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0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2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4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1.
在饲料中分别添加百御素100mg/kg、金霉素500mg/kg进行肉鸡饲养试验。48d后,百御素组成活率略高于金霉素组,比金霉素组提高了0.54%;平均日增重方面,百御素组比金霉素组提高了8.21%,差异显著(P〈0.05);平均日采食量方面,百御素组比金霉素组提高了7.30%,差异显著(P〈0.05);料肉比方面,百御素组略低于对照组,比金霉素组降低了0.54%。试验表明,饲料中添加百御素可完全替代金霉素,并可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在分离出牦牛致病性大肠杆菌并鉴定其血清型之后,筛选出2株致病力强、免疫原性好、具有优势血清型(O142、O148、O158)的大肠杆菌菌株作为制苗菌株,以油为佐剂,研制出的牦牛致病性大肠杆菌多价油佐剂灭活苗对家兔使用安全,免疫效果好。4 ℃冰箱至少保存12个月。  相似文献   
13.
牦牛大肠杆菌病是严重影响牦牛生产的细菌性传染病,该病既是一种条件性疾病,又是其他诸多疾病的致病因素,因而是继主要的病毒性传染病得到控制以后,引起牦牛生产重大经济损失的重要传染病。抗生素对该病的防治效果良好,但其易产生耐药性,且常呈多重耐药,同时对肠道的微生态具有不良影响,因此对牦牛大肠杆菌病疫苗的研制日益受到广泛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全面而系统地观察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变异E株,通过泄殖腔、鼻腔和尿囊腔接种雏鸡和鸡胚后不同时间法氏囊的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病毒感染后12~48小时,雏鸡法囊粘膜上皮细胞肿胀、坏死脱落,淋巴滤泡髓质部及皮质部淋巴细胞不同程度变性、坏死、排空,形成腺管样结构或囊状空泡,接毒后72~144小时,法氏囊淋巴滤泡淋巴细胞坏死排空,淋巴滤泡萎缩,网状结缔组织大量增生,而胚胎发育时期,法氏囊粘膜上皮肿胀变性,法氏囊淋巴滤泡形成延迟或不完整,淋巴滤泡内淋巴细胞缺乏或空虚。探讨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对胚胎发育时期的雏鸡发育时期法氏囊生长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用于检测牦牛致病性大肠杆菌的间接荧光免疫技术,对人工感染动物和自然感染病例进行了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检测,并作了阻断试验和类症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建立的间接荧光免疫技术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适用于牦牛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常规检测。  相似文献   
16.
17.
随着农业生产的持续转型升级,本文就如何培养与之相适应的从事农业生产的新型职业农民进行论述。在分析了目前新型职业农民农机技术人员培训工作的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今后如何搞好新型职业农民农机技术人员培训工作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以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蝴蝶资源调查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作者采取定点,定时采集与护林员协助采集相结合的方法,经过8年的连续调查,采集蝴蝶标本近10万件。经研究获取西双版纳州系统的蝴蝶资料,主要包括:1、西双版纳州蝴蝶名录,计164属382种(含亚种);2、西双版纳蝴蝶新记录名录,计89属134种(含亚种);3、西双版纳州蝴蝶资源统计。  相似文献   
19.
【目的】验证斑鸠对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易感性,测定斑鸠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流感病毒受体的类型和分布。【方法】以5×104EID50/只的剂量经滴鼻、点眼途径感染A/Chicken/Beijing/2/2009(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共感染8只斑鸠和8只SPF鸡,对试验斑鸠和SPF鸡进行临床症状、大体病变、组织学病变的观察及病毒抗原的定位、病毒分离和感染抗体的测定。【结果】攻毒后5d,斑鸠和SPF鸡未见异常临床表现和大体病变,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斑鸠的喉头、气管上段、中段和下段上皮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脱落;在斑鸠的喉头、气管上段、中段和下段上皮细胞的胞浆内检测到了大量阳性流感病毒蛋白颗粒;斑鸠咽拭子病毒分离阳性率为75%(6/8),SPF鸡咽拭子病毒分离阳性率为100%(8/8)。攻毒后14d,斑鸠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HI抗体阳性率为80%(4/5),SPF鸡HI抗体阳性率为100%(5/5)。对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受体检测结果表明,斑鸠的喉头、气管上段、中段、下段上皮细胞表面存在SAα2, 3Gal和SAα2, 6Gal两种连接键型的受体。【结论】斑鸠对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Chicken/Beijing/2/2009(H9N2)易感,且斑鸠的喉头和气管上、中、下段上皮细胞表面同时存在能够与禽流感病毒结合的SAα2, 3Gal受体和与人流感病毒结合的SAα2, 6Gal受体。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西藏牦牛源大肠杆菌的致病性及其遗传进化情况,了解其与其他动物源大肠杆菌的亲缘关系,采集西藏牦牛腹泻粪便240份,采用微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血清型鉴定和致病性研究,并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16SrRNA鉴定、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获得的16株牦牛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中:3株与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亲缘关系较近;5株与禽源致病性大肠杆菌亲缘关系较近;2株与犊牛源大肠杆菌亲缘关系较近;4株与牛源大肠杆菌亲缘关系较近;1株牦牛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单独形成一个较远的分支;1株与痢疾杆菌和人源出血性大肠杆菌亲缘关系较近,可能成为对人类造成潜在危险的病原菌。西藏牦牛源大肠杆菌与牛源、禽源、猪源、人源大肠杆菌的之间亲缘性很近,存在跨种间传播风险。该种西藏牦牛源大肠杆菌动物致病试验表明,致死率高达95%,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