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6篇
林业   35篇
农学   45篇
基础科学   83篇
  60篇
综合类   301篇
农作物   33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80篇
园艺   40篇
植物保护   10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81.
人工模拟生态养殖子二代大鲵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生化手段, 对1龄人工模拟生态养殖子二代大鲵的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 旨在评价大鲵的营养价值, 并为其配合饲料的研制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 大鲵肌肉(鲜样)中粗蛋白含量16. 93%, 粗脂肪含量2. 70%, 水分含量79. 00%, 粗灰分含量1. 14%。肌肉中含有18种氨基酸, 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为7. 34% , 占氨基酸总量的40. 46%; 4种鲜味氨基酸总量为7. 11%, 占氨基酸总量的39. 19%。微量元素比值合理。表明人工模拟生态养殖子二代大鲵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782.
【目的】探究种植方式对定西市安定区高原夏芹菜品质和产量的影响。【方法】以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芹菜品种文图拉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以露地平作(CK)为对照,设置全膜双垄沟播(SL)、覆膜垄作(LM)、无膜垄作(L)、全覆膜平作(PM)4种种植方式,测定全生育期芹菜叶片SPAD值,茎秆中粗纤维素、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生物产量、可食率及经济产量。【结果】平作处理SPAD值在全生育期内持续增长,起垄处理SPAD值在全生育期内先增大后降低。与CK相比,SL处理粗纤维素、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均与CK无显著性差异,可溶性糖较CK显著提高34.2%;LM处理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均与CK无显著性差异,粗纤维含量显著提高61%;L处理粗纤维、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与CK无显著性差异,维生素C含量显著提高56%;PM处理粗纤维、维生素C、可溶性糖与CK无显著性差异,可溶性固形物较CK显著降低25%。LM和L处理显著抑制芹菜株高。各处理芹菜经济产量从大到小排序为PM>CK>SL>LM>L,净利润最优为PM处理。【结论】高原夏芹菜种植方式以全覆膜平作处理最佳...  相似文献   
783.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天然海区野生平均体质量(1.23±0.12)kg成年中国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结缔组织、血液、书鳃和肌肉中Pb、Cd、Cu和Zn的含量,旨在揭示海洋典型重金属类污染物在雄性中国鲎体内组织特异性富集特征。结果表明:肌肉中Pb、Cu和Zn的蓄积最高,其次是书鳃;Cd在书鳃中蓄积最高,其次是肌肉、血液和结缔组织。中国鲎不同组织的均值污染指数(PI)由大到小排序为:书鳃>肌肉>血液>结缔组织,其中结缔组织属于微污染级别,血液属于中污染级别,书鳃和肌肉达到严重污染级别,因此,食用中国鲎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本研究结果可为濒危物种中国鲎种群数量恢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84.
785.
为筛选适合岩虫Marphysa sanguinea生长及产卵的生物饵料,以菲律宾蛤仔肉(A组)、近江牡蛎肉(B组)、南极磷虾(C组)为生物饵料,经6个月投喂,比较3种生物饵料对岩虫生长率、产卵时间、产卵量、产卵次数、平均卵径和平均孵化率的影响,评价不同生物饵料对岩虫的生长和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饵料组的成活率均为100%;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为A组(135%和0.475%)>B组(112%和0.417%)>C组(106%和0.401%);B组初次产卵时间最早,且平均产卵量最高(2319粒·对-1)。各试验组平均卵径差异不显著(P<0.05),卵径范围约为:275~285μm;各组平均孵化率:B(90.67%)>A(86.33%)>C(76.00%)。综合表明:菲律宾蛤仔肉较适作为岩虫日常投喂饵料,近江牡蛎肉适宜开发为岩虫亲本强化的生物饵料。  相似文献   
786.
芒萁是我国南方红壤侵蚀区生态恢复的重要植物。为探讨微生物菌肥对芒萁生理特性的影响,施用不同种类的肥料,测定不同施肥处理下芒萁叶片抗氧化酶、渗透调节物质和光合指标。结果表明:菌肥施用下,芒萁叶片的生理活性受到明显影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呈显著下降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提高,芒萁抗氧化系统对施肥反应不一;施用菌肥的芒萁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可溶性糖(SS)含量和相对电导率(REC)降低,而叶片叶绿素总量(Chl)提高。菌肥能够改善因土壤养分贫瘠造成的逆境胁迫,而且可提高芒萁抗逆性,从而增强其生理活性、促进其生长。  相似文献   
787.
‘盐油杂9号’是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优质、高产、高含油量、适应性强的两系杂交油菜新组合,适宜在江苏省冬油菜区于秋季进行种植。为促进‘盐油杂9号’的进一步推广种植,在总结其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的基础上,从播期、种植密度、肥水管理、中耕松土、病虫草害防治、防冻害管理、采收等环节,对其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介绍,以供广大种植户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88.
本研究采用不同施肥处理的盆栽试验方法对宁化水土流失区油茶园土壤肥力和油茶苗生长的影响进行探讨。设计了不施肥处理(CK)、施用传统复合肥料(FH)、施用保水型复合微生物肥料(J)对比实验,其中保水型复合微生物肥料以蛋鸡粪为发酵基质,添加可高效合成γ-聚谷氨酸的枯草芽孢杆菌固体功能菌剂制成,分四个浓度梯度(J 0.25、J 0.5、J 0.75、J 1.0),分析不同浓度施肥处理下油茶园盆栽红壤理化性质和油茶苗生长特征,并讨论适宜油茶苗的生长的施肥浓度。结果表明:(1)在不同施肥试验后,FH组土壤pH与CK相比无显著差异,J组施肥调控后四种施肥浓度的土壤pH值均显著高于CK(P<0.05)其中pH值分别为CK的1.18、1.28、1.29、1.39倍。FH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与CK无显著差异,有效磷含量与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CK(P<0.05),且有效磷含量显著高于J 0.2,低于J 0.5、J 0.75、J 1.0,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四个浓度的保水型复合微生物肥料。在保水型复合微生物肥料施肥处理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有效磷含量与速效钾含量均显著高于CK(P<0...  相似文献   
789.
【目的】乙烯响应因子(Ethylene response factor,ERF)是乙烯信号转导通路的重要成员,克隆并分析其在木薯块根采后生理性变质(Post-harvest physiological deterioration,PPD)过程中的表达情况,能为进一步研究乙烯信号在木薯PPD过程中的功能提供参考。【方法】以木薯栽培品种华南8号(SC8)为材料,采用RT-PCR技术克隆木薯MeERF1.2基因,对其进行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如遗传进化关系、结构域、蛋白质结构预测、理化性质等。对MeERF1.2基因在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进行确认,并用qRT-PCR技术分析MeERF1.2基因在木薯块根PPD过程中的表达水平。【结果】克隆得到的MeERF1.2基因全长为660 bp,编码的氨基酸残基数为219,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25.04 kD和5.61,含有AP2家族结构域,和橡胶HbERF1B-like的亲缘关系最近,序列相似性达到88.74%。MeERF1.2基因定位于细胞核。和对照0 h相比,MeERF1.2基因的表达量在木薯块根的采后过程中表现为显著上升趋势,即MeERF1.2基因的表...  相似文献   
790.
油菜花色作为油菜重要的表型性状之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近年来众多学者围绕花色性状开展了许多研究,定位到了大量的QTL,并分析了其功能。本文作者对油菜花色变异来源、油菜花色与其他性状的关联性、油菜花色遗传、油菜花色分子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彩色油菜的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