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9篇
  2篇
综合类   88篇
农作物   22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江苏省扬中杂草稻的遗传相似性及起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从分子水平上深入了解扬中地区杂草稻的遗传背景,本研究对江苏省39份试验材料(扬中地区杂草稻10份、其他地区杂草稻6份、塘稻4份、穞稻2份、普通野生稻3份、典型的粳稻和籼稻14份)从分布在水稻基因组的12条染色体上的63对SSR引物中筛选出36对多态性丰富、重复性高的引物,利用这36对引物对39份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36对SSR引物共扩增出92个多态性片段。遗传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39份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35~1.00,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62。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6份杂草稻材料都属于籼稻类型,与籼稻9311、IR26相似性较高。10份扬中杂草稻可以聚合为2个组群,2个组群间的相似系数为0.74,2个组群间在株高、穗长、落粒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扬中地区的杂草稻可能是由于栽培稻的基因重组或回复突变产生的返祖遗传。  相似文献   
32.
【目的】明确相同带宽条件下不同玉米花生种植行比对花生光合特性和系统产量的影响,为构建适宜行比的玉米花生带状间作模式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方法】以玉米花生带状间作系统为对象,设置玉米单作,花生单作,玉米花生间作(3.6 m的总带宽,行比分别为2∶6、4∶4、6∶2),研究不同行比对间作花生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叶片光合参数、产量构成和玉米花生系统产量的影响。【结果】3种间作模式的干物质量和叶面积指数均小于单作,其中2∶6种植模式在花生生育后期的叶面积指数较4∶4和6∶2分别提高30.07%和44.19%,等带宽间作体系下相对较少的玉米行比可以增加间作花生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保持花生叶片较高的光合能力,从而获得产量优势。间作显著降低了玉米的穗数、穗粒数和百粒重以及花生的单株饱果数和百果重,系统产量以2行玉米6行花生的种植模式最高,为13 749.9 kg/hm2,3种间作模式的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且综合产量均显著高于单作玉米和单作花生。【结论】在玉米花生等带宽间作模式下,花生行比的增加缓解了玉米的荫蔽效应,改善了花生的光合能力,同时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稳粮增...  相似文献   
33.
泰花7号为鲜食及榨油兼用型品种,具有株型紧凑、结荚集中、抗逆性强、高产优质、食味好、适应性广等特点。根据泰花7号的特征特性,分析了不同种植密度、播期及肥料用量对泰花7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泰花7号在沿江高沙土地区种植的适宜密度为15万穴/hm2;夏播播期视茬口状况,以早播为好;复合肥料(N∶P∶K=15∶15∶15)用量为600~750kg/hm2,同时配以75~112.5kg/hm2的尿素作基肥;中后期视苗情进行人工化控,并及时做好叶斑病、蛴螬等病虫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34.
对家蚕微粒子病胚种传染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蚕微粒子病在胚种传染时对次代蚕的遗传毒率是一个变量而不是一个常量。母蛾的带毒程度是影响遗传毒率的主要因素,即母蛾带毒程度越高对次代蚕的遗传毒率就越大,反之就越小。另外,蚕种在催青过程中,微孢子有一个显著增殖期,因而蚁蚕的可检毒率比卵期要大得多,蚁蚕经高温高湿处理后,可检毒率增加不多而主要表现为孢子密度的增加,此外,即使是同一有毒蛾产下的蚕卵由于蚕种的保护方式不同,遗传毒率也有较大的开差,尤其即浸种和越年种之间开差较大。胚种遗传带毒蚕的死亡时期也与母蛾的带毒程度有关,即母蛾带毒程度越高,死亡时期就越早,反之就越晚。  相似文献   
35.
江苏常规晚粳稻经济性状演变及育种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15个常规晚粳稻品种主要经济性状的演变。结果表明:“九五”以来我省选育的晚粳稻品种的产量明显提高,这主要归结于品种成穗数的增加和结实率的提高。对照部颁优质米标准,品质差异主要体现在垩白率、垩白度等外观品质上,绝大多数品种的食口信不尽人意。对目前我省常规晚粳稻育种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6.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该文从光照强度、温度、CO2浓度、水分胁迫和肥力状况对花生光合作用的影响,不同栽培模式对花生光合作用的影响以及光合效率与花生品种产量关系几个方面介绍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旨为我国高产花生品种的选育和花生高产栽培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37.
为筛选出适合于当地种植的砷(As)低累积水稻品种,并研究水稻不同器官间As的富集迁移.在As严重污染农田上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13个不同水稻品种对As的富集作用及其不同部位对As的累积迁移能力.结果表明:①所有水稻品种精米中As含量均低于国家绿色大米卫生标准中As含量(0.4 mg/ks)和无公害大米标准中As含量(0.5 mg/ks),其中南粳41精米中As含量较高(0.38 mg/ks),武粳15精米中As含量最低(0.10 ms/kg).②不同水稻品种间产量差异较大,扬稻6号产量最高,宁粳3号产量最低;③13个水稻品种不同部位As含量均为:根>茎叶>谷壳>精米,As主要在根部累积;④在本试验条件下(土壤中As含量为72.2 mg/ks),综合考虑产量及对As的吸收累积和迁移能力,供试的13个水稻品种中武粳15、武育粳3号、南梗44以及武香粳14为相对A8低累积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38.
褐斑病为花生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花生产量,不同农药对褐斑病的抑制效果缺乏系统的比较分析。在前期筛选到褐斑病致病菌的基础上,研究不同农药对病菌生长抑制率影响,筛选到对褐斑病病菌有较强抑制效果的农药,为进一步进行田间鉴定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39.
武育粳3号产量和品质性状分析及其对水稻育种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苏省水稻品种区域试验资料为依据,分析了武育粳3号产量性状和品质理化指标的表现及其变异,试图从产量和品质性状上探讨武育粳3号得以多年大面积种植的原因以及对当前水稻育种的启示。  相似文献   
40.
为了准确、客观地评价江苏花生新品种鉴定试验参试品种(系)的特征特性,促进江苏花生新品种的推广应用,采用高稳系数法分别对淮南、淮北组的12个参试品种(系)进行丰产性和稳产性分析,并进行品质、抗性及主要农艺性状调查。结果显示:各参试品种均具有中等以上的耐旱性、耐涝性、叶斑病及锈病抗性。具体来说,淮南组的‘宁泰9922’产量较高,且稳产性较好;‘苏花0537’种皮深红色,熟期早,适应性广,粗蛋白含量较高;淮北组的‘连1001’、‘赣榆10-6’、‘东花9号’及‘徐0627’分别较对照‘徐花13号’增产4.7%~7.4%,同时产量稳定性优于对照。因此认为以上品种可以进一步示范和推广应用,同时也表明用高稳系数法评价花生品种(系)的高产稳产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