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8篇
基础科学   3篇
  2篇
综合类   3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5篇
园艺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烟田瓜果腐霉的分离鉴定及其拮抗木霉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诱捕法从烟田土壤中分离到1株腐霉(Pythium spp.),鉴定为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接种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烟草、黄瓜、辣椒具有致病性.采用对峙培养试验测定木霉菌(Trichodermaspp.)对瓜果腐霉的抑制作用,筛选出拮抗瓜果腐霉哈茨木霉(T.harzianum)菌株TGY040604,该菌株对瓜果腐霉的生长抑制率达到80%以上,其次生代谢产物对病原菌也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该木霉菌菌株对烟草猝倒病的防效达65%,优于甲霜灵锰锌.  相似文献   
52.
随着人们对食品和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抗生素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背后所隐藏的弊端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发出禁用抗生素的命令,这使得人们致力于开发具有促长作用的替代品。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重新研究认识了非消化性碳水化合物和非消化性寡糖在营养上的价值。在日本,寡糖应用在婴儿食品和仔猪饲  相似文献   
53.
饲用微生物酶制剂是一种新型生物饲料添加剂,是饲料生物技术和添加剂新产品研究和发展的重要领域。上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90%的家禽饲料中添加酶制剂,60%的猪用日粮中添加酶制剂。我国饲用酶制剂研究和应用的起步稍晚,但一直是饲料工业生产和应用研究的重点领域,高产新酶品种不断开发,复配和后加工技术不断进步,应用领域和使用效果持续增强,为开发利用饲料资源,提高饲料利用效率,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4.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辣木提取物对AA肉鸡的生产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抗氧化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辣木提取物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的有效性及最适添加量。试验选取1日龄AA肉鸡48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鸡。对照组饲喂无抗生素基础日粮;抗生素组饲喂基础日粮+50mg/kg金霉素;3个辣木提取物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25、0.50、1.00g/kg辣木提取物。试验期42d,分为1~21d和22~42d两个阶段。结果显示:①与对照组相比,抗生素组显著提高了42日龄肉鸡体重及各阶段平均日增重(ADG)(P0.05)。添加0.25、0.50g/kg辣木提取物可显著提高42日龄肉鸡体重及1~42日龄ADG(P0.05),其中添加0.50g/kg辣木提取物效果较好。各试验组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料重比(F/G)均无显著差异(P0.05)。②各组肉鸡的屠宰性能与肉品质均无显著差异(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添加金霉素与0.50、1.00g/kg辣木提取物显著提高了肉鸡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5),其中0.50g/kg辣木提取物组作用效果最佳;与抗生素组相比,添加辣木提取物显著降低了血清丙二醛(MDA)含量。④与对照组相比,添加金霉素与辣木提取物组对肉鸡血清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⑤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25、0.50及1.00g/kg辣木提取物组肉鸡死淘率降低到1.04%、3.13%和2.08%。综上所述,肉鸡日粮中添加辣木提取物能够提高肉鸡的增重和抗氧化性能、降低肉鸡死淘率,其中添加0.50g/kg辣木提取物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5.
‘枣油1号’是从中熟袖珍油桃品种‘秋红珠’实生后代中选出的油桃新品种。平均单果重65.0 g,果面全红,白肉,硬溶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18%。在山东省莒县,果实于6月底7月初成熟,极丰产。  相似文献   
56.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注重重工业发展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我国的发展,此时我国也应该重视中国文化的发展,因此我国在近几年也逐渐开始注重动漫产业的发展。动漫是文化发展的一种方式,动漫的不断发展也体现着中国文化的不断提升。高校察觉到这一趋势,主动在课程中开设了动漫课程,开设课程时普遍存在未注重美学与创新等问题,导致学生专业基础能力较好但在进入社会时无法胜任自己所应聘的工作。针对这一情况,本文浅谈当下国漫发展情况、高校国漫发展状况以及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究我国牛肉产量的空间关联性,明确影响牛肉产量的空间因素,为我国肉牛生产布局规划提供决策支持,也为提高我国牛肉自给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空间效应角度出发,基于2010—2019年我国30个省份(不包括西藏和港澳台)的空间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牛肉产量的空间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结果】2010—2019年我国牛肉产量空间相关特征显著,莫兰指数(Moran’s I)值均大于0.200,其中,2017—2019年空间相关性逐渐增强,Moran’s I值由0.229上升至0.256。从区域层面看,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河南和云南等省份牛肉生产呈现高聚集态势。考虑牛肉产量的影响因素,本省份的饲料丰富度、草原面积对牛肉生产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邻近省份肉牛出栏率、人均GDP的空间溢出效应对牛肉产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人均GDP影响程度远超其他变量,溢出效应系数为0.752,而非农就业机会、交通通达性的空间溢出效应对牛肉产量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交通通达性的抑制作用较大,溢出效应系数为-0.953;本省份及邻近省份价格预期、畜牧业比较优势共同促进牛肉生产。【建议】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牛肉产量,政府应把握肉牛变迁规律,在稳定东北、中原地区牛肉产量的基础上,激发西部地区肉牛生产潜力;强化区域技术合作,发挥高产区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全国牛肉供给水平;合理安排运输路径,完善牛肉市场机制,实现牛肉产品在区域间合理调配;注重环境联合治理,实现肉牛生产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8.
张家界烟区不同海拔高度烤烟适宜栽植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张家界烟区的地理特色,以烟株农艺性状和烤烟经济性状为指标,开展了不同海拔烟区适宜栽植密度的研究。结果表明,张家界中低海拔烟区栽植密度以1 200株/667m2较为适宜,高海拔烟区栽植密度以1 100株/667m2较为适宜。在适宜的栽植密度下,烟株生长发育良好,干烟叶产量达180 kg/667m2以上,烟叶内在和外观品质得到明显改善,经济价值显著提升,产值均在3 800元/667m2以上。  相似文献   
59.
旨在探讨免疫应激对肉仔鸡胸肌肉品质的影响机理。采用非标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免疫应激对AA肉仔鸡胸肌肉品质和蛋白质组学变化的影响。本试验选取120只1日龄健康AA肉仔公鸡,随机分为2个处理,分别为对照组和免疫应激处理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分别在36、38、40日龄时,于腹腔注射1 mL生理盐水(对照组)或5.0 mg·kg-1体重的LPS溶液(免疫应激组)。42日龄时,每重复随机抽取2只鸡,采集胸肌肌肉组织测定滴水损失、蒸煮损失、肌苷酸含量和pH,及蛋白质组的定性、定量分析。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免疫应激显著增加了肉鸡胸肌的滴水损失和蒸煮损失(P<0.05),显著降低了胸肌内肌苷酸(IMP)含量(P<0.05);免疫应激对肉鸡胸肌宰后静置24和48 h的pH影响不显著(P>0.05);免疫应激组肉鸡胸肌肌纤维的横截面周长和面积均极显著增加(P<0.01)。2)定性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特异表达蛋白质功能富集到了细胞呼吸、有氧呼吸、己糖代谢与生物合成过程、单糖生物合成过程、葡萄糖代谢过程和糖异生生物学过程;而免疫应激组特异表达蛋白质富集到了紧密连接代谢通路和大分子复合物分解、蛋白质分解与解聚、核酸合成和代谢、糖基化合物合成与代谢和含碱基小分子物质代谢生物学过程。3)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表明,免疫应激组和对照组有21个蛋白质发生差异化表达,其中15个蛋白质在免疫应激组上调表达,6个蛋白质在免疫应激组下调表达;免疫应激组上调表达的蛋白包括参与碳水化合物代谢和能量产生相关蛋白(AMPD1、GPD1L2、LDHA、UQCRC2)、肌肉收缩相关蛋白(MYH1C、MYH1A、CASQ2、TMEM38A)和参与免疫反应保护细胞免受损伤相关蛋白(HMGB1、PPP1R1A、LOC101747971、PRDX1、ABCF2);免疫应激组下调表达的蛋白有HBBA、CS、ATP5A1WL、HSP90B1、ABCB6和SYNJ2。综上所述,LPS诱导的免疫应激通过改变肉鸡肌肉与能量代谢和肌肉收缩相关蛋白质的表达,从而增加了肌纤维的面积,并降低了肌细胞持水力,导致肉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60.
几种中草药丙酮提取物对西瓜花叶病毒2号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利用丙酮浸渍法提取了银杏、艾蒿、大黄、紫草、青蒿以及独活等11种中草药中的抗病毒活性物质,并以西瓜花叶病毒2号(Watermelon mosaic 2 potyvirus,WMV-2)为供试毒源,在西葫芦上对提取物进行了室内生物防效测定和叶绿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青蒿和独活的丙酮提取物对西瓜花叶病的相对防效达47.68%和49.07%,显著高于对照,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且经提取物处理的西葫芦的叶绿素的含量显著高于发病对照而低于空白对照和病毒A治疗对照,其对西瓜花叶病毒2号具有一定的抗性作用,其活性成分可能具有体外钝化病毒或诱导系统获得抗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