鸡法氏囊淋巴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7.
经国家林业局批准,2003年建立西双版纳自然博物馆,2004年竣工并验收合格,博物馆采用多种多样形式,全方位介绍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的相关知识,2005年1~10月接待社会各界人士和学生11 488人次,受到各级领导高度评价,对西双版纳自然博物馆建设与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8.
来自四大洲的210名研究人员和病理学家聚集一堂,参加了在加拿大圭尔夫大学举行的第六届国际球虫病会议。会议就球虫病研究的一些重要方面,如疫苗技术、疾病影响因素、药物预防等进行了讨论。中心议题集中在感染禽类的艾美耳球虫的研究方面。与会者认为,禽类球虫病是所有动物疾病中经济损失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而且它还是禽类最复杂、普遍存在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59.
西藏地区牦牛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西藏地区牦牛自然病例中分离出5株大肠杆菌,通过形态观察、生化试验、血清学鉴定及动物致病性试验,表明5株分离菌是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基本一致、具有很强致病力、血清型不同的致病性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60.
西双版纳野生动物对农作物的危害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2000年9月开始,对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的5个子保护区管理所、县市林业局及部分乡镇林业站进行野生动物危害调查,同时与有关乡镇村寨居民座谈,调查野生动物肇事损失及补偿情况.据统计1991~2000年野象造成人员伤亡50人,粮食及经济作物损失惨重.文章分析了野生动物危害日趋严重的原因,提出了今后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