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17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24篇
  17篇
综合类   159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65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51.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敏宠物核心料的抗过敏效果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试验以5周龄雌性BALB/c小鼠为实验动物,通过OVA诱导食源性过敏小鼠模型。同时给予低敏宠物核心料,检测其对食源性过敏小鼠肠道组织结构以及过敏反应的影响,并通过检测小鼠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组胺水平,脾、胸腺器官指数,初步探讨其抗过敏的可能机理。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食源性过敏小鼠体重增长缓慢,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降低(P<0.01),绒毛高度、隐窝深度、二者比值(V/C)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腹泻率极显著升高(P<0.01),达到86%,直肠温度极显著降低(P<0.01),过敏反应评分极显著增加(P<0.01),血清IgE、IgG、His、IL-4水平均极显著上升(P<0.01),IL-10水平极显著下降(P<0.01),肥大细胞脱颗粒比率显著增加(P<0.05),胸腺及脾指数则均极显著降低(P<0.01);给予低敏宠物核心料的小鼠上述指标较过敏小鼠均显著改善。本试验采用的低敏宠物核心料可通过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减少组织胺的释放,抑制OVA诱导的食源性小鼠过敏反应的发生,减轻过敏反应症状,同时可改善过敏小鼠肠道组织结构,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  相似文献   
352.
在水稻愈伤诱导、愈伤继代等过程中,影响愈伤褐化因素较多,包括水稻基因型、培养条件、培养基成分以及继代时间等,且不同因素对愈伤褐化的影响程度不同。本文简要概述了引起外植体和愈伤组织褐化的机理、褐化类型及引起褐化的因素,同时对其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植物组织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53.
为揭示渭河流域甘肃段近16年来景观对生态风险的影响,以2005、2010、2015和2020年4期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构建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开展渭河流域景观生态风险评价及其时空分异研究。结果表明:2005—2020年,研究区景观类型发生了较大变化,人为因素对景观类型的干扰较大;2005-2020年,各渭河流域甘肃段景观破碎度、分离度及干扰度除建设用地外均呈现增长趋势,景观分维数除建设用地外均呈现减少趋势;2005-2020年,渭河流域甘肃段景观生态风险空间分布呈现显著正相关性;渭河流域甘肃段以理想和良好生态风险区为主,占流域面积62%以上,较差生态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定西市安定区。从整体来看,研究区生态风险呈现出稳定的趋势。   相似文献   
354.
为了解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菊科药用植物资源现状,通过野外踏查,样方调查,标本采集等方法,对中央站保护区内菊科药用植物的种类和资源类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中央站保护区内有菊科药用植物56种,隶属于34属,植物种类较丰富的属有蓟属、蒿属,该区菊科植物的生活型以多年生草本为主,入药部位以全草入药为主,中央站保护区内菊科药用植物资源丰富,药用部位及药用功效多样,药用价值较高,建议对其进行合理保护及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355.
【目的】明确海南黄牛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受体基因(IGF2R)遗传多态性及其在海南黄牛群体中的遗传分布情况,为进一步揭示IGF2R基因对海南黄牛生长性状的调控机理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新的候选位点。【方法】构建海南黄牛DNA混池,通过PCR扩增和测序技术对海南黄牛IGF2R基因编码区(CDS)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并以Chromas序列比对筛选出错义突变SNP位点;应用PCR-RFLP对202头海南黄牛个体进行基因型鉴定,同时对筛选到的SNP位点进行连锁不平衡及单倍型分析,评估海南黄牛群体中各单倍型的分布情况;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各单倍型和SNP位点对海南黄牛IGF2R基因CDS区mRNA二级结构、蛋白理化性质及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结果】在海南黄牛IGF2R基因CDS区共检测到4个错义突变SNPs位点,分别为SNP1(g.63977A>G)、SNP2(g.63999T>C)、SNP3(g.69772G>A)和SNP4(g.94987A>C),其中SNP1、SNP2和SNP3位点间呈强连锁不平衡状态。4个SNPs位点在海南黄牛群体中均表现为中度多态性,且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海南黄牛群体中存在4种单倍型(F>0.01),分别是H1(ATG)、H2(GCA)、H3(ACA)和H4(GCG);各单倍型及SNP4突变型对海南黄牛IGF2R基因CDS区mRNA二级结构及其最小自由能均有影响。海南黄牛IGF2R蛋白为亲水蛋白,存在跨膜结构和信号肽,其二级结构主要由无规则卷曲和延伸链构成,α-螺旋和β-转角的占比较小。【结论】在海南黄牛IGF2R基因CDS区共检测到4个错义突变SNPs位点,在海南黄牛群体中均表现为中度多态性,且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海南黄牛IGF2R基因SNP位点突变对其mRNA二级结构及稳定性均会造成影响,致使IGF2R蛋白二级结构肽链构象发生改变,进而对海南黄牛生长性状的调控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356.
为了解根系分区交替灌溉条件下灌水量和氮、磷、钾肥用量对番茄果实中硝酸盐含量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了硝酸盐含量与水肥因子的数学模型,并对各单一因素的效应及两两因素的耦合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其他因子为0水平时,番茄果实中的硝酸盐含量,随灌水量、施磷量的增加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随施钾量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的变化趋势;但不随施氮量而变化。灌水量与施氮量、施磷量与施钾量的交互作用均表现为阻碍番茄果实硝酸盐的积累。根系分区交替灌溉条件下,适当提高灌水量和施磷量,或者减少施钾量能有效地降低番茄果实的硝酸盐含量。  相似文献   
357.
为了阐明种植年限对茉莉花园土壤碳(C)、氮(N)、磷(P)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以福州市种植年限约为3(J-3),10(J-10),15(J-15),30(J-30),>40(J-40)年的茉莉花园为研究对象,对土壤C、N、P与生态化学计量比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 表明:(1)与J-3相比,随着种植年...  相似文献   
358.
以天然抗菌剂百里酚为竹材防霉剂,利用漆酶催化氧化功能将百里酚固定于竹材中,分别研究处理竹材对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绿木霉Trichoderma virens和桔青霉Penicillium citrinum 3种霉菌的防治性能,并从百里酚的挥发率、流失处理后竹材的防霉性、处理前后竹材的接触角变化来评价漆酶催化固定效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处理前后竹材的微观形貌变化,进一步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研究改性处理后竹材表面化学键的变化。结果表明:相比于百里酚单独处理竹材,漆酶催化百里酚处理竹材在流失前后对黑曲霉、桔青霉和绿木霉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防霉效力在80%以上;流失处理后处理竹材的防霉性能仍优于百里酚单独处理组,证明经过漆酶改性处理,百里酚被固定在竹材中。经过漆酶催化处理以后,百里酚的挥发率从17.03%降低到6.75%。表面接触角测定结果显示,处理后竹材的表面疏水性得到明显改善,水滴的接触角从35°提高到97°,有助于提升竹材的防霉性。漆酶催化处理过程并没有明显改变竹材的微观形貌,只在竹材细胞壁表面出现了大量片状物质,推...  相似文献   
359.
选取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的44家农林相关行业企业作为研究样本,依据企业官网、社会责任报告、环境报告、国泰安数据库数据,构建环境信息透明度质量评价模型,将环境信息透明度视为间接影响因素,采用最小二乘和逻辑斯蒂(Logistic)回归法分析农林企业高管海外经历、环境信息透明度对农林企业声誉资本的影响。结果表明:具有海外经历的高管更加注重企业声誉资本的维护和提升,具有间接影响力的环境信息透明度强化对企业声誉资本的正向影响。依据研究结果,建议:政府应重视人才引进政策和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监管、奖惩措施;企业应丰富高管团队组成以及提升环境信息透明度质量;投资者应关注企业的环境信息透明度质量。  相似文献   
360.
  目的  研究不同间伐强度对北京西山试验林场侧柏林冠层可燃物特征及其潜在火行为的影响,为冠层可燃物调控和预防高能量连续型树冠火的发生提供参考。  方法  以北京西山试验林场侧柏为研究对象,设置3种间伐强度(低15%、中35%、高50%,均为株数强度)的处理,并设置对照样地,每种处理设置3块重复样地。基于标准枝法所调查冠层可燃物参数(枝条数量、长度、基径),对冠层可燃物载量建立线性回归模型,进一步计算冠层容积密度。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探讨不同间伐强度对冠层可燃物特征(冠层可燃物载量、冠层容积密度)的影响。利用Behave Plus 5.0软件,分别根据样地可燃物含水率和气象条件设置中度湿度条件和10 m高空风速(0 ~ 18 m/s),探讨不同间伐强度对树冠潜在火行为指标(树冠火蔓延速率、火线强度、火焰长度、单位面积发热量等)的影响,并依据树冠火转化模型研究抚育间伐对连续型树冠火发生的影响。  结果  (1)林分冠层可燃物特征在不同间伐强度下存在差异,中度间伐强度下与未间伐样地差异最显著,冠层可燃物载量、冠层容积密度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减少,冠层可燃物载量由3.280 kg/m2减少到0.540 kg/m2,冠层容积密度由0.478 kg/m3减少到0.056 kg/m3。(2)不同间伐强度下林分冠层可燃物载量、冠层容积密度垂直分布特征为随树高的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少。(3)树冠潜在火行为指标在中度间伐强度下与未间伐样地差异显著,其中火线强度、火焰长度以及单位面积发热量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减小,树冠火蔓延速率在抚育间伐后小于未间伐样地,但不随间伐强度的变化而变化,临界树冠火蔓延速率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在未间伐、低度间伐强度下样地将发生连续型树冠火,中度、高度间伐强度样地不发生;随着间伐强度增大,发生连续型树冠火时所需10 m高空风速由6 m/s逐渐增大到8 m/s,火线强度由6 930 kW/m减少到5 829 kW/m,火焰长度由9.7 m减少到8.6 m,单位面积发热量由47 817 kJ/m2减少到40 667 kJ/m2,树冠火蔓延速率由8.7 m/s增加到8.9 m/s。  结论  抚育间伐影响冠层可燃物特征、树冠潜在火行为指标。中度间伐强度对冠层可燃物特征和树冠潜在火行为指标影响显著,通过减少冠层容积密度,可以有效降低树冠潜在火行为,避免连续型树冠火的发生。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对侧柏林进行冠层可燃物调控时建议采取中度间伐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