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篇
基础科学   4篇
  1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30篇
园艺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番鸭禽流感疫苗免疫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家养水禽最多的国家之一,2005底水禽饲养量达37.35亿只,占世界的76%,而作为水禽主要品种之一的番鸭,在我国福建、浙江、广东等沿海地区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养殖基地,在临床上番鸭对AIV较为易感,表现出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此加强对番鸭禽流感的免疫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番鸭禽流感免疫尚缺乏  相似文献   
132.
“花肝病”雏番鸡病理组织学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98年下半年以来,在佛山、南海、三水、肇庆、东莞等广大地区饲养的雏番鸭群,暴发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死率的急性烈性传染病。该病主要发生于 6~ 20日龄的雏番鸭群,死亡率可高达 90%以上,甚至全群死亡。发病雏鸭症状表现为迅速脱水消瘦、衰竭死亡。病理变化特征是心脏、胰脏、脾脏、肾脏等多个内脏器官,尤其是肝脏表面和实质广泛形成灰白色粟粒大小的坏死点 (俗称“花肝病” )。本病的病原,目前尚未完全确定。为引起同行对本病的注意,进一步做好诊断与防制工作,现就该病的剖检变化及 5例具有典型病变的病理组织学观察报告如下。 1…  相似文献   
133.
雏鸭感染鸭肝炎病毒后血液中GSH—Px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不同毒力株鸭肝炎病毒人工感染雏鸭,测定雏鸭血浆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结果表明,雏鸭感染不同毒力株鸭肝炎病毒后,血浆中GSH-Px的活性下降,其中弱毒株组在感染后5d的GSH-Px活性(53.44±2.30)显著低于对照组(60.70±2.00)(P<0.05)。  相似文献   
134.
为了解H7N9亚型禽流感油乳灭活苗对不同品种鸭诱导免疫应答的基本能力和不同接种方法诱导各种鸭产生HI抗体的情况,试验采用H7N9亚型禽流感油乳灭活苗对4个品种(番鸭、白鸭、水鸭、麻鸭)的雏鸭进行3种不同程序的免疫试验(2周龄肌肉注射0.3 mL/只为程序1,2周龄肌肉注射0.5 mL/只为程序2,2周龄肌肉注射0.3 mL/只、3周龄肌肉注射0.6 mL/只为程序3)。结果表明,程序1免疫的雏鸭可在免疫后2周产生4.09~5.73 log_2HI抗体,免疫后1~8周均值为4.54~7.03 log_2;程序2免疫的雏鸭可在免疫后2周产生4.20~6.27 log_2的HI抗体,免疫后1~8周均值5.53~6.57 log_2;程序3免疫的雏鸭可在免后2周达到4.91~7.36 log_2,免疫后1~8周均值6.31~7.87 log_2。结果提示,该疫苗对4种鸭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免疫后可较快地产生较高水平的抗体,且维持较长时间(8周以上),同时初步建立了鸭H7N9亚型禽流感油乳灭活疫苗的基本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135.
采用阻断ELISA法对单独接种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组(hpPRRS,B组)及PCV2人工感染21 d后接种hpPRRS疫苗组(PB组)不同时期血清中的PRRSV抗体进行检测,同时对不同时期前腔静脉血进行CD4/CD8流式细胞术及血常规分析.结果表明,在接种后32 d B组白细胞含量极显著高于PB组(P<0.01),接种后62 d B组淋巴细胞含量极显著高于PB组(P<0.01),接种后75 d PB组幼稚型Th细胞含量显著高于B组(P<0.05),接种后32、62及75 d B组Tc细胞含量为PB组的2.40、1.98和1.86倍,接种后32、48及62 d B组记忆/激活Th细胞含量分别为PB组的1.54、1.46及1.32倍.  相似文献   
136.
家禽热应激及其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禽热应激是指环境温度超过家禽适温值(21~26℃)时,家禽生理与行为发生的应答性反应。家禽属于恒温动物,环境温度处于适温值时,其生长、发育、繁殖功能表现最佳状态,生产效率最高;环境温度超出适温值时,机体随即需要调整生理活动与行为,以适应气温的变化,维持正常体温,保证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实验与生产经验表明,短时和轻度的气温变化(26~32℃)对家禽来说,完全可以通过轻微的应激行为来进行调整和适应。相反,长期和较大幅度的气温升高(32℃以上),则会使家禽生理功能紊乱,生长发育迟缓,并由此导致一系列的生产指标(例如…  相似文献   
137.
雏番鸭细小病毒疫苗在产蛋母鸡体内诱导的免疫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雏番鸭细小病毒(Muscovy duckling parvovirus,MPV)油乳剂灭活疫苗、弱毒疫苗及油乳剂灭活疫苗+弱毒疫苗分别经肌肉接种非动物--成年产蛋母鸡,并定期采备检测试验鸡的T、B淋巴细胞百分比值和MPV特异沉淀抗体的动态变化。结果,油乳剂灭活疫苗组产蛋母鸡T、B淋巴细胞比值从免疫前1周的常值28.50%上升到三免后1周的峰值46.30%;特异沉淀抗体从免疫前的常值0上升到三免  相似文献   
138.
猪TNF-α竞争定量RT-PCR标准曲线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enBank中猪TNF-α的序列设计引物,采用RT-PCR技术扩增402 bp的部分基因片段,并克隆到pGEM-T载体中,构建成含TNF-α部分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利用反向PCR技术构建与扩增402 bp片断共用同一对引物,但缺失137 bp的竞争重组子.通过重组质粒与竞争重组子竞争定量PCR方法(qc-PCR),建立猪TNF-α的标准竞争曲线和直线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39.
对经H5亚型禽流感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后具不同H5亚型AI抗体水平的番鸭,人工感染AIV H5后,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研究番鸭抗氧化功能动态与AI抗体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AIH5免疫后,抗体水平在1:0~1:32之间时,人工感染AIV H5使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或P<0.01),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抗体水平在1:64~1:128之间时,SOD活性和MDA含量则接近正常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0.
雏鸭感染鸭肝炎病毒后血液中SOD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不同毒力株鸭肝炎病毒人工感染雏鸭 ,测定雏鸭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活性和丙二醛 (MDA)的含量 ,研究SOD和MDA在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病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雏鸭感染中毒株和强毒株鸭肝炎病毒后 3d ,血浆中SOD的活性 (中毒株组为 (6 3.72± 8.88)和强毒株组为 (75 .90± 8.41)显著低于对照组 (94.79± 6 .5 9) (P <0 .0 5 ) ;而强毒株组血浆MDA含量 (13.6 2± 2 .0 8)则在感染后 1d就显著高于对照组 (7.6 9± 0 .2 6 ) (P <0 .0 5 ) ,中毒株组雏鸭血浆MDA含量 (14.90± 1.6 5 )在感染后 3d极显著高于对照组 (7.70± 0 .6 6 ) (P <0 .0 1) ,而弱毒株组雏鸭血浆MDA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则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